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以一對戀人的成長和生活經歷為切入點,通過對他們成長的點滴記錄,重現端硯製造工藝,著重宣傳和保護這項稀缺文化,重點傳承。
紀想只是友情客串,在片子裡露一下臉。
這部片子得到了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紀想成為形象大使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宣傳端硯工藝,加強人們對這項稀缺工藝的認識和保護。
投資到位,片子拍起來非常迅速。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這部片子就殺青了。緊接著就加班加點進行後期製作。
這部片子沈端硯最為看重,他幾乎全程跟進。從前期籌拍,到演員選角,再到中間拍攝,到最後的後期製作,他沒放過任何一個環節。
於他而言,這不僅僅只是一部影片,它更是是他年少時所有的情懷體現。他對端硯製作工藝的珍視,他對書法的喜愛,以及他為達成外公心愿的決心,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在這部片子裡。
沈端硯的情懷紀想一直都知道。她只是不知道他為這項工藝竟然捨得付出這麼多。這不僅僅是金錢和時間,更有他無盡的決心。
感受到他的決心,紀想全力支持。她也在為這項工藝做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不僅成為形象大使大力宣傳端硯製作工藝。更為這項工藝發起了很多募捐,作為其傳承的保護資金。
她希望通過自己,通過沈端硯,通過這部紀錄片,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識這項工藝,重視這項工藝,將這項工藝傳承下去。
***
紀錄片殺青那天,聲勢浩大,很多媒體都到了現場。影片的投資團隊和主創團隊也都出席了殺青儀式。
接受媒體採訪,沈端硯被問及籌拍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時,男人這樣回答:“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我外公學書法。文房四寶,最貴的莫過於硯。我外公一生鍾愛端硯,就連我的名字都取了這兩個字。我受我外公影響,對端硯工藝具有濃厚的感情。”
“後來等我學成,我開始教別人書法。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姑娘,她開始是我的學生,我教她書法。後來我們成為戀人,我教她識人斷人,教她如何在爾虞我詐的娛樂圈生存。到如今她變成我的太太,我攜手同行,彼此相伴,共度餘生。這麼多年我一直在練字,而她也一直沒有放棄書法。書法已然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書法的精髓則在於硯,一方好硯直接決定了書法的質量和格局。所以我大力宣傳端硯工藝,不僅僅只是為了傳承這一項工藝,更是為了傳承書法。”
紀想站在台下,遠遠地望著台上的男人。金色的陽光籠罩在他身上,他整個人蒙著光暈,似乎會發光發亮,無限魅力。
那麼平實樸素的話語,可卻充滿了力量和希望。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好像突然之間重新認識了這個男人,是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形象。
她認識他十多年了,可這個男人似乎總是能給她不一樣的驚喜。
她想這大概就是嫁給愛情的樣子吧。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日子。
第49章 第49塊硯台
男人捏著話筒面對媒體講話的時候, 目光始終聚焦在紀想身上, 不曾有過一秒的轉移。
他在台上,她在台下, 兩人的目光相接,中間隔著那麼多的人。他的眼裡只有她,而她的眸中也只有他。他們的眼中只有彼此, 是彼此的唯一。
他說了這麼多,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往紀想的方向看過去。這對新婚的小夫妻, 這般如膠似漆, 簡直是羨煞旁人。在場眾人紛紛覺得自己被餵了滿嘴的狗糧。
殺青儀式圓滿成功。紀想和沈端硯又再一次華麗地登上熱搜榜。
#沈公子花式秀恩愛#
#紀想和沈端硯花式餵狗糧#
當晚沈端硯在江南府邸設宴給劇組慶功。全劇組的人都出席了。
一大群人喝喝鬧鬧, 氣氛很嗨。
酒過三巡,紀想逮住霍聲遠問了一個自己一直困惑的問題——
“霍導,方便說一下當初《永晝》選女主,你為什麼執意換掉吳漾嗎?”
追本溯源,紀想和吳漾所有恩怨的源頭就在於《永晝》女主角選角風波。吳遠山從中斡旋, 這部電視劇原定的女主角是吳漾。
可霍聲遠絕逼不同意。不惜開罪吳遠山投資方也要執意換掉吳漾。
這件事過後, 紀想和吳漾的梁子正式結下。才會有後來一系列的事情發生。這件事是一切事情的源頭。
霍聲遠執意換掉吳漾, 他對外只說吳漾不適合演女主角李薔, 她有更合適的角色。而紀想則更貼合劇中形象。
這件事一直讓紀想很困惑,苦於沒有機會找霍聲遠當面問清楚。吳漾的演技也並非慘不忍睹。霍聲遠還不至於得罪這麼多方勢力而撤掉她。
聽聞紀想提出的問題,霍聲遠只是微微一笑,施施然道:“李薔心中裝著家國天下,大愛無疆。沒有胸襟的女人演不了李薔。”
她恍然大悟。
霍聲遠導了這麼多的戲,演員見了無數, 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識人很精準,什麼樣的人他一眼就能看出來。他一早就看出吳漾是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心狠手辣之人。
“紀想,還記得當年《為了無悔的等待》你第一次試鏡嗎?”霍大導演舉著酒杯,靠在椅子上,氣定神閒地和紀想拉起了家常。
紀想只是友情客串,在片子裡露一下臉。
這部片子得到了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紀想成為形象大使通過各種渠道大力宣傳端硯工藝,加強人們對這項稀缺工藝的認識和保護。
投資到位,片子拍起來非常迅速。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這部片子就殺青了。緊接著就加班加點進行後期製作。
這部片子沈端硯最為看重,他幾乎全程跟進。從前期籌拍,到演員選角,再到中間拍攝,到最後的後期製作,他沒放過任何一個環節。
於他而言,這不僅僅只是一部影片,它更是是他年少時所有的情懷體現。他對端硯製作工藝的珍視,他對書法的喜愛,以及他為達成外公心愿的決心,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在這部片子裡。
沈端硯的情懷紀想一直都知道。她只是不知道他為這項工藝竟然捨得付出這麼多。這不僅僅是金錢和時間,更有他無盡的決心。
感受到他的決心,紀想全力支持。她也在為這項工藝做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不僅成為形象大使大力宣傳端硯製作工藝。更為這項工藝發起了很多募捐,作為其傳承的保護資金。
她希望通過自己,通過沈端硯,通過這部紀錄片,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識這項工藝,重視這項工藝,將這項工藝傳承下去。
***
紀錄片殺青那天,聲勢浩大,很多媒體都到了現場。影片的投資團隊和主創團隊也都出席了殺青儀式。
接受媒體採訪,沈端硯被問及籌拍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時,男人這樣回答:“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我外公學書法。文房四寶,最貴的莫過於硯。我外公一生鍾愛端硯,就連我的名字都取了這兩個字。我受我外公影響,對端硯工藝具有濃厚的感情。”
“後來等我學成,我開始教別人書法。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姑娘,她開始是我的學生,我教她書法。後來我們成為戀人,我教她識人斷人,教她如何在爾虞我詐的娛樂圈生存。到如今她變成我的太太,我攜手同行,彼此相伴,共度餘生。這麼多年我一直在練字,而她也一直沒有放棄書法。書法已然成為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書法的精髓則在於硯,一方好硯直接決定了書法的質量和格局。所以我大力宣傳端硯工藝,不僅僅只是為了傳承這一項工藝,更是為了傳承書法。”
紀想站在台下,遠遠地望著台上的男人。金色的陽光籠罩在他身上,他整個人蒙著光暈,似乎會發光發亮,無限魅力。
那麼平實樸素的話語,可卻充滿了力量和希望。這一刻她覺得自己好像突然之間重新認識了這個男人,是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的形象。
她認識他十多年了,可這個男人似乎總是能給她不一樣的驚喜。
她想這大概就是嫁給愛情的樣子吧。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日子。
第49章 第49塊硯台
男人捏著話筒面對媒體講話的時候, 目光始終聚焦在紀想身上, 不曾有過一秒的轉移。
他在台上,她在台下, 兩人的目光相接,中間隔著那麼多的人。他的眼裡只有她,而她的眸中也只有他。他們的眼中只有彼此, 是彼此的唯一。
他說了這麼多,所有人都下意識地往紀想的方向看過去。這對新婚的小夫妻, 這般如膠似漆, 簡直是羨煞旁人。在場眾人紛紛覺得自己被餵了滿嘴的狗糧。
殺青儀式圓滿成功。紀想和沈端硯又再一次華麗地登上熱搜榜。
#沈公子花式秀恩愛#
#紀想和沈端硯花式餵狗糧#
當晚沈端硯在江南府邸設宴給劇組慶功。全劇組的人都出席了。
一大群人喝喝鬧鬧, 氣氛很嗨。
酒過三巡,紀想逮住霍聲遠問了一個自己一直困惑的問題——
“霍導,方便說一下當初《永晝》選女主,你為什麼執意換掉吳漾嗎?”
追本溯源,紀想和吳漾所有恩怨的源頭就在於《永晝》女主角選角風波。吳遠山從中斡旋, 這部電視劇原定的女主角是吳漾。
可霍聲遠絕逼不同意。不惜開罪吳遠山投資方也要執意換掉吳漾。
這件事過後, 紀想和吳漾的梁子正式結下。才會有後來一系列的事情發生。這件事是一切事情的源頭。
霍聲遠執意換掉吳漾, 他對外只說吳漾不適合演女主角李薔, 她有更合適的角色。而紀想則更貼合劇中形象。
這件事一直讓紀想很困惑,苦於沒有機會找霍聲遠當面問清楚。吳漾的演技也並非慘不忍睹。霍聲遠還不至於得罪這麼多方勢力而撤掉她。
聽聞紀想提出的問題,霍聲遠只是微微一笑,施施然道:“李薔心中裝著家國天下,大愛無疆。沒有胸襟的女人演不了李薔。”
她恍然大悟。
霍聲遠導了這麼多的戲,演員見了無數, 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識人很精準,什麼樣的人他一眼就能看出來。他一早就看出吳漾是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心狠手辣之人。
“紀想,還記得當年《為了無悔的等待》你第一次試鏡嗎?”霍大導演舉著酒杯,靠在椅子上,氣定神閒地和紀想拉起了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