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車隊前行。

  身後,所有人朝著馬車方向,齊齊還禮。

  ——大海無垠,世子珍重。

  -

  皇宮。

  熙和帝正在批改奏摺,他目光沉靜,安安靜靜地批改著一份份奏摺,殿內悄無聲息。

  他喜靜,小黃門都保持安靜,沒有一點響動。

  突然,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心很慌亂。

  在提筆時,甚至打翻了硯台,筆落在地上,滿地狼藉。

  裴懷悲呆呆看著。

  「皇上……」小黃門小心翼翼上前,收拾。

  他問:「今日是何日?」

  小黃門聲音越發輕了:「七月三十。」

  嘩啦啦……

  奏摺等東西落了一地。

  裴懷悲顧不得滿地狼藉,直接抬腳越過,他腳步匆匆出去,後面跟了無數的人。

  「皇上!」一路驚呼。

  他不停,去馬舍牽了馬,翻身上去,一路疾馳,衝出宮門,一路上,驚動無數人,後面小黃門、侍衛、官員,跟了無數。

  湯先生也翻身上馬,慌慌張張跟上去。

  「皇上!」

  裴懷悲不停,衝上永明路,往交州方向去。

  快馬加鞭,轉眼疾馳過了八十里路。

  身後,浩浩蕩蕩的侍衛們不敢攔,只敢墜在身後,一路驚呼。

  八十里,徹底出了京城。

  湯先生追上來,急切道:「皇上,快停下,太傅今日出海,此去交州,已經追趕不上。」

  前方,快馬又疾馳了幾里。

  而後,驟然間勒馬,馬兒抬起前蹄,長吁一聲。

  「阿昭——」他一聲悲鳴,吐出一口鮮血,從馬上跌落下來。

  「皇上!」

  侍衛們飛撲上去。

  裴懷悲望著前方,直道看不見盡頭,他已滿臉淚水。

  追出八十里,不夠,他只想追著容昭而去。

  可勒住韁繩,是屬於熙和帝的理智與肩上責任。

  他吐出鬱結之血後,暈厥過去。

  「皇上!」湯先生驚呼。

  交州。

  龐大的船隊正在揚帆,五萬水師,以及相配的物資、官員、糧食、貴重商品、銀兩,等等,應有盡有。

  鋪天蓋地幾乎看不到盡頭的大船,以及密密麻麻船上之人。

  容昭站在船頭,眺望北方。

  身後,是一身水軍裝的晉海大將軍裴關山以及穿著漁夫裝的裴承訣,一左一右,同她一起看向京城方向。

  裴關山問:「阿昭,你還會回來嗎?」

  容昭毫不遲疑:「會。」

  說完,她深吸一口氣,轉身面向大海方向。

  旁邊,裴關山和裴承訣說著話。

  裴關山:「想不到還有再聚首的一天,大海無垠,我們且隨著阿昭去看看吧。」

  裴承訣放下酒壺,笑道:「好。」

  容昭露出笑容,抬腳往另一個方向去,聲音清朗:「你們一個善戰,一個擅政,與我去了新大陸,可要好好幹活。」

  「還沒出去,竟然就被你安排上了活計!」

  「真不愧是你,這麼些年,還是最擅忽悠人幹活。」

  容昭眉眼彎彎。

  ——再見,裴懷悲。

  《史記》:

  熙和一年,正月十六,太傅容昭十六次辭官,帝終允。

  熙和一年,七月三十,容昭正式出海,率海軍五萬,船隊五百,此為大雁歷史上最大、最重要的一次航行。

  熙和三年,二月,有一艦隊自海上而來,攜帶安慶王世子、太傅容昭奏摺,上書於海外發現新大陸,請帝賜名。

  熙和帝大喜,為新大陸命名——安洲。

  賜容昭,安洲王,掌安洲。

  安洲王為大雁朝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有封地之王,實為安洲無冕之帝。

  《帝王記》:

  熙和年共有兩位「君王」,一為大雁朝熙和帝,一為安洲王容昭。

  此二人於兩塊大陸,執兩政治國,一內一外,安洲王開創共和制,熙和帝全力支持。

  歷史以熙和為界,步入新時代。

  一帝一王,千古功績,萬年不朽。

  -

  後記。

  熙和八年。

  路上,有人騎著自行車沖入巷子,滿臉激動:「買到了!買到了!」

  巷子裡正做手工活的人猛地站起來,全都圍過去,搓搓手:「快給我們看看,這東西又貴又難買。」

  那人小心翼翼將掛在自行車上的袋子取下來,取出裡面的東西。

  ——掛鍾。

  「哇!好好看。」

  「可惜價格還有些貴。」

  「還好啦,安洲給咱們的價格已經很便宜了,賣到西洋南洋,都是五倍、十倍的價格,商人說,現在就是產量上不去,安洲那邊還在努力。」

  「這倒是,報紙上也說了,等產量上來,價格就會下來,讓大家冷靜消費,咱們這幾家,大概只有你買得起。」

  「我看看時間,午時二刻還多一些,太准了。」

  「真想要,等價格下來些,我就去買一個,或者先去買一個戴手上的,那個便宜些,但是更難買。」

  ……

  茶樓。

  幾個商賈正聚在一起說話。

  「這次皇上讓往安洲那邊送一批茶葉、衣服、瓷器和絲綢等物,還有遷移的百姓,又是一支大船隊,我們準備跟著一起去安洲。」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