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燕國國相沉默了,嘴巴張張合合,最終化為一嘆。這不明擺著的事嗎?原本沒有異象秦國也會打燕國,如今有了異象,只怕秦國不日就將兵臨城下。

  天命當真這般眷顧秦國不成?

  就在這時,光幕中的畫面又變了。

  【收完棉花的農人們細心的除去棉花上的枯枝、小葉等雜質,然後將棉花浸入水中,從中擠出棉籽,再將棉花放在遮陽通風處晾乾,期間還加入滑石粉。

  晾乾後的棉花極其鬆軟,白花花軟綿綿的,看著就十分喜人。

  他們將棉花塞入衣物中做成厚厚的衣服和被子,但更多的還是售賣給商人。

  冬天大雪紛飛,農人們沒有出門幹活,他們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家裡生火,然後用紡線機紡把秋天收回來的棉花紡成線。】

  看到這一幕,王公貴族們還沒有什麼感覺,平民們已經炸了,尤其是家中有紡線機的。

  紡線機的速度為什麼會這麼快??而且還是好幾個紡輪同時轉動。

  還有,冬天都有那麼厚的衣服穿了,為什麼還要生火,碳多貴啊,燒的還是沒什麼煙的碳,這種碳是普通人家能用的嗎?那是貴人用的!

  咦不對,一塊磚頭大小的碳怎麼能燒這麼久??

  居然能燒到中午做飯。

  諸國的百姓看得人都幻滅了,碳肯定有問題!!

  秦國咸陽宮

  嬴政盯著那個一直轉動的紡線機,仿佛要把它盯出花來,這東西怎麼和他以前見到不一樣。以前不是只有一個輪,而且需要人手動轉才會動嗎?

  現在怎麼有四個輪子,還不需要人轉。

  若是大秦都改用這種紡線機……

  不!尋常百姓都能用上,那些專門織布的織室作坊用的只會更好。

  還有那滿是孔洞的碳,一開始他還以為是平民用不起完整的碳,看下來才知道,那碳大有門道,普通的碳絕對燒不了那麼久。

  正狐疑著,突然聽到一聲驚呼:「天啊,那不是羊毛嗎?」

  嬴政抬頭一看,剛才紡線的人在修剪羊毛,把剪下來的羊毛浸泡在水中,然後用一種奇怪的工具梳成線。

  嬴政瞪大眼睛:「!!!」這也行??

  羊毛還能紡成線??那不是羊身上的累贅嗎?

  然而更讓人震驚的還在後面,紡成線的羊毛僅用四根木條就能編織成布。

  嬴政:「……」

  他好像明白為何後世的日子過得那麼好了,有這麼多好東西,很難過得不好吧?

  就在這時,禁軍急匆匆趕來:「不好了,大王,不好了。」

  嬴政下意識皺了下眉頭,「何事?」

  「稟大王,百姓們跪在皇宮外,說他們願意被遷到城郭諸國,讓陛下遷他們,別遷六國遺民。」

  嬴政:「……」他連城郭諸國都不知道在哪裡。

  大臣們:「……」

  「胡鬧……趕緊讓他們散了。」本想說城郭諸國是沒影的事,但又不想承認現在的他不如未來的自己,於是嬴政又把話咽了回去。

  未來的自己到底是怎麼做的啊??他也想要那些東西!!

  電光火石間,嬴政想到了一個人,「來人,宣墨家巨子進宮。」玉米、棉花這些東西他不能變出來,但是紡線機和那個特殊的梳毛工具,還是可以讓墨子試試的。

  還有那個巨能燒的碳。

  而且接下來光幕中的話也證實了他的猜想:

  【女人的丈夫從外面回來,坐在火爐旁邊烤火,順便幫女人和老娘把剩下的活幹了。

  一邊纏線,一邊說:多虧了墨家研究出的多輪紡線機,聽說他們連那個神奇的珍妮紡紗機都研究出來了,那個珍妮紡紗機可以一次性紡出多根棉線,效率可高了。

  妻子認真聽著丈夫帶回來的見聞,說:不過我們家也用不著那個,每年就留這麼點棉花,我多紡幾天也就紡完了,反正冬天也沒什麼活要干。那個珍妮機估計只有專門紡紗織布的廠子才用得上。

  墨家可真厲害,這些年研究出了好多東西,現在那些學者都以成為墨者為榮。咱們的娃以後要是也能成為一名墨者就好了。

  丈夫一個勁地點頭,興奮道:聽咸陽來的大商人說墨家又研究出新東西了,叫什麼……蒸汽機。聽說可以做很多事,像什麼採礦、挖煤、鋸木頭都能用得上呢,還有之前墨家一直在研究的電,也出成果了。

  前段時間還在咸陽的稷下學宮展示了電風扇、電燈。

  聽說陛下已經用上了電燈,晚上開電燈就跟白天一樣亮呢。

  沒準過幾年咱們家也能用上,到時候晚上就不用點蠟燭幹活了,傷眼睛。

  對了,我還給你和阿娘買了鏡子,就是你之前一直想要的那個玻璃鏡,這次大商人帶了很多來,價格也不貴,我就給你們買了兩面。

  妻子還沒說話,老嫗先開口了:你這孩子,給你媳婦買就好了,給我買這東西做什麼,娘都一把年紀了。這玻璃鏡後面鍍的銀,可貴了。買一面就夠了,你還買兩。

  妻子也跟著幫腔:就是,這鏡子在咸陽的時候就貴,從咸陽運到這裡價錢都翻了好幾倍,你買它做什麼。

  丈夫被說得連連擺手:不是,玻璃鏡現在已經不鍍銀了,不信你們瞧。為了讓更多的人用上玻璃鏡,工匠們特地想出來的法子,不鍍銀,鍍一些比銀便宜的材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