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寧珞定定地看著他,猝然別開臉去,眼中隱隱泛起一層水光。

  馬蹄聲漸行漸遠,楊彥一行走了,寧珞怔怔地站在原地,心中一片蒼涼。

  是啊,她和楊彥也曾有過美好的時光,只是,這些美好早已被世間的美色權勢所侵蝕,除了徒留傷感,再也沒有意義。

  她定了定神,正要好好教訓一下衛泗,卻見那人別開臉去,埋首朝著大門走去。

  “等一等,”寧珞有些氣惱,“你知不知道那人是誰?居然還敢撞過來,他要是下令把你砍了,我都救不了你!”

  那背影滯了滯,好半天才悶聲道:“你不是討厭我嗎?砍了便砍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誰說我討厭你?”寧珞氣壞了,這小孩子腦子裡想的都是什麼,“討厭你我為什麼要把你救下來?你以為救你就和吃飯睡覺一樣容易嗎?”

  衛泗倏地轉過身來,他的眸色和常人不太一樣,是一種很漂亮的棕色,透著琥珀般的光芒:“那為什么九姑娘連看都不來看我一眼,還說等我傷好了就把我送出府去?”

  寧珞語塞,好一會兒才道:“我看你年紀雖小,卻有鴻鵠之志,想替你找個更好的去處。”

  “我不想去,九姑娘救了我,我想留在九姑娘身旁伺候,”衛泗定定地看著她,眼中流露出懇求之色,“我很會打架,力氣也很大,等我傷好了,一定能好好保護九姑娘的。像剛才那個色迷迷的什麼瑞王,要是單打獨鬥,我一定能把他腦袋擰下來。”

  寧珞打了個寒顫,下意識地便道:“萬萬不可,他絕不可能和你單打獨鬥的,他的……手段多著呢……”

  她生怕衛泗真的動了這個念頭,又急急地叮囑:“你可千萬記著,別招惹他,等你傷好了,我讓我哥替你找個師父好好習武,到時候跟著我哥從軍,等有了軍功抵了這奴籍,便可建功立業了。”

  衛泗的眼神一黯,轉頭便走,任憑寧珞在他身後叫了兩聲都沒應。他只不過十二出頭,卻已經長得比寧珞還高了,已經依稀可見日後高大矯健的身姿。

  “這小傢伙脾氣倒是挺大。”綠竹不滿地道。

  “是啊,聽下人房裡的人說,這傢伙狠著呢,治傷的時候一聲都沒吭。”寧全湊過來道。

  寧珞當然知道,衛泗的性子就好像一頭野狼,越大越桀驁不馴,前世只對寧珞言聽計從。一開始寧府里有幾個護院的家奴仗著自己資格老、身手好欺負他,他忍了一陣子,最後在一個晚上摸黑進了房間,把他們的棉衣、棉被全部都劃破,四周放上了冰塊,窗戶紙也捅穿,當時正值寒冬臘月,這幾個人睡得很死,等醒過來時便染了風寒,差點沒把命給送了。

  為此寧臻川很不喜他,“此子堅忍狠決,非良善之輩。”

  衛泗卻渾不在意,被寧臻川賞了一頓板子,第二天就又活蹦亂跳地跟在寧珞身後了。他的武學根骨奇佳,看到護院武師習武便跟在後頭比劃,到了最後居然像模像樣地能練上了幾招,誰都不是他的對手,寧珞看得有趣,有時候也偷偷讓他到府外跟著寧珩練武,久而久之,衛泗便有了一身好功夫。

  然而,也是這身功夫最後為他惹來了禍端。

  跟著寧珞去瑞王府成了一名侍衛後,前幾個月還太平無事,到了後來便有風言風語傳入寧珞耳中,說是衛泗戀慕王妃,睡夢中都叫著王妃的名字。這等污言穢語,氣得寧珞差點把牙咬碎了,倒還是楊彥勸她放寬心,查處了幾個嘴碎的宮人和婢女。

  婚後不過一年,楊彥一邊甜言蜜語一邊暗中和趙太尉眉來眼去,迎娶了趙黛云為側妃,當時衛泗正好被派去了外地,回來以後大鬧了王府,趙黛雲差點被他打了,還是寧珞喝住了他。

  那幾日衛泗情緒特別不佳,寧珞自己也心情不好,並沒有心思顧及,一日中午她收到了衛泗的信,約她在王府的北花園簪花亭中一見,有要事相商,沒想到,她到了那裡等了片刻後,喝了幾口茶便失去了知覺。

  醒來以後滿地狼藉,衛泗和王府的幾名高手肉搏後不敵被下了大牢,楊彥怒容滿面地告訴她,衛泗將她迷倒妄圖對她不軌,更密謀要將她截出王府,幸好被人瞧見才免於一難。

  寧珞自然不信,只是還沒等她琢磨出法子見衛泗一面,便聽說衛泗逃出了大牢不知所蹤,後來寧珩來信隱晦地提及,衛泗到了西北投奔了他,說是自己是被冤枉的,等建功立業再回京城見她。

  這一走便是死別,寧珩全軍力拒北周軍於小耕山,箭盡糧絕而亡,衛泗想必也跟著寧珩殉國了。

  有時候寧珞便想,衛泗遇到她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她雖然把衛泗當弟弟,可衛泗到底對她抱有怎樣的感情?如果她救下衛泗後並沒有將他留在身邊,會不會衛泗就會平安順遂地長大成人,娶一門溫柔似水的媳婦,生下幾個活潑天真的孩子,過上平淡卻幸福的生活?

  所以,這一次,她一定不能再重蹈覆轍,一定要讓衛泗從一開始就遠離她,不管衛泗當年的事情是真是假。

  翌日,寧珞照常到了女子堂,這幾日女子堂甚是熱鬧,說來說去都圍著春闈和賞花會,離賞花會還有六日,各種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消息都是沸沸揚揚。

  最讓人振奮的就是據傳這次賞花會正值書院百年,當今天子也會到場祝賀,今科三元也會前來為賞花會增光添色。

  前世寧珞身在深閨,和這位盛和帝也只不過曾有幾面之緣,就她前一世零星所得,今上勤政律己,深受大陳子民愛戴,唯一的缺點便是猜忌心重,年齡越大,這個缺點就越明顯,最後釀成了皇子奪嫡的禍端。

  寧珞心不在焉地聽著身旁的同窗說悄悄話,心思卻飄到了遙遠的金殿。

  今日應當是景昀奪得探花之位名噪京師的日子,不知道這一世會不會有什麼變故。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驟然響了起來,寧珞一下子站了起來,幾步便到了門檻旁,激動地朝外看去。

  不一會兒,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了起來,呂先生手持紅榜喜不自勝,旁邊一個小書童嚷嚷了起來:“喜報喜報,我書院二人中了前三元,鄒公子狀元,景公子探花!”

  整個房間頓時沸騰了起來,姑娘們都涌了出來,一時之間嘰嘰喳喳的聲音響個不停,要知道,這兩人可都是瓊華書院的名人,底下仰慕者無數。

  只是寧珞臉上的笑容還未揚起卻已經涼了下來,身後猶如芒刺在背,她回頭一看,只見趙黛雲坐在窗邊死死得盯著她,窗欞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印子落在了她的側臉上,看上去有種莫名的陰森。

  寧珞在心中冷笑了一聲:怎麼,這是終於按捺不住要出手了嗎?

  ☆、第22章

  散學回家時,女子堂的眾人還是難掩興奮之色,幾個一群湊在一起紛紛議論那前三元的趣事。

  鄒公子名叫鄒澤林,乃當朝翰林大學士之子,自幼才學過人,疏狂傲氣,言辭犀利,讓很多人敬而遠之,而景昀文武雙修,比起弱不禁風的鄒澤林更添了男子氣概,因此雖然鄒澤林被欽點了狀元,人氣卻依然比不上景昀,而那位榜眼已經年近而立,據說其貌不揚,就更沒人感興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