第769頁
於此,康熙後宮空懸十一年的後位,終於塵埃落定。
康熙察覺到他的新皇后的家世,略有薄弱。
大筆一揮,將烏雅·威武加封一等承恩公。
後位已定,接下來的封后流程,便可以由禮部安排流程,有序進行。
首先要補行納采、大徵如大婚禮。
納采禮物有鞍轡齊全的駿馬十匹,盔甲十副,一個金茶罐、兩個銀茶罐、一對銀箱、錦緞一百匹,以及二百匹其他精美布料。
大徽禮物更貴重些,有鞍馬二十匹,馱甲二十副,常等甲三十副,黃金八百兩,白銀一萬兩,金茶筒一個,銀茶筒二個,銀盆二個,錦緞一千匹。另賜後父後母,黃金二百兩、白銀五千兩,金茶筒一個、銀茶筒一個、銀盆一個、緞五百匹、布千匹、馬六匹鞍轡具、甲冑一副、弓一張、矢一菔、朝服各二襲、衣各二稱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領、上等玲瓏帶一束。賜後弟緞四十匹、布百匹、馬二匹鞍轡二副;賜從人銀四百兩。
這個聘禮低於赫舍里皇后的聘禮,但略勝於鈕祜祿皇后的聘禮,可見康熙對他的第三任皇后的看重和喜愛。
五月初五,天朗氣清。
上御太和殿,閱冊寶,王公百官序立,遣大學士伊桑阿為正使,大學士阿蘭泰為副使,持節授皇貴妃烏雅氏冊寶,立為皇后。
正使、副使前往宮門宣讀冊文,阮酒酒身著莊重的皇后大禮服,在宮門等候領受冊封。
皇后的朝冠上,綴有紅色帽緯,冠頂部分疊著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
明黃色的朝袍,繡著九條五爪金龍和雲紋,朝褂上同樣繡有龍紋祥雲吉祥圖案,領子背部垂明黃絛。
佩戴的三盤朝珠,東珠配在正胸,兩盤珊瑚朝珠交叉於胸前,從左右肩斜掛。
這樣繁瑣講究的大禮服和妝扮,從天沒亮就要有十來個人不止圍著伺候。
微風拂過,吹去阮酒酒被沉重的大禮服蓋住的熱意。
阮酒酒悄悄的深吸一口氣,儀態端莊的聽著正使誦讀冊文。
冊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教型家國,壼儀實王化之基。資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惇典。咨爾皇貴妃烏雅氏,世德鍾祥,性秉溫柔。度嫻禮法,展誠孝於椒闈。茲仰遵慈諭,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爾其祗承懿訓,表正壼儀。恭儉以率六宮,仁惠以膺多福。永綏天祿,懋迓鴻禧。欽哉。」
冊文誦完,阮酒酒接過冊寶,還未有成為一國之後的真實感。
「奴才叩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聖安。」
連同方才捧著冊文誦讀的正使大學士,還有其他官員們,以及阮酒酒身後的宮女、太監們,齊齊跪下行禮叩首。
阮酒酒一個人站著,目光所及之處,無人能擋住她的視線。
她低下頭,看到的是他們臣服、卑順的頭頂。
阮酒酒的耳朵,一瞬間有些耳鳴,聽到風空曠的呼嘯聲。
「平身。」阮酒酒聽著自己的聲音,有些失真。
在其他人耳中,卻充滿了威嚴和冷靜。
「皇后娘娘,皇上已前往慈寧宮向太后行禮。」大學士道。
阮酒酒微微頷首,領著她這邊浩蕩的一群人,也前往慈寧宮。
康熙先率群臣去慈寧宮行禮,阮酒酒到達慈寧宮後,先向太后行禮,再向康熙行禮。
太后笑眯眯的看著康熙和阮酒酒站在一起,眼神滿意而欣慰。
「太皇太后在時,直言皇后會是皇上的好賢臣。今日,是皇上所願、哀家所願,亦是太皇太后所願見到的。哀家期盼著你,能於後宮之中,輔佐好皇帝,為皇帝分憂,教養好皇子皇女,亦教化好六宮嬪妃。」太后道。
「謹尊太后教誨。」阮酒酒道。
從慈寧宮離去後,眾人又重返太和殿。
太子、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百官,立於大殿之中,上表慶賀。
阮酒酒和康熙站在高階之上,俯視著台階下的朝臣們。
「感覺如何?不要怕,你今天表現的很好。」在朝臣們行禮時,康熙小聲在阮酒酒耳邊道。
阮酒酒望著身著太子朝服的太子,小聲回道:「感覺特別好。唯獨遺憾,胤禛、胤祚年紀尚小,還未有爵位,不能來前朝大殿,與我同賀此刻。」
康熙微微一笑,臉稍微側過去,認真看著阮酒酒。
皇后的朝冠和禮服,將她襯托的無比高貴,氣質威嚴不可靠近。但是,一看到她的眼睛,那不曾變過的澄澈而明亮的眼神,康熙無比確信,即使身邊的人身份變了又變,人依舊是最初的那個人。
「禮成之後,朕陪你回坤寧宮。孩子們都在坤寧宮裡等著。他們人不在此處,心卻與你相連,為你而慶賀,與你共享盛典。」康熙道。
阮酒酒笑意變深,五官氣質瞬間變得更加溫柔。
眾臣慶賀之後,便是旨意昭告天下,大清有了皇后。
全文完。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康熙察覺到他的新皇后的家世,略有薄弱。
大筆一揮,將烏雅·威武加封一等承恩公。
後位已定,接下來的封后流程,便可以由禮部安排流程,有序進行。
首先要補行納采、大徵如大婚禮。
納采禮物有鞍轡齊全的駿馬十匹,盔甲十副,一個金茶罐、兩個銀茶罐、一對銀箱、錦緞一百匹,以及二百匹其他精美布料。
大徽禮物更貴重些,有鞍馬二十匹,馱甲二十副,常等甲三十副,黃金八百兩,白銀一萬兩,金茶筒一個,銀茶筒二個,銀盆二個,錦緞一千匹。另賜後父後母,黃金二百兩、白銀五千兩,金茶筒一個、銀茶筒一個、銀盆一個、緞五百匹、布千匹、馬六匹鞍轡具、甲冑一副、弓一張、矢一菔、朝服各二襲、衣各二稱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領、上等玲瓏帶一束。賜後弟緞四十匹、布百匹、馬二匹鞍轡二副;賜從人銀四百兩。
這個聘禮低於赫舍里皇后的聘禮,但略勝於鈕祜祿皇后的聘禮,可見康熙對他的第三任皇后的看重和喜愛。
五月初五,天朗氣清。
上御太和殿,閱冊寶,王公百官序立,遣大學士伊桑阿為正使,大學士阿蘭泰為副使,持節授皇貴妃烏雅氏冊寶,立為皇后。
正使、副使前往宮門宣讀冊文,阮酒酒身著莊重的皇后大禮服,在宮門等候領受冊封。
皇后的朝冠上,綴有紅色帽緯,冠頂部分疊著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
明黃色的朝袍,繡著九條五爪金龍和雲紋,朝褂上同樣繡有龍紋祥雲吉祥圖案,領子背部垂明黃絛。
佩戴的三盤朝珠,東珠配在正胸,兩盤珊瑚朝珠交叉於胸前,從左右肩斜掛。
這樣繁瑣講究的大禮服和妝扮,從天沒亮就要有十來個人不止圍著伺候。
微風拂過,吹去阮酒酒被沉重的大禮服蓋住的熱意。
阮酒酒悄悄的深吸一口氣,儀態端莊的聽著正使誦讀冊文。
冊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教型家國,壼儀實王化之基。資淑德以承庥,宜正名而惇典。咨爾皇貴妃烏雅氏,世德鍾祥,性秉溫柔。度嫻禮法,展誠孝於椒闈。茲仰遵慈諭,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爾其祗承懿訓,表正壼儀。恭儉以率六宮,仁惠以膺多福。永綏天祿,懋迓鴻禧。欽哉。」
冊文誦完,阮酒酒接過冊寶,還未有成為一國之後的真實感。
「奴才叩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聖安。」
連同方才捧著冊文誦讀的正使大學士,還有其他官員們,以及阮酒酒身後的宮女、太監們,齊齊跪下行禮叩首。
阮酒酒一個人站著,目光所及之處,無人能擋住她的視線。
她低下頭,看到的是他們臣服、卑順的頭頂。
阮酒酒的耳朵,一瞬間有些耳鳴,聽到風空曠的呼嘯聲。
「平身。」阮酒酒聽著自己的聲音,有些失真。
在其他人耳中,卻充滿了威嚴和冷靜。
「皇后娘娘,皇上已前往慈寧宮向太后行禮。」大學士道。
阮酒酒微微頷首,領著她這邊浩蕩的一群人,也前往慈寧宮。
康熙先率群臣去慈寧宮行禮,阮酒酒到達慈寧宮後,先向太后行禮,再向康熙行禮。
太后笑眯眯的看著康熙和阮酒酒站在一起,眼神滿意而欣慰。
「太皇太后在時,直言皇后會是皇上的好賢臣。今日,是皇上所願、哀家所願,亦是太皇太后所願見到的。哀家期盼著你,能於後宮之中,輔佐好皇帝,為皇帝分憂,教養好皇子皇女,亦教化好六宮嬪妃。」太后道。
「謹尊太后教誨。」阮酒酒道。
從慈寧宮離去後,眾人又重返太和殿。
太子、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百官,立於大殿之中,上表慶賀。
阮酒酒和康熙站在高階之上,俯視著台階下的朝臣們。
「感覺如何?不要怕,你今天表現的很好。」在朝臣們行禮時,康熙小聲在阮酒酒耳邊道。
阮酒酒望著身著太子朝服的太子,小聲回道:「感覺特別好。唯獨遺憾,胤禛、胤祚年紀尚小,還未有爵位,不能來前朝大殿,與我同賀此刻。」
康熙微微一笑,臉稍微側過去,認真看著阮酒酒。
皇后的朝冠和禮服,將她襯托的無比高貴,氣質威嚴不可靠近。但是,一看到她的眼睛,那不曾變過的澄澈而明亮的眼神,康熙無比確信,即使身邊的人身份變了又變,人依舊是最初的那個人。
「禮成之後,朕陪你回坤寧宮。孩子們都在坤寧宮裡等著。他們人不在此處,心卻與你相連,為你而慶賀,與你共享盛典。」康熙道。
阮酒酒笑意變深,五官氣質瞬間變得更加溫柔。
眾臣慶賀之後,便是旨意昭告天下,大清有了皇后。
全文完。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