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一次上朝,都宛如打仗。

  大理寺和刑部抓了些人,審出來一些莫名其妙的線索也能引發一場互相指責與掐架。

  有人懷疑謹王,謹王掌管工部,最有可能泄密。

  自然有人覺得是無稽之談,吵吵嚷嚷。

  有人指責是寧王,覺得是寧王手下的一些世家作祟。

  還有人指責是鹿王,直指鹿王黨。

  這種情況下,涉及到性命,又涉及到遺臭萬年的通敵之罪,這些官員恨不得擼袖子幹上去,唾沫橫飛。

  掐得太狠,經常都有人被抓起來。

  而各黨派之間又需要拉人支持,這時候,一個被皇上信任的、張皇后的哥哥張丞相,一個被皇帝重視、被百姓信任的容昭,就成了他們重點拉攏對象。

  都想讓他們出來贊同自己。

  第一次在張丞相看容昭時,眼中有同病相憐的憐憫。

  但他們對這件事反應不同。

  張丞相作為丞相,每次被人拉出來,他就公事公辦,說點公道話,再說點場面話:「通敵並非小事,需得有確切的證據,一時的口頭爭論沒有任何意義……」

  而容昭被人拉出來……

  她一臉恍惚:「啊?臣剛剛在走神,沒聽到說什麼?這位大人,你們說什麼呢?」

  眾人:「……」

  朝臣吵成這樣,你要不要把上朝還在走神說得這麼理所當然?!

  百官無語,永明帝讓她退回去。

  一場朝會,張丞相和人扯皮,說得口乾舌燥。

  容昭睜著眼睛裝睡,腦袋還一點一點的,壓根兒不攙和。

  張丞相:「……」

  他倆好像也不是同病相憐?

  下朝時。

  張丞相沒忍住,說了句:「容大人,朝上還是不要睡覺,終歸不妥。」

  容昭立刻抬手,一臉認真:「是的,下官知道了。」

  張丞相嘴角揚了揚,心滿意足離開。

  他想,下一次朝會,容昭就該和他一樣,被那些人拉進戰局……屆時,容昭就能體會他左右為難的心情。

  然而,到了下一次大朝會。

  容昭沒來。

  她沒來。

  沒來。

  她沒來!

  張丞相:「……」

  可惡!

  怎麼能有三品大員不來上朝,而皇上和滿朝文武都不說呢?!

  因著容昭沒來,被牽連入戰局的張丞相覺得自己莫名可憐。

  於是,他整個朝會都不太高興,誰攀扯他,他就硬懟回去,懟到後面,今日朝會竟然提前結束。

  下朝時,張丞相還黑著臉。

  「張丞相。」鹿王笑著走過來。

  張丞相一愣,隨即露出客氣的笑容:「鹿王殿下。」

  鹿王找他做什麼?

  作為丞相,鹿王不可能沒有拉攏過他,但那都不是明面上,畢竟他是忠實的保皇黨丞相,明面上拉攏他,皇上會不高興。

  今日鹿王之舉很是奇怪,不止張丞相驚訝,其他人也若有似無看過來,尤其是寧王和安王黨的人,眼神古怪。

  裴錚:「借一步說話。」

  想了想,張丞相與他走到一旁。

  光天化日之下,說幾句話倒是也沒什麼關係。

  張丞相很好奇鹿王找他說什麼,然而沒想到裴錚竟然問:「永明二十五年三月,安慶王病危,張家三公子強闖安慶王府,之後,安慶王世子容昭正式走出王府,張丞相,當日三公子是為何事?」

  張丞相一怔,隨即皺眉。

  裴錚立刻解釋:「張丞相莫要誤會,本王並沒有其他意思,也不會拿這件事做什麼文章,畢竟,三公子和容世子關係極好。」

  頓了頓,他輕聲道:「今日因著有人通敵之事,本王讓人查了查,沒查到通敵之人,倒是查到了一些舊事,讓本王有些疑惑,所以才找張丞相問一問。」

  他態度很客氣,明顯是真的請教。

  但張丞相還是搖搖頭,扯了扯嘴角:「老三一貫不成器,滿京城都知道,應當是他犯了混,我都已經教訓過他了,陳年舊事,還望鹿王殿下高抬貴手。」

  裴錚搖搖頭:「在此之前,容世子在府上一十七年,安慶王府也極其低調,直到三公子強闖安慶王府後,容世子才開始出門,安慶王府有了如今聲望,容世子這樣極致出色的人,怎麼就能被藏在府中十七年?」

  張丞相:「身體不好?」

  這是安慶王府的解釋。

  其實,早前他有另一個懷疑,只是後來容昭的行為打消了那個懷疑。

  裴錚又補了句:「另外,容世子原本有兩個小廝,一個石頭,一個元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元寶越來越少出現,本王的人查了好多天,終於通過蛛絲馬跡確定——元寶可能已經死了。」

  張丞相瞳孔一縮,猛地看向裴錚。

  裴錚皺緊眉頭:「張丞相,你是否知道什麼,本王坦誠相待,張丞相可否告知本王?」

  他覺得這裡面有問題。

  但他怎麼都戳不破那個關鍵問題,只能求助張丞相。

  裴錚此時是坦率的。

  張丞相也皺緊了眉頭,他問裴錚:「殿下,你為什麼會查這件事?可是還知道了什麼?可否告知於我?」

  裴錚沉吟片刻。

  玉佩的事情不能說,但他也確實還查到了些其他可以說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