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而商會十大代表三年一選,大雁朝三年交稅最多的五個商戶,直接成為商會代表。
剩下五個席位,則由商人選舉出。
年交稅一百兩以上的商戶,獲得一張選票。
年交稅兩萬兩以上的商戶,成為商會代表候選人。
選票數量最多前五人,成為商會代表。
商會的商戶可向十大代表提出意見,也可向十大代表反應所遇不公,十大代表可代為處理,可向商會事務長反應。
每一屆商會代表候選人,都將獲得戶部蓋章的「候選人錦旗」,每一屆商會十大代表,都將獲得戶部製作匾額,以及永明帝題字。
永明二十六年三月十日商會成立,稅銀就按照今年的統計。
第一屆商會代表選舉在九月,給他們半年的時間準備!
這個公文一出,大雁朝上下震盪。
所有商人腦海中都只有四個字——上達天聽。
商人全都興奮了。
「天啦,我們商人終於要有地位了!」
「從此往後,我們便有商戶庇佑,不再擔心遭受剝削。」
「你們不擔心十大代表剝削嗎?」
「不擔心,有十大代表,總有一個是好的,而且,有五個位置是依靠選舉,三年一換,總能選到好的代表。」
「十大代表的地位就是我們商人的地位,年年都能見到皇上,上達天聽,商人有人做主了!」
「還有商會事務長,是五品官,時常都能替我們見到皇上。」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我看看我交了多少稅,以後那些孝敬官員的銀兩就拿來交稅吧,不說成為代表,只要成為候選人,就能得到戶部的錦旗,若是成為代表,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果然,只有容世子,啊不,容侍郎才會惦記著我們商人。」
「容侍郎還是戶部的,真想給他立個長生牌,只要他活著,咱們商人就能好過。」
……
這公文的意思就很明確,以後大雁朝商人的錢不用往地方官吏手上送,直接往國庫裡面送。
送給地方官,隨時還可能受到欺壓。
但是送給中央不一樣,中央可沒空欺壓他們。
不僅不欺負他們,還有地位,與其到處打點,不如多交稅,成為商會代表,有地位有面子。
大商賈開心,因為他們有可能成為代表,能見到皇帝,就能有地位。
小商戶也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有選舉權,代表如果不好,他們下一次可以不投他們,投給好的代表。
代表是他們可以選擇的,但地方官員可不是。
——這稅錢,他們很願意交。
商戶全都亢奮了,而地方官則只能將火給壓下去。
半年後,商賈們就有了上達天聽的渠道,他們不敢再輕易盤剝商賈,那些給他們為奴為仆的商賈,可以想像,從這一天開始,不會再那般乖順好欺負。
商人地位一直很低,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家業,很可能被地方官吏直接搜刮乾淨,導致商人全都夾著尾巴做人。
這公文一出,就是一針強心劑注入商人心中。
一時間,商人興奮,商業繁華。
而商業繁華最直接能影響的就是百姓生活,地方上常出現背靠官僚的壟斷商賈,價格自然是百姓承受不住卻又必須買的。
如今商會成立,地方上壟斷可能被打破,商人活躍,經濟市場就能活躍。
這是對大雁朝的影響。
而對於朝廷的影響也很直接——稅銀暴漲。
不要以為半年後才開始選舉,戶部暫時收不到錢,相反,所有收到消息的大商賈,開始瘋狂往戶部送錢,獲得選舉資格。
半年時間,不得揚個名,爭取選票?
不得先成為代表候選人?
商人無疑是腦子靈活的一群人,很快便能明白這個道理。
而當這群腦袋靈活的人開始追求名聲的時候,整個大雁朝的商業環境都能變得更好,百姓幸福感也會提高。
公文從發出去的那天開始,先是京城商賈往戶部交稅,之後往臨府擴散,各地的稅銀都開始暴增。
大多數都是直接送去一萬兩稅銀。
也有類似於絲綢商郭家、糧商柯家、鹽商柳家……這些世家商賈,他們為確保萬一,想去爭取那前五代表的名額,所以直接大量往戶部送去稅銀。
世家的家底有多豐厚,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那是數代人、幾個朝代盤根錯節延續下來的根基,世家人可還有不少過得比皇族還要奢靡。
毫不誇張,從公文發出去開始,戶部天天都在數錢。
-
永明二十六年三月底,徐尚書看完帳本,久久無言。
半晌後,他抬頭:「容侍郎呢?」
主事:「還沒來。」
「……」
整個朝堂,大概只有容昭經常遲到早退,沒有絲毫做官的態度。
可偏偏,沒人說她。
當初商會這一舉措出來的時候,他們知道會有很多錢進帳,卻從未想過,整個大雁朝的商人竟然能拿出這麼多錢!
——這不是收稅銀,這是撈錢。
從公文發布開始,戶部就不再缺錢,昨日剛剛運送了一批糧草去邊關,又給了兵部三十萬兩,讓他們製作盔甲等物,送去邊關。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剩下五個席位,則由商人選舉出。
年交稅一百兩以上的商戶,獲得一張選票。
年交稅兩萬兩以上的商戶,成為商會代表候選人。
選票數量最多前五人,成為商會代表。
商會的商戶可向十大代表提出意見,也可向十大代表反應所遇不公,十大代表可代為處理,可向商會事務長反應。
每一屆商會代表候選人,都將獲得戶部蓋章的「候選人錦旗」,每一屆商會十大代表,都將獲得戶部製作匾額,以及永明帝題字。
永明二十六年三月十日商會成立,稅銀就按照今年的統計。
第一屆商會代表選舉在九月,給他們半年的時間準備!
這個公文一出,大雁朝上下震盪。
所有商人腦海中都只有四個字——上達天聽。
商人全都興奮了。
「天啦,我們商人終於要有地位了!」
「從此往後,我們便有商戶庇佑,不再擔心遭受剝削。」
「你們不擔心十大代表剝削嗎?」
「不擔心,有十大代表,總有一個是好的,而且,有五個位置是依靠選舉,三年一換,總能選到好的代表。」
「十大代表的地位就是我們商人的地位,年年都能見到皇上,上達天聽,商人有人做主了!」
「還有商會事務長,是五品官,時常都能替我們見到皇上。」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我看看我交了多少稅,以後那些孝敬官員的銀兩就拿來交稅吧,不說成為代表,只要成為候選人,就能得到戶部的錦旗,若是成為代表,那可就光宗耀祖了!」
「果然,只有容世子,啊不,容侍郎才會惦記著我們商人。」
「容侍郎還是戶部的,真想給他立個長生牌,只要他活著,咱們商人就能好過。」
……
這公文的意思就很明確,以後大雁朝商人的錢不用往地方官吏手上送,直接往國庫裡面送。
送給地方官,隨時還可能受到欺壓。
但是送給中央不一樣,中央可沒空欺壓他們。
不僅不欺負他們,還有地位,與其到處打點,不如多交稅,成為商會代表,有地位有面子。
大商賈開心,因為他們有可能成為代表,能見到皇帝,就能有地位。
小商戶也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有選舉權,代表如果不好,他們下一次可以不投他們,投給好的代表。
代表是他們可以選擇的,但地方官員可不是。
——這稅錢,他們很願意交。
商戶全都亢奮了,而地方官則只能將火給壓下去。
半年後,商賈們就有了上達天聽的渠道,他們不敢再輕易盤剝商賈,那些給他們為奴為仆的商賈,可以想像,從這一天開始,不會再那般乖順好欺負。
商人地位一直很低,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家業,很可能被地方官吏直接搜刮乾淨,導致商人全都夾著尾巴做人。
這公文一出,就是一針強心劑注入商人心中。
一時間,商人興奮,商業繁華。
而商業繁華最直接能影響的就是百姓生活,地方上常出現背靠官僚的壟斷商賈,價格自然是百姓承受不住卻又必須買的。
如今商會成立,地方上壟斷可能被打破,商人活躍,經濟市場就能活躍。
這是對大雁朝的影響。
而對於朝廷的影響也很直接——稅銀暴漲。
不要以為半年後才開始選舉,戶部暫時收不到錢,相反,所有收到消息的大商賈,開始瘋狂往戶部送錢,獲得選舉資格。
半年時間,不得揚個名,爭取選票?
不得先成為代表候選人?
商人無疑是腦子靈活的一群人,很快便能明白這個道理。
而當這群腦袋靈活的人開始追求名聲的時候,整個大雁朝的商業環境都能變得更好,百姓幸福感也會提高。
公文從發出去的那天開始,先是京城商賈往戶部交稅,之後往臨府擴散,各地的稅銀都開始暴增。
大多數都是直接送去一萬兩稅銀。
也有類似於絲綢商郭家、糧商柯家、鹽商柳家……這些世家商賈,他們為確保萬一,想去爭取那前五代表的名額,所以直接大量往戶部送去稅銀。
世家的家底有多豐厚,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那是數代人、幾個朝代盤根錯節延續下來的根基,世家人可還有不少過得比皇族還要奢靡。
毫不誇張,從公文發出去開始,戶部天天都在數錢。
-
永明二十六年三月底,徐尚書看完帳本,久久無言。
半晌後,他抬頭:「容侍郎呢?」
主事:「還沒來。」
「……」
整個朝堂,大概只有容昭經常遲到早退,沒有絲毫做官的態度。
可偏偏,沒人說她。
當初商會這一舉措出來的時候,他們知道會有很多錢進帳,卻從未想過,整個大雁朝的商人竟然能拿出這麼多錢!
——這不是收稅銀,這是撈錢。
從公文發布開始,戶部就不再缺錢,昨日剛剛運送了一批糧草去邊關,又給了兵部三十萬兩,讓他們製作盔甲等物,送去邊關。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