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她窩在被子中,腦子一番胡思亂想——若是真去掰扯個一二三來,那裴世子似乎也並沒什麼過錯,她當時遷怒於他的成分過多,況且他身居高位,手握權柄,如果真得計較,早會使手段報復她了......
但思來想去,腦子反而像團漿糊似得想不清楚,索性用力甩了甩腦子,將那張俊臉驅出腦海。
半柱香後,她突地捏著匕首起身下榻,拉開妝奩架子上的抽屜,將匕首扔在最下層,又斟了杯涼茶去去莫名燥熱的心火。
同時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對這位裴世子,還是要敬而遠之。
只是,喝完茶,無意間展眸望去,隔著中間的院子,可以看到對面廂房的燈還未熄。
白婉柔還在對燈細細讀著那封信,讀完後,她又提筆蘸墨,不知寫些什麼,應當是在給陸良埕回信......
白婉柔臥房裡的燈一直未熄,偶爾的低咳聲還會隔著窗隙傳來,但連那咳聲,似乎比平時都輕快許多——這大約是男女情愛的魔力。
雖然深覺難以理解,姜青若還是體貼地沒去打攪她。
只是此時她也沒有了睡意,乾脆頂著兩隻青眼圈,仔細地撥拉著算盤珠子,同時想著,自己身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因為,有朝一日白嫂子若是要與陸良埕成婚,她定得給他們準備一份成親的厚禮才行。
就在陸良埕的回信送到陸宅時,姜青若寫往昱州的信,經過漂泊輾轉,總算送到了姜府。
說起來,這不能完全怪信史的效率太低,原因其實有很多。
那信上的地址本就寫得模糊不清,姜青若只大約記得姜家在昱州的宅子座落在城南,但城南那麼大,少說也有幾千戶人家,信使打聽了許久才找到姜家宅子。
但找到宅子後,信史卻發現這宅子換了新主人,而姜家幾口人又不知去往了何處。
這信使收了周允禮不少銀子,答應過他一定要將信送到的,只得又輾轉打聽城南的姜家布行,蹲守了好幾日,才終於將信親自送到了姜父的手上。
但收到信後,姜閎卻是喜憂參半,高興得是兩個女兒尚還安好,憂得是......
正在他擰眉嘆氣時,黃氏滿臉不悅地走了過來。
姜家在昱州的幾家鋪子,原是黃氏的弟弟黃二照看的。
這幾年來,黃二每每大吐苦水,說昱州的生意不好做,刨去成本後,根本賺不了幾個銀子。
那時雲州的布行生意紅火,姜閎便沒怎麼在意昱州的生意,只讓小舅子盡力經營即可。
但他到了昱州後,才發現那黃二撒了彌天大謊,他不僅做了一本假帳,將布行賺的銀子盡數收入自己囊中,竟還背著姜府以布行的名義欠下許多貸銀!
姜閎當時便氣得要揪著他去送官,但黃氏哭喊著要他放自己弟弟一條生路,姜閎只好瞪著牛眼讓步,讓黃二先還上貸銀,那黃二滿口應下,第二天卻收拾細軟帶著相好跑了!
姜閎知道後,捲起袖子指著黃氏的鼻子破口大罵,稱要不是被她蒙蔽了雙眼,才不會將這等重要的生意交到黃二手中,他那個吃干抹淨的虎狼心性,她這做姐姐的焉能不知?分明是她故意縱容,才讓黃二貪得無厭!
而黃氏聽完,將頭上的髮簪拔下,直往自己的脖子上捅,說對不起老爺的信任,弟弟跑了,她這做姐姐的來陪,現在就拿命抵給他!
姜閎呼天搶地喊了半天作孽,黃氏也坐在地上淌眼抹淚。
待姜閎喘勻氣後,流著老淚將黃氏扶起,黃氏也趁勢溫言軟語地安慰,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姜家鋪子還在,總有賺回來的一天,姜家很快便會邁過這道坎。
說起來,要怪還得怪景姐姐太過心狠,死前立下遺言,那些雲州城的鋪子宅院得由長女做主,賣又賣不了,不然他們也不會這麼不寬裕......
姜家座落在昱州城南的宅子原是一座五進的大宅院,光那後花園的山石便價值百兩銀子,為了還上貸銀,只得低價轉讓了宅院,又添上許多存銀,還清貸銀後,所剩的銀子只能在城郊買間二進的小宅子棲身。
為了節省本錢,一把年紀的姜閎不得不重操舊業,每日坐著驢車進城看顧店鋪,而每每想起黃二乾的缺德事,姜閎便怒火中燒,對黃氏也時常冷著臉。
黃氏早已受夠了姜閎的冷臉相對,她進屋看到姜閎又在擰眉嘆氣,以為他又在氣惱黃二的事,便拉著臉道:「老爺做這個樣子給誰看?如果我一早知道弟弟會做出這種豬狗不如的事情來,怎會放任不管?我一心為了這個家在操持,老爺卻因為這事,日日給我臉色看!老爺要是實在氣不過,我便拿上盤纏去找弟弟,不管他跑到天涯海角,我也把人給你追來,給你一個交待!」
這話她每每情真意切地提及,就會澆熄姜閎心頭的怒火,外頭兵荒馬亂,姜閎怎會讓她一個女子孤身出去找人?再說,四郎五郎年紀還小,姜嫻只知道貪吃,家宅哪裡能離得開她?
姜閎嘆氣道:「你別多心,我不是這個意思......這是青若寫來的信,她與璇兒現在慶州落腳。」
黃氏接過他遞來的信,一目十行地囫圇看完,將信箋扔回了桌子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思來想去,腦子反而像團漿糊似得想不清楚,索性用力甩了甩腦子,將那張俊臉驅出腦海。
半柱香後,她突地捏著匕首起身下榻,拉開妝奩架子上的抽屜,將匕首扔在最下層,又斟了杯涼茶去去莫名燥熱的心火。
同時暗暗下定決心,以後,對這位裴世子,還是要敬而遠之。
只是,喝完茶,無意間展眸望去,隔著中間的院子,可以看到對面廂房的燈還未熄。
白婉柔還在對燈細細讀著那封信,讀完後,她又提筆蘸墨,不知寫些什麼,應當是在給陸良埕回信......
白婉柔臥房裡的燈一直未熄,偶爾的低咳聲還會隔著窗隙傳來,但連那咳聲,似乎比平時都輕快許多——這大約是男女情愛的魔力。
雖然深覺難以理解,姜青若還是體貼地沒去打攪她。
只是此時她也沒有了睡意,乾脆頂著兩隻青眼圈,仔細地撥拉著算盤珠子,同時想著,自己身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因為,有朝一日白嫂子若是要與陸良埕成婚,她定得給他們準備一份成親的厚禮才行。
就在陸良埕的回信送到陸宅時,姜青若寫往昱州的信,經過漂泊輾轉,總算送到了姜府。
說起來,這不能完全怪信史的效率太低,原因其實有很多。
那信上的地址本就寫得模糊不清,姜青若只大約記得姜家在昱州的宅子座落在城南,但城南那麼大,少說也有幾千戶人家,信使打聽了許久才找到姜家宅子。
但找到宅子後,信史卻發現這宅子換了新主人,而姜家幾口人又不知去往了何處。
這信使收了周允禮不少銀子,答應過他一定要將信送到的,只得又輾轉打聽城南的姜家布行,蹲守了好幾日,才終於將信親自送到了姜父的手上。
但收到信後,姜閎卻是喜憂參半,高興得是兩個女兒尚還安好,憂得是......
正在他擰眉嘆氣時,黃氏滿臉不悅地走了過來。
姜家在昱州的幾家鋪子,原是黃氏的弟弟黃二照看的。
這幾年來,黃二每每大吐苦水,說昱州的生意不好做,刨去成本後,根本賺不了幾個銀子。
那時雲州的布行生意紅火,姜閎便沒怎麼在意昱州的生意,只讓小舅子盡力經營即可。
但他到了昱州後,才發現那黃二撒了彌天大謊,他不僅做了一本假帳,將布行賺的銀子盡數收入自己囊中,竟還背著姜府以布行的名義欠下許多貸銀!
姜閎當時便氣得要揪著他去送官,但黃氏哭喊著要他放自己弟弟一條生路,姜閎只好瞪著牛眼讓步,讓黃二先還上貸銀,那黃二滿口應下,第二天卻收拾細軟帶著相好跑了!
姜閎知道後,捲起袖子指著黃氏的鼻子破口大罵,稱要不是被她蒙蔽了雙眼,才不會將這等重要的生意交到黃二手中,他那個吃干抹淨的虎狼心性,她這做姐姐的焉能不知?分明是她故意縱容,才讓黃二貪得無厭!
而黃氏聽完,將頭上的髮簪拔下,直往自己的脖子上捅,說對不起老爺的信任,弟弟跑了,她這做姐姐的來陪,現在就拿命抵給他!
姜閎呼天搶地喊了半天作孽,黃氏也坐在地上淌眼抹淚。
待姜閎喘勻氣後,流著老淚將黃氏扶起,黃氏也趁勢溫言軟語地安慰,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姜家鋪子還在,總有賺回來的一天,姜家很快便會邁過這道坎。
說起來,要怪還得怪景姐姐太過心狠,死前立下遺言,那些雲州城的鋪子宅院得由長女做主,賣又賣不了,不然他們也不會這麼不寬裕......
姜家座落在昱州城南的宅子原是一座五進的大宅院,光那後花園的山石便價值百兩銀子,為了還上貸銀,只得低價轉讓了宅院,又添上許多存銀,還清貸銀後,所剩的銀子只能在城郊買間二進的小宅子棲身。
為了節省本錢,一把年紀的姜閎不得不重操舊業,每日坐著驢車進城看顧店鋪,而每每想起黃二乾的缺德事,姜閎便怒火中燒,對黃氏也時常冷著臉。
黃氏早已受夠了姜閎的冷臉相對,她進屋看到姜閎又在擰眉嘆氣,以為他又在氣惱黃二的事,便拉著臉道:「老爺做這個樣子給誰看?如果我一早知道弟弟會做出這種豬狗不如的事情來,怎會放任不管?我一心為了這個家在操持,老爺卻因為這事,日日給我臉色看!老爺要是實在氣不過,我便拿上盤纏去找弟弟,不管他跑到天涯海角,我也把人給你追來,給你一個交待!」
這話她每每情真意切地提及,就會澆熄姜閎心頭的怒火,外頭兵荒馬亂,姜閎怎會讓她一個女子孤身出去找人?再說,四郎五郎年紀還小,姜嫻只知道貪吃,家宅哪裡能離得開她?
姜閎嘆氣道:「你別多心,我不是這個意思......這是青若寫來的信,她與璇兒現在慶州落腳。」
黃氏接過他遞來的信,一目十行地囫圇看完,將信箋扔回了桌子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