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老艾頭看李霞感興趣,便詳細地說起他養蜂的事:「我小時候就喜歡蹲在蜂箱邊看著蜜蜂進進出出的,那時候我母親怕我被蜜蜂蟄,還會把我趕走。我當初想跟著我父親學養蜂時,我母親還不同意,她一直覺得養蜂是個苦差事,怕我以後不好找媳婦,她不知道,後來我就靠著養蜂這門手藝才娶了媳婦,養活了一大家子。」
「年輕的時候,我和我媳婦一起在全國各地放蜂,過著漂泊的生活。我們養蜂主要是跟著花期走,哪裡有花,我們就去哪裡,然後住上一兩個月放蜂采蜜。說起來很浪漫,但我們養蜂都是往偏遠地方的深山老林里鑽,風餐露宿,生活條件太差了。」
「養蜜蜂其實不容易,一隻工蜂只能活150天,采蜜的時候只能活50天,一生只能釀出一勺半的蜂蜜,蜜蜂採集一斤蜂蜜要5000餘只蜂蜜來採集,要採集200萬朵花,不同的花期、不同的花的品種,采出來蜂蜜的風味都是不一樣的。有些沒良心的商家拿糖漿勾兌出來的假蜂蜜,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
一路上,老艾頭娓娓道來自己的養蜂經歷,李霞作為一個聽眾那是非常棒的,她能配合老艾頭的講述做出各種表情,時不時還提出疑問,讓老艾頭有興趣繼續講下去,等下車的時候,老艾頭都快把李霞這姑娘當成忘年交了,直夸李霞是個養蜂的好苗子,文林琳也總算知道李霞那個「中老年之友」的稱號是怎麼來的了。
文林琳把老艾頭帶到她發現的野蜜蜂蜂巢下,老艾頭觀察了一下這群野蜜蜂,從車上把工具拿下來,穿上防護服,讓文林琳和李霞退後,就開始收蜂了。
老艾頭先將收蜂籠放在蜂群上方,然後拿了一根艾點上,用少量煙將蜂群從下往上慢慢驅趕到收蜂籠裡面,等大部分蜜蜂都進入收蜂籠後,再從旁邊抓了一把雜草,將剩下的蜜蜂輕輕一掃,剩下的蜜蜂就起飛自行進入收蜂籠中了,最後老艾頭將收蜂籠一關,讓文林琳把他準備好的蜂箱拿來,把野蜜蜂過箱即可。
文林琳和李霞看著老艾頭這一整套操作行雲流水、舉重若輕,都佩服地豎起了大拇指。
文林琳敬佩地對老艾頭說:「還得是您厲害,要是我和霞姐來弄,那不得被蜂蜜蟄得滿山跑。」
老艾頭脫下防護服,看著在新蜂箱裡適應得還不錯的小蜜蜂,樂呵呵地說:「畢竟我也是養了四十幾年的蜜蜂,收了不知道多少野蜂群了,收這麼個樹上的小蜂群,簡單。」
「對您來說簡單,對我來說那就是幫了大忙了,這是我的一點謝意。」說著文林琳拿出一個紅包遞給老艾頭。
老艾頭沒收紅包,反而問起了文林琳:「我看你這山頭不錯,都是你種的?」
「對啊。」文林琳有點摸不著頭腦,老艾頭這是打算幹嘛。
「山上沒打農藥?」老艾頭繼續問道。
「自己家里吃的菜,不打農藥。」文林琳繼續回答。
老艾頭有些為難地搓搓手,道出了他的來意:「我看你這地方也不小,又有枸杞又有板栗的,都是蜜蜂可以采蜜的蜜源,你想多養點蜜蜂嗎?」
文林琳疑惑地看著老艾頭,老艾頭既然已經開口了,索性就全說了:「我兒子去市里安家後,就一直勸我們老兩口別操勞了,去市里和他一起住,去年我媳婦已經搬過去了,我實在捨不得我養了那麼多年的蜜蜂,所以一直沒答應。」
「可是明年我的小孫子小孫女就要出生了,我得去帶孫孫了,現在我手上還剩下三箱蜜蜂,你看你要不要養?」老艾頭說到自己兒子想接自己去享福時,臉上就帶了笑,再提到自己未出生的小孫子小孫女時,臉上幸福的笑容都要溢出來了。
老艾頭這麼一說,文林琳就有點心動了。她種的板栗屬於雌雄同株異花植物,主要是通過風媒傳粉,但是有蜜蜂授粉當然更好,板栗只有授粉成功後,花就能結成堅果。而枸杞蜂蜜,那就不用說了,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吃。
本來只有這一箱野蜜蜂,文林琳還要糾結放在哪裡,如果能多了三箱蜜蜂,那問題就解決了,板栗林里放兩箱,枸杞樹那邊放一箱,後山那裡再放一箱采百花蜜。
蜜蜂還沒到手,文林琳把去處都安排好了,養蜜蜂的人也想好了,文林琳一把把旁邊看稀罕一樣看蜜蜂的李霞拉過來:「艾叔,你手裡都是好蜜蜂,我肯定想要啊,養蜜蜂的人都有了,你看霞姐,她一看就能養好蜂蜜,你有什么小竅門趕緊教教她。」
李霞也配合地挺直身板,一副我可以,我能行的樣子。
老艾頭聽到文林琳答應了,也是鬆了口氣的樣子:「以前我養了幾十箱蜜蜂,去年天氣特別冷,死了一批蜜蜂,後來我兒媳婦懷孕了,我老婆子天天催我,我又陸陸續續賣了一大部分蜜蜂,現在手上剩下的這三箱蜜蜂,不是我自誇啊,那真的是正宗的土蜂子,真正耐寒善於利用零星蜜源的好蜂子啊。」
說得文林琳更心動了,當即拉上李霞,要送老艾頭回去,再把意外收穫的三箱蜜蜂拉回來。車上李霞趁著這個機會,一直在向老艾頭請教如何養蜜蜂,老艾頭也是傾囊相授,最後兩人還留了聯繫方式,加了微信,老艾頭讓李霞好好養蜂,有問題就直接找他。
「年輕的時候,我和我媳婦一起在全國各地放蜂,過著漂泊的生活。我們養蜂主要是跟著花期走,哪裡有花,我們就去哪裡,然後住上一兩個月放蜂采蜜。說起來很浪漫,但我們養蜂都是往偏遠地方的深山老林里鑽,風餐露宿,生活條件太差了。」
「養蜜蜂其實不容易,一隻工蜂只能活150天,采蜜的時候只能活50天,一生只能釀出一勺半的蜂蜜,蜜蜂採集一斤蜂蜜要5000餘只蜂蜜來採集,要採集200萬朵花,不同的花期、不同的花的品種,采出來蜂蜜的風味都是不一樣的。有些沒良心的商家拿糖漿勾兌出來的假蜂蜜,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
一路上,老艾頭娓娓道來自己的養蜂經歷,李霞作為一個聽眾那是非常棒的,她能配合老艾頭的講述做出各種表情,時不時還提出疑問,讓老艾頭有興趣繼續講下去,等下車的時候,老艾頭都快把李霞這姑娘當成忘年交了,直夸李霞是個養蜂的好苗子,文林琳也總算知道李霞那個「中老年之友」的稱號是怎麼來的了。
文林琳把老艾頭帶到她發現的野蜜蜂蜂巢下,老艾頭觀察了一下這群野蜜蜂,從車上把工具拿下來,穿上防護服,讓文林琳和李霞退後,就開始收蜂了。
老艾頭先將收蜂籠放在蜂群上方,然後拿了一根艾點上,用少量煙將蜂群從下往上慢慢驅趕到收蜂籠裡面,等大部分蜜蜂都進入收蜂籠後,再從旁邊抓了一把雜草,將剩下的蜜蜂輕輕一掃,剩下的蜜蜂就起飛自行進入收蜂籠中了,最後老艾頭將收蜂籠一關,讓文林琳把他準備好的蜂箱拿來,把野蜜蜂過箱即可。
文林琳和李霞看著老艾頭這一整套操作行雲流水、舉重若輕,都佩服地豎起了大拇指。
文林琳敬佩地對老艾頭說:「還得是您厲害,要是我和霞姐來弄,那不得被蜂蜜蟄得滿山跑。」
老艾頭脫下防護服,看著在新蜂箱裡適應得還不錯的小蜜蜂,樂呵呵地說:「畢竟我也是養了四十幾年的蜜蜂,收了不知道多少野蜂群了,收這麼個樹上的小蜂群,簡單。」
「對您來說簡單,對我來說那就是幫了大忙了,這是我的一點謝意。」說著文林琳拿出一個紅包遞給老艾頭。
老艾頭沒收紅包,反而問起了文林琳:「我看你這山頭不錯,都是你種的?」
「對啊。」文林琳有點摸不著頭腦,老艾頭這是打算幹嘛。
「山上沒打農藥?」老艾頭繼續問道。
「自己家里吃的菜,不打農藥。」文林琳繼續回答。
老艾頭有些為難地搓搓手,道出了他的來意:「我看你這地方也不小,又有枸杞又有板栗的,都是蜜蜂可以采蜜的蜜源,你想多養點蜜蜂嗎?」
文林琳疑惑地看著老艾頭,老艾頭既然已經開口了,索性就全說了:「我兒子去市里安家後,就一直勸我們老兩口別操勞了,去市里和他一起住,去年我媳婦已經搬過去了,我實在捨不得我養了那麼多年的蜜蜂,所以一直沒答應。」
「可是明年我的小孫子小孫女就要出生了,我得去帶孫孫了,現在我手上還剩下三箱蜜蜂,你看你要不要養?」老艾頭說到自己兒子想接自己去享福時,臉上就帶了笑,再提到自己未出生的小孫子小孫女時,臉上幸福的笑容都要溢出來了。
老艾頭這麼一說,文林琳就有點心動了。她種的板栗屬於雌雄同株異花植物,主要是通過風媒傳粉,但是有蜜蜂授粉當然更好,板栗只有授粉成功後,花就能結成堅果。而枸杞蜂蜜,那就不用說了,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吃。
本來只有這一箱野蜜蜂,文林琳還要糾結放在哪裡,如果能多了三箱蜜蜂,那問題就解決了,板栗林里放兩箱,枸杞樹那邊放一箱,後山那裡再放一箱采百花蜜。
蜜蜂還沒到手,文林琳把去處都安排好了,養蜜蜂的人也想好了,文林琳一把把旁邊看稀罕一樣看蜜蜂的李霞拉過來:「艾叔,你手裡都是好蜜蜂,我肯定想要啊,養蜜蜂的人都有了,你看霞姐,她一看就能養好蜂蜜,你有什么小竅門趕緊教教她。」
李霞也配合地挺直身板,一副我可以,我能行的樣子。
老艾頭聽到文林琳答應了,也是鬆了口氣的樣子:「以前我養了幾十箱蜜蜂,去年天氣特別冷,死了一批蜜蜂,後來我兒媳婦懷孕了,我老婆子天天催我,我又陸陸續續賣了一大部分蜜蜂,現在手上剩下的這三箱蜜蜂,不是我自誇啊,那真的是正宗的土蜂子,真正耐寒善於利用零星蜜源的好蜂子啊。」
說得文林琳更心動了,當即拉上李霞,要送老艾頭回去,再把意外收穫的三箱蜜蜂拉回來。車上李霞趁著這個機會,一直在向老艾頭請教如何養蜜蜂,老艾頭也是傾囊相授,最後兩人還留了聯繫方式,加了微信,老艾頭讓李霞好好養蜂,有問題就直接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