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莊遠回他:「按您的吩咐,我們對外宣稱您傷重,無法再參與朝政。院裡的防守也留了空子,二公子的人果然趁此竊取了您書房的機密。」
書房裡留有趙朔的兵力分布,只不過都被他做了手腳。戚瑒獲取後定會交給昭王,他正好藉此混淆視聽。
說了一陣話,他臉色愈發難堪,強撐著交待一些事後又昏睡了過去。
***
七日後,皇宮內鐘聲長鳴,聖上鼎成龍去。
正是此夜,昭王破了宮門,持一份陳舊的詔書逼迫新帝趙朔退位。
先帝得位不正,他自然也不可登基。
當著重臣,趙朔面不改色,對著這位篡位的皇叔冷笑一聲後便開口念起了詔書的內容。
「皇叔,你拿著一份偽作的遺詔便想造反,就不怕群臣不服,百姓不擁?」
他說完,昭王臉上頓變,明白這是秦常鋒使的詭計。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一把扔了詔書,索性撕破臉道:「趙朔,我念與你叔侄一場,今日你乖乖讓位,我留你一命。」
趙朔道:「此話應當我對你說,叔侄一場,皇叔若是現在束手就擒,我也留你一命。」
昭王罵道:「豎子!」
他揮手下令,身後的三千精兵拔劍呼應,鐵器之聲此起彼伏。
兀然間,昏暗的皇宮火光四起,數不清地禁軍披堅執銳走出,將他們包圍起來。
昭王強定心神,對隨身心腹道:「讓豫兒出兵支援!」
他在宮外和城外還有兵馬,可與趙朔殊死一搏。
兩方人在皇城內廝殺,呼和哀嚎不絕如縷。趙朔兵力足,不過多時昭王的人就損失一半,而援軍渺無蹤影。
自知中計,心腹幾人拼死護著昭王出宮,逃出城門。
出了京城十幾里,夾道兩旁人影攢動,前方的路也被人堵住。
一隊人騎馬緩緩朝他們行來。
及至身前,昭王看清對方的裝扮,試探著開口:「是古禹將軍?」
他還存有最後一絲希冀。
蕭毅拔出劍,冷厲的目光如古禹草原上的野狼,「是,我來助陛下了!」
在昭王驚愕失色的神情下,他一劍斬首。
昭王府,秦玥聽著府外傳來的隱隱拼殺聲,攥緊了匕首。
她身旁還有一位潛伏在昭王府保護她的侍衛,兩人屏息盯著屋門,期盼著先來的是趙朔的人。
忽地,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下一刻有人破門而入,三人二話不說便拔劍沖他們。
侍衛堪堪只能應付兩個,另一人則朝秦玥襲來。
對上他的長劍,秦玥手中這把匕首顯得毫無作用。
長劍至眼前,正當她閉眼打算聽天由命時,身前的人卻直直倒下。項池提著帶血的劍站在他身後。
幫著解決了另外兩人,他們往王府的後門走。
因為昭王兵敗,王府已經一片混亂。項池邊走邊道:「阿玥,我已經將秦將軍送出去了,你不必擔心。」
秦玥呼吸不穩,不知要對他說些什麼。
走出後院,又有幾人從後叫住了他們,是昭王留在府里的精兵。
項池幾乎當機立斷地將秦玥往前推,「你們先走。」
秦玥知道他留在這會有什麼後果,脫口道:「項池,我們一起走!」
他有罪,但是理應由朝廷來處罰,而不是就這樣死在昭王府。
項池臉色稍滯,旋即道:「阿玥,你不必心軟。如今只不過是昭王兵敗,如果他即位,我是決計不會放你走的。」
他正色對那侍衛道:「帶她走。」
那侍衛身負保護秦玥的使命,自然分得清輕重緩急,強拉著秦玥往後門走,「秦姑娘,再不走來不及了!」
秦玥看到項池對她最後展露一個清朗的笑,如同在涇州時那般。她情不自禁喚道:「阿池。」
而項池早已回過身,與那些人糾纏在一起。
***
這一場動亂很快平息,昭王因造反的罪名被斬首。
新帝手段雷霆,上位後就斬殺了朝中與昭王同流合污的大臣,安穩了局勢。除此以外,他還從昭王府中搜出人證物證,證明十年前秦家判國一案是遭昭王誣陷,為秦常鋒平冤昭雪。
這一舉無疑是加重了一層昭王的罪名,百姓無不叫好。
對比起城中街上的熱鬧,永安侯府冷清了許多。
趙朔一身常服,坐在床邊的木凳上,皺著眉頭問床上的人:「你究竟何時才肯處理公務?」
當初為了騙昭王,戚少麟故意誇大了身上的傷,如今已過去大半個月,他早無大礙,卻還不肯出門。趙朔才登基,事務一大堆,成日忙得焦頭爛額,就盼著他能讓自己喘口氣。
戚少麟神色懨懨,倒真像還在大病中一般,「我還傷著。」
趙朔看了一眼不爭氣的表弟,「你是在怕秦家那姑娘?你也好歹出力幫人家洗清了罪名,怕什麼?我可提醒你,如今秦常鋒復名,京城中等著娶他女兒的人可不少,你要還窩在家裡,就等著吃秦玥的喜酒吧!」
戚少麟不吭聲。
趙朔好說歹說,都沒能勸動人,恨鐵不成鋼地回了宮。
作者有話說:
本來這一段篡位應該詳寫的,但是這樣估計又是好幾章,我估計你們也不喜歡看,就簡單帶過,後續如果有時間修文再加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書房裡留有趙朔的兵力分布,只不過都被他做了手腳。戚瑒獲取後定會交給昭王,他正好藉此混淆視聽。
說了一陣話,他臉色愈發難堪,強撐著交待一些事後又昏睡了過去。
***
七日後,皇宮內鐘聲長鳴,聖上鼎成龍去。
正是此夜,昭王破了宮門,持一份陳舊的詔書逼迫新帝趙朔退位。
先帝得位不正,他自然也不可登基。
當著重臣,趙朔面不改色,對著這位篡位的皇叔冷笑一聲後便開口念起了詔書的內容。
「皇叔,你拿著一份偽作的遺詔便想造反,就不怕群臣不服,百姓不擁?」
他說完,昭王臉上頓變,明白這是秦常鋒使的詭計。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一把扔了詔書,索性撕破臉道:「趙朔,我念與你叔侄一場,今日你乖乖讓位,我留你一命。」
趙朔道:「此話應當我對你說,叔侄一場,皇叔若是現在束手就擒,我也留你一命。」
昭王罵道:「豎子!」
他揮手下令,身後的三千精兵拔劍呼應,鐵器之聲此起彼伏。
兀然間,昏暗的皇宮火光四起,數不清地禁軍披堅執銳走出,將他們包圍起來。
昭王強定心神,對隨身心腹道:「讓豫兒出兵支援!」
他在宮外和城外還有兵馬,可與趙朔殊死一搏。
兩方人在皇城內廝殺,呼和哀嚎不絕如縷。趙朔兵力足,不過多時昭王的人就損失一半,而援軍渺無蹤影。
自知中計,心腹幾人拼死護著昭王出宮,逃出城門。
出了京城十幾里,夾道兩旁人影攢動,前方的路也被人堵住。
一隊人騎馬緩緩朝他們行來。
及至身前,昭王看清對方的裝扮,試探著開口:「是古禹將軍?」
他還存有最後一絲希冀。
蕭毅拔出劍,冷厲的目光如古禹草原上的野狼,「是,我來助陛下了!」
在昭王驚愕失色的神情下,他一劍斬首。
昭王府,秦玥聽著府外傳來的隱隱拼殺聲,攥緊了匕首。
她身旁還有一位潛伏在昭王府保護她的侍衛,兩人屏息盯著屋門,期盼著先來的是趙朔的人。
忽地,門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下一刻有人破門而入,三人二話不說便拔劍沖他們。
侍衛堪堪只能應付兩個,另一人則朝秦玥襲來。
對上他的長劍,秦玥手中這把匕首顯得毫無作用。
長劍至眼前,正當她閉眼打算聽天由命時,身前的人卻直直倒下。項池提著帶血的劍站在他身後。
幫著解決了另外兩人,他們往王府的後門走。
因為昭王兵敗,王府已經一片混亂。項池邊走邊道:「阿玥,我已經將秦將軍送出去了,你不必擔心。」
秦玥呼吸不穩,不知要對他說些什麼。
走出後院,又有幾人從後叫住了他們,是昭王留在府里的精兵。
項池幾乎當機立斷地將秦玥往前推,「你們先走。」
秦玥知道他留在這會有什麼後果,脫口道:「項池,我們一起走!」
他有罪,但是理應由朝廷來處罰,而不是就這樣死在昭王府。
項池臉色稍滯,旋即道:「阿玥,你不必心軟。如今只不過是昭王兵敗,如果他即位,我是決計不會放你走的。」
他正色對那侍衛道:「帶她走。」
那侍衛身負保護秦玥的使命,自然分得清輕重緩急,強拉著秦玥往後門走,「秦姑娘,再不走來不及了!」
秦玥看到項池對她最後展露一個清朗的笑,如同在涇州時那般。她情不自禁喚道:「阿池。」
而項池早已回過身,與那些人糾纏在一起。
***
這一場動亂很快平息,昭王因造反的罪名被斬首。
新帝手段雷霆,上位後就斬殺了朝中與昭王同流合污的大臣,安穩了局勢。除此以外,他還從昭王府中搜出人證物證,證明十年前秦家判國一案是遭昭王誣陷,為秦常鋒平冤昭雪。
這一舉無疑是加重了一層昭王的罪名,百姓無不叫好。
對比起城中街上的熱鬧,永安侯府冷清了許多。
趙朔一身常服,坐在床邊的木凳上,皺著眉頭問床上的人:「你究竟何時才肯處理公務?」
當初為了騙昭王,戚少麟故意誇大了身上的傷,如今已過去大半個月,他早無大礙,卻還不肯出門。趙朔才登基,事務一大堆,成日忙得焦頭爛額,就盼著他能讓自己喘口氣。
戚少麟神色懨懨,倒真像還在大病中一般,「我還傷著。」
趙朔看了一眼不爭氣的表弟,「你是在怕秦家那姑娘?你也好歹出力幫人家洗清了罪名,怕什麼?我可提醒你,如今秦常鋒復名,京城中等著娶他女兒的人可不少,你要還窩在家裡,就等著吃秦玥的喜酒吧!」
戚少麟不吭聲。
趙朔好說歹說,都沒能勸動人,恨鐵不成鋼地回了宮。
作者有話說:
本來這一段篡位應該詳寫的,但是這樣估計又是好幾章,我估計你們也不喜歡看,就簡單帶過,後續如果有時間修文再加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