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彥和景昀迎面而立,二人四目相對,身旁的歡呼聲如雷鳴一般響徹雲霄。

  景昀心中模模糊糊地閃過一個念頭:這京師中的龍潭虎穴,只怕比西北之役更為兇險莫測。

  ☆、第111章

  窗外淅淅瀝瀝的春雨下得正歡,那枝丫上的嫩芽被浸潤了,愈加顯出了那絲能掐出水的嫩綠來,讓人見了就心生歡喜。

  寧珞正靠在軟榻上,手中拿著一本雜談,目光落在窗前瓶中的一捧梨花上:那是太清山寧國公府別院的孫管事知道她回來了特意遣人送過來的,梨花帶著特有的香甜之氣,讓屋內更添了幾分□□。

  自從西北回來後,昔日京城中的親朋好友諸多邀約,這大半個月來都在各種宴請中度過,大漠風情、刀光劍影對這些京城中的世家貴族名媛小姐來說,就好比是遙遠的另一個世界,讓他們嘖嘖稱奇,作為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西北諸將的分封也成了京城中的另一談資,盛和帝對昌州、應州諸軍大加讚譽,寧珩援馳有功,官升一級,任應州都督,負責應州軍備;秦慶懷從司馬升至都督,負責昌州軍備;李成林則接替司馬一職輔助秦慶懷,其他諸將均有封賞。

  趙斌因為指揮不力而陣亡,盛和帝並沒有責難,而是提了一句為國捐軀,其心可彰。

  而景昀當之無愧地成了聖眷最隆的當朝新貴,年僅二十二歲的他被封為鎮北將軍,系羽林軍、左右衙禁軍的兵權於一身,負責京畿地區及皇城的防務,堪稱炙手可熱。

  只是這榮寵在寧珞眼裡卻並未太過在意,讓她高興的是,盛和帝念及余豐東以身殉職,為表他的忠義,特追賜余豐東官復原職,以兵部尚書之禮厚葬之,這樣,就算是余慧瑤孤苦無依,最起碼也是尚書之女,和鄒澤林之間的差距也不是太大,再加上定雲侯府和寧國公府從中斡旋,想必鄒府也不會太過為難。

  她再和大長公主商量一下,讓大長公主出面為余慧瑤保媒,也好替好友再掙點面子。

  正在心裡琢磨著,屋外響起了一陣腳步聲,還沒等她起來,帘子一掀,景錚率先竄了進來:“嫂嫂,姝兒能抬頭了,趴在那裡頭昂得高高的,可有趣了。”

  寧珞笑道:“你不去讀書又去和姝兒玩,小心先生打你手心。”

  “我才不怕呢,”景錚神氣地道,“先生讓我寫的作業,我都寫完了。”

  門外傳來一陣輕笑,景曦抱著姝兒走了進來,抬手戳了戳景錚的額頭:“你呀,寫完了就不興再仔細琢磨一下?大哥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每日都在瓊華書院中拔得頭籌,你過幾個月便要正式入讀書院了,到時候我看你怎麼辦。”

  景錚被她戳得敢怒不敢言,哼了一聲扭過頭去。

  寧珞瞧著景曦一臉長姐如母的正經模樣便樂了:“這些日子不見,曦兒越發老練了。”

  “那是,”景曦傲然抬了抬下巴,“我在女子堂里可沒丟嫂嫂的臉,錚兒,你可要替大哥爭口氣。”

  景錚有些垂頭喪氣,嘟囔著應了一聲,寧珞覺得景曦這樣有些不太對,不過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笑著安慰道:“錚兒也很努力了,不用和你大哥比,你大哥那是……百年難遇的奇才,我們錚兒做九十九年難遇的便夠了。”

  景錚和景曦一齊笑了起來,這氣氛頓時重新活潑了起來。

  姝兒在景曦懷中“嗯嗯”叫了起來,自然而然地朝著寧珞湊了過去。她已經三個多月了,生得粉團兒似的,一回來便為這靜寂的定雲侯府注入了勃勃生機,成了大家的心肝寶貝。

  饒是景曦已經快要十五了,也被她這粉雕玉琢的人兒迷住了,整日裡“姝兒姝兒”地叫著,一從女子堂散學歸家便抱在手中玩耍。

  “嫂嫂,姝兒還會坐了呢,”景曦獻寶似的將姝兒放在了她的身旁,姝兒小短身板晃了晃,伸出了小胖手朝著寧珞抓了過去。

  景曦伸出一根手指讓姝兒握住了,姝兒便坐正了身子,她迫不及待地贊道:“姝兒真厲害,以後一定是個才女。”

  寧珞忍不住想笑,將姝兒抱起來往上聳了聳,姝兒便立刻“咯咯”笑出聲來,她的眼睛烏溜溜的,只不過一笑起來就彎成了月牙,看上去便越發甜糯,口中“咿咿呀呀”地叫著,著實可愛。

  兄妹倆和寧珞一起逗玩了小侄女好一陣子,該用午膳了,這才一起說笑著去了膳廳,大長公主已經在了,一見這幾個或是亭亭玉立、或是活潑可愛的孫輩,眼中的笑意掩都掩不住,而寧珞懷中的重孫女更是讓她喜笑顏開。

  景昀在外面公幹,午膳不常回來用,這一頓便是祖孫幾個一邊聊一邊吃完了,再過一陣子就又是瓊華書院兩年一度的賞花會了,這次景曦正要參加,她芳齡十四,也該是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寧珞既然回來了,便少不得要替她打算打算,賞花會正是她相看如意郎君的好所在。

  正說著,管家領著一個內侍匆匆而來,那內侍身穿紫袍,神色恭謹,遞上了一張請柬,說是毓仁宮裡的,徐淑妃設宮宴款待京中世家夫人,特邀請定雲侯夫人入宮一敘。

  寧珞接過請柬,賞了個玉鐲給那內侍,待那內侍謝恩走了,這才納悶地問:“徐淑妃是哪一位?”

  大長公主笑了笑:“便是原來的徐昭儀,被升了份位成了四妃中的第二個,現如今定王被圈禁在府中,梅皇貴妃在宮裡鬧了幾回,被陛下叱責後便病倒了,現由徐淑妃主持中饋。”

  徐昭儀是翰林院徐大學士之女,徐大學士和寧臻川雖然差了點歲數,卻是難得的忘年交,這位徐婕妤性子溫婉卻不懦弱,小時候寧珞還叫過她一聲姑姑呢。

  寧珞頓時放下心來,等晚上景昀回來了,便和他大致提了提這件事情。

  景昀盯著那張燙金花箋看了好一會兒,這才點了點頭:“讓四葉寸步不離地跟著你,若是碰到趙黛雲挑釁,不要搭理她就是。”

  “趙家……這算是倒台了嗎?”寧珞壓低聲音問道。

  景昀冷笑了一聲:“算是吧,這些年他們驕橫放縱,不知道做下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如今趙斌死了,趙呂被指認死謀害皇儲的主謀早已下獄斬首,趙堅請辭太師告老還鄉,算他聰明,還能得個老死的下場。”

  寧珞輕吁了一口氣,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那東宮那裡……怎麼樣了?我那日去東宮遞了拜帖想去寬慰一二,太子妃娘娘卻遣人出來說身體不適婉拒了我,我也不好再去叨擾。”

  景昀的神情有些悵然,良久才道:“她不想見你,自然是對我還有什麼成見,罷了,清者自清,不必再去自討沒趣了。”

  寧珞愕然瞪大了眼睛:“她對你還有什麼成見?難道兩年前的事情她還在耿耿於懷不成?”

  朝堂中的是非曲直素來就是難以說清,楊湛這一走,他的母族康寧王尤家這一族便受到了打壓,雖然比趙家稍好一些,卻也一蹶不振。

  盛和帝雖然遭受喪子之痛,在朝政上卻一點兒都不含糊,登基以來這大陳勢力最大兩族外戚的權勢被他藉機剷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