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說到大哥林聽舟才問,「我聽媽說大哥和妹夫都去邊境了,在那邊情況咋樣?我不太了解這些,不過你姐夫很關注,說是新聞里天天都在說呢,局勢緊張的很。」
「我們也不太清楚,不過二姐你放心吧,要相信我們的國家更要相信大哥他們。」
林聽舟道,「我倒是相信他們的,只是期盼他們一定要平安歸來,不,是出征的人都要平安歸來。」
這話誰也沒接,只是心裡許著同樣的願。
「對了,二姐我聽媽說你和姐夫打算承包廠里的食堂?」
林聽舟聞言把丈夫叫過來,「你不是說要和三妹商量一下承包食堂的事情嗎?」
二姐夫話不多,和顧律懷那種嚴肅不一樣,是那種單純的話少,不過當說起工作上的事情他話就要多一些,中規中矩的。
「晚晚,你現在在北京上大學見識肯定也比我們更多,我和你二姐只是初步這麼商量的,你覺得這個事可行嗎?」
林聽晚以前也沒做過生意,不過她爸就是那種典型的生意人,雖然沒住在一起,不過多少還是有一些了解,而且這個時候不管是政策還是什麼都還很好的。
現在又在提倡經濟開放,未來這一些只會越來越好,其實她是看好私人承包的。
「姐夫,你對承包食堂之後有什麼想法沒?還要沿用以前的菜單管理方式?」
「那不能夠,不過採用什麼樣的我還有點懵,想和你一起商量一下,你先聽聽看我這個方式能實行下去不?」
第96章
林聽晚點頭說, 「行,二姐夫你說說看。」
林聽舟坐在丈夫旁邊,程華珍和林成安也想聽聽女婿和女兒的想法, 也坐到了旁邊,程華珍又端了一碟子瓜子和花生放在旁邊。
這會兒大家都沒顧得上吃, 只有林聽舟時不時的嗑一下, 林聽晚則是和姐夫討論著承包了食堂後該做些什麼樣的改變。
最後在二姐夫的基礎上林聽晚又把後世的一些經營理念綜合了一下,現在國營大廠的食堂產品單一, 味道一般,沒有任何創新, 在計劃經濟的時代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在飛速發展的時代就跟不上了。
特別是現在外面各種競爭湧現的時候很容易就被淘汰掉,這也是八十年代初期大量公轉私的原因。
就算承包了食堂要想一直走下去持續創新跟進服務都必不可少,特別是再過幾年很多廠經營越來越不好的時候, 食堂生存也更困難。
林聽晚的意思是先把食堂承包下來有了基礎完全可以往飯店轉移。
林聽舟聽到妹妹這麼說也很感興趣, 她們廠里以前有個女孩子, 今年就和丈夫在外面開了一個炒菜館,面積也不大,生意好的很,幾個月收益已經抵她們一年的工資了。
她看得有些心動, 要不是丈夫想承包食堂她都想出去開個館子,現在又聽到妹妹這麼說自然覺得有人肯定自己的想法,又拉著妹妹討論不少關於這方面的問題。
等一家人討論完的時候程華珍和林成安也感覺放心了不少, 她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 很多想法和孩子們都不同,不過看著孩子們都站在一條路上, 就覺得這條路是行的通的。
見父母也放心了,林聽舟和丈夫也鬆口氣,雖然父母不同意她們也會做,不過有他們的幹起來也會更有勁兒。
「爸媽,那我們就先回去了,明天一早我們還要去食堂交定金。」今天廠里的採購車來這邊拉貨,她們夫妻倆正好可以坐那個車回去,不然明天早晨坐汽車回去就晚了一些。
程華珍見女兒女婿要走,起身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錢遞到女兒女婿手裡,「這是我和你把給你們準備的,就用這個錢交定金吧。」錢用手絹包裹得整整齊齊。
林聽舟沒接而是說,「媽,爸,我們有錢的,這錢你們自己留著,小妹小弟今年也要考大學了,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你們快收著。」
「你弟弟妹妹的錢我們都存著的,這錢是爸媽給你們的,你大哥和三妹我們也都給了一份,錢不多,但是應個急也是爸媽給的,趕緊收著。」
雖然程華珍一開始並不贊成女兒女婿搞這些,除了擔心之外也額外給她們預備了退路,萬一有個差錯也不至於讓她們夫妻揭不開鍋。
林聽舟原本不想要,不過也犟不過母親,最後還是收了錢。
林聽舟離開後林聽晚和許燕又在家裡帶了幾天,在許燕上班前兩天也帶上孩子回了北京。
程華珍想著兩人都帶著孩子也沒準備多少東西,不過因為給了老二三百塊,也給了老大和老三各三百,特別是聽說老大也要買個院子,就當支助她們了,林聽晚和許燕當時沒拒絕,因為知道母親的脾氣,不過在離開的那天把兩個信封都放在了爸媽的枕頭下。
等回了北京許燕要去醫院上班,她一上班就比較忙碌,林聽晚想著自己反正有空就幫著看看房子,雖然現在嫂子住在她那里正好,可嫂子和大哥的意思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院子,而且按照大哥現在的級別分的房子並不寬敞,家裡兩個孩子住著比較擁擠。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們也不太清楚,不過二姐你放心吧,要相信我們的國家更要相信大哥他們。」
林聽舟道,「我倒是相信他們的,只是期盼他們一定要平安歸來,不,是出征的人都要平安歸來。」
這話誰也沒接,只是心裡許著同樣的願。
「對了,二姐我聽媽說你和姐夫打算承包廠里的食堂?」
林聽舟聞言把丈夫叫過來,「你不是說要和三妹商量一下承包食堂的事情嗎?」
二姐夫話不多,和顧律懷那種嚴肅不一樣,是那種單純的話少,不過當說起工作上的事情他話就要多一些,中規中矩的。
「晚晚,你現在在北京上大學見識肯定也比我們更多,我和你二姐只是初步這麼商量的,你覺得這個事可行嗎?」
林聽晚以前也沒做過生意,不過她爸就是那種典型的生意人,雖然沒住在一起,不過多少還是有一些了解,而且這個時候不管是政策還是什麼都還很好的。
現在又在提倡經濟開放,未來這一些只會越來越好,其實她是看好私人承包的。
「姐夫,你對承包食堂之後有什麼想法沒?還要沿用以前的菜單管理方式?」
「那不能夠,不過採用什麼樣的我還有點懵,想和你一起商量一下,你先聽聽看我這個方式能實行下去不?」
第96章
林聽晚點頭說, 「行,二姐夫你說說看。」
林聽舟坐在丈夫旁邊,程華珍和林成安也想聽聽女婿和女兒的想法, 也坐到了旁邊,程華珍又端了一碟子瓜子和花生放在旁邊。
這會兒大家都沒顧得上吃, 只有林聽舟時不時的嗑一下, 林聽晚則是和姐夫討論著承包了食堂後該做些什麼樣的改變。
最後在二姐夫的基礎上林聽晚又把後世的一些經營理念綜合了一下,現在國營大廠的食堂產品單一, 味道一般,沒有任何創新, 在計劃經濟的時代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在飛速發展的時代就跟不上了。
特別是現在外面各種競爭湧現的時候很容易就被淘汰掉,這也是八十年代初期大量公轉私的原因。
就算承包了食堂要想一直走下去持續創新跟進服務都必不可少,特別是再過幾年很多廠經營越來越不好的時候, 食堂生存也更困難。
林聽晚的意思是先把食堂承包下來有了基礎完全可以往飯店轉移。
林聽舟聽到妹妹這麼說也很感興趣, 她們廠里以前有個女孩子, 今年就和丈夫在外面開了一個炒菜館,面積也不大,生意好的很,幾個月收益已經抵她們一年的工資了。
她看得有些心動, 要不是丈夫想承包食堂她都想出去開個館子,現在又聽到妹妹這麼說自然覺得有人肯定自己的想法,又拉著妹妹討論不少關於這方面的問題。
等一家人討論完的時候程華珍和林成安也感覺放心了不少, 她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 很多想法和孩子們都不同,不過看著孩子們都站在一條路上, 就覺得這條路是行的通的。
見父母也放心了,林聽舟和丈夫也鬆口氣,雖然父母不同意她們也會做,不過有他們的幹起來也會更有勁兒。
「爸媽,那我們就先回去了,明天一早我們還要去食堂交定金。」今天廠里的採購車來這邊拉貨,她們夫妻倆正好可以坐那個車回去,不然明天早晨坐汽車回去就晚了一些。
程華珍見女兒女婿要走,起身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錢遞到女兒女婿手裡,「這是我和你把給你們準備的,就用這個錢交定金吧。」錢用手絹包裹得整整齊齊。
林聽舟沒接而是說,「媽,爸,我們有錢的,這錢你們自己留著,小妹小弟今年也要考大學了,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你們快收著。」
「你弟弟妹妹的錢我們都存著的,這錢是爸媽給你們的,你大哥和三妹我們也都給了一份,錢不多,但是應個急也是爸媽給的,趕緊收著。」
雖然程華珍一開始並不贊成女兒女婿搞這些,除了擔心之外也額外給她們預備了退路,萬一有個差錯也不至於讓她們夫妻揭不開鍋。
林聽舟原本不想要,不過也犟不過母親,最後還是收了錢。
林聽舟離開後林聽晚和許燕又在家裡帶了幾天,在許燕上班前兩天也帶上孩子回了北京。
程華珍想著兩人都帶著孩子也沒準備多少東西,不過因為給了老二三百塊,也給了老大和老三各三百,特別是聽說老大也要買個院子,就當支助她們了,林聽晚和許燕當時沒拒絕,因為知道母親的脾氣,不過在離開的那天把兩個信封都放在了爸媽的枕頭下。
等回了北京許燕要去醫院上班,她一上班就比較忙碌,林聽晚想著自己反正有空就幫著看看房子,雖然現在嫂子住在她那里正好,可嫂子和大哥的意思還是要有一套自己的院子,而且按照大哥現在的級別分的房子並不寬敞,家裡兩個孩子住著比較擁擠。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