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她抬頭看向窗外,示意眾人看過去。
窗外樓下是一條接道,有人似乎剛從福祿軒吃飯出來,一臉饜足,他們豎起耳朵仔細聽,隱隱能聽到:「……真好……努力存些錢,還要再來……」
容昭:「一家小小酒樓,便能讓許多人心中惦念,也能讓許多人想要攢錢,去一次這家酒樓。多少人惦記福祿軒、多少人喜歡福祿軒、多少人攢錢去福祿軒……我便在這個時代,留下多大的痕跡!」
這番話這些人從未聽過,像是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正在緩緩朝著他們打開。
他們第一次聽說「給時代留下痕跡」這樣的言語。
便是旁邊神情慵懶的裴承訣都正色看了過來。
裴關山緊緊盯著容昭。
容昭似乎無知無覺,看著茶盞,像是在出神:「什麼世家公子,什麼世子,歷史長河那般悠遠,千年歷史中,公子、世子,不知出了多少。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人,誰還能知道他們曾在自己的年代中,有過怎樣的聲名?」
霎時間,許多人眼神空了,跟著出神。
是呀,是不是也曾經有過一個如同自己一樣的人,「他」在他的那個年代,很有些名氣。
可時間過去,他做了古,知道他的那些人也都做了古,他的名聲、他的名字,全都消失不見,再不被後人知曉。
世子容昭都能有這種感受,更何況他們這些尋常官二代。
容昭喃喃:「渺小如我們,只是歷史長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沙……」
這話像是一隻大手掌,霎時將在場眾人的心臟捏成一團。
與時代教育有關,這個時代很看重名聲,甚至選官也會看名氣,所以這些青年才俊們,個個都像是花孔雀,到處宣揚自己的風采。
這也就導致一個結果,這些世家公子無疑是驕傲的,放縱的,自信的。
可那只是在這個時代,別說放眼歷史,便是幾十年後,便是自己老去,如今的風華,還有多少人知道?
裴關山和裴承訣同時抿唇。
他們這樣的京城雙傑,歷史上究竟有多少?
遠的不說,前朝京城並非沒有出現過驚艷絕倫的人物,便是當朝,年輕時候的安慶王、張丞相,何嘗不是京中俊傑?
先太子那樣的人物,還是逐漸消失在眾人記憶中。
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的輝煌終究會逐漸暗淡,一茬又一茬的青年才俊不斷冒出來。
——而這是他們所有人都很難接受的,便是想想都會覺得神傷。
少年意氣,桀驁張揚,如何能接受?
於是,有人忍不住問:「容世子,那與你剛剛說開福祿軒有何關係?」
容昭看向他,眼底帶著:不錯,問得好,很上道,比專業托還好!
但臉上,她笑容淺淡:「我剛剛已經說過,我給多少人帶來改變,便在這個時代,留下多大的痕跡。我會老去,我會失去名聲,但只要福祿莊、福祿軒還在,自助餐還有人吃,我的痕跡就還在。」
眾人再次怔住,隨即明白過來。
福祿莊和福祿軒都是很好的經營模式,而容昭顯然想要它們一直開下去,流傳千古,那麼,容昭與四大親王,都會伴著福祿軒一直流傳下去。
便是因為戰亂或是什麼,福祿莊、福祿軒倒閉了,只要「承辦宴席」「自助餐」模式還在,容昭的痕跡也都還在!
這是真真切切的痕跡,而不是虛無縹緲的讚揚名聲。
頓時,眾人眼中便有了些羨慕色彩。
容昭說的這個觀點,非常容易瘙到這群年輕世家公子的心尖,先讓他們悲傷、擔憂,進而使得他們祈求改變,試圖掙扎。
容昭輕笑:「所以,你們看它是生意,覺得我經商是不務正道,可誰知道,究竟什麼才是正道?」
「容昭只能看到,我的福祿莊每晚外面都有百姓圍觀煙花,我的福祿軒每日都被人熱議,是許多食客嚮往的地方。」
「今日只在京城,明日還有臨府,他日還有大雁朝的所有城池,甚至是鄰國。」
「我左右不了歷史長河,能在這個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容昭便覺得,我這一粒沙,值得了。」
她說完,現場是久久的沉默。
容昭留下痕跡了嗎?
當然,她在百姓中的名聲比在場所有人都高。
她出來活動不過幾個月,便有人稱她是「京城三傑」。
說起另外「雙傑」,大抵只能講講他們容貌有多出眾,他們氣質有多好,他們一個是榮親王府二公子,一個是愉親王府世子。
至於他們的才學,能欣賞的又有多少?
反倒不如容昭,據傳,今日所有新入京城的人,當先知道的便是「福祿軒」與安慶王世子容昭。
她是在經商,可她的成果斐然。
就如她所說,這是她在這個世界刻畫的痕跡!
如今還只是比他們名氣大些,熱議的人多些,未來呢?
她找准了方向準備努力,而他們卻在原地踏步,不思進取。
當他們一起消失在歷史長河之後呢?
甚至再反問自己一句:你對這個世界做出了什麼貢獻?
這話若是去問百姓,他們只會覺得你腦子有問題,可這裡是一群世家公子,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是物質滿足的官二代,是不甘平庸的青年才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窗外樓下是一條接道,有人似乎剛從福祿軒吃飯出來,一臉饜足,他們豎起耳朵仔細聽,隱隱能聽到:「……真好……努力存些錢,還要再來……」
容昭:「一家小小酒樓,便能讓許多人心中惦念,也能讓許多人想要攢錢,去一次這家酒樓。多少人惦記福祿軒、多少人喜歡福祿軒、多少人攢錢去福祿軒……我便在這個時代,留下多大的痕跡!」
這番話這些人從未聽過,像是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正在緩緩朝著他們打開。
他們第一次聽說「給時代留下痕跡」這樣的言語。
便是旁邊神情慵懶的裴承訣都正色看了過來。
裴關山緊緊盯著容昭。
容昭似乎無知無覺,看著茶盞,像是在出神:「什麼世家公子,什麼世子,歷史長河那般悠遠,千年歷史中,公子、世子,不知出了多少。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人,誰還能知道他們曾在自己的年代中,有過怎樣的聲名?」
霎時間,許多人眼神空了,跟著出神。
是呀,是不是也曾經有過一個如同自己一樣的人,「他」在他的那個年代,很有些名氣。
可時間過去,他做了古,知道他的那些人也都做了古,他的名聲、他的名字,全都消失不見,再不被後人知曉。
世子容昭都能有這種感受,更何況他們這些尋常官二代。
容昭喃喃:「渺小如我們,只是歷史長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沙……」
這話像是一隻大手掌,霎時將在場眾人的心臟捏成一團。
與時代教育有關,這個時代很看重名聲,甚至選官也會看名氣,所以這些青年才俊們,個個都像是花孔雀,到處宣揚自己的風采。
這也就導致一個結果,這些世家公子無疑是驕傲的,放縱的,自信的。
可那只是在這個時代,別說放眼歷史,便是幾十年後,便是自己老去,如今的風華,還有多少人知道?
裴關山和裴承訣同時抿唇。
他們這樣的京城雙傑,歷史上究竟有多少?
遠的不說,前朝京城並非沒有出現過驚艷絕倫的人物,便是當朝,年輕時候的安慶王、張丞相,何嘗不是京中俊傑?
先太子那樣的人物,還是逐漸消失在眾人記憶中。
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的輝煌終究會逐漸暗淡,一茬又一茬的青年才俊不斷冒出來。
——而這是他們所有人都很難接受的,便是想想都會覺得神傷。
少年意氣,桀驁張揚,如何能接受?
於是,有人忍不住問:「容世子,那與你剛剛說開福祿軒有何關係?」
容昭看向他,眼底帶著:不錯,問得好,很上道,比專業托還好!
但臉上,她笑容淺淡:「我剛剛已經說過,我給多少人帶來改變,便在這個時代,留下多大的痕跡。我會老去,我會失去名聲,但只要福祿莊、福祿軒還在,自助餐還有人吃,我的痕跡就還在。」
眾人再次怔住,隨即明白過來。
福祿莊和福祿軒都是很好的經營模式,而容昭顯然想要它們一直開下去,流傳千古,那麼,容昭與四大親王,都會伴著福祿軒一直流傳下去。
便是因為戰亂或是什麼,福祿莊、福祿軒倒閉了,只要「承辦宴席」「自助餐」模式還在,容昭的痕跡也都還在!
這是真真切切的痕跡,而不是虛無縹緲的讚揚名聲。
頓時,眾人眼中便有了些羨慕色彩。
容昭說的這個觀點,非常容易瘙到這群年輕世家公子的心尖,先讓他們悲傷、擔憂,進而使得他們祈求改變,試圖掙扎。
容昭輕笑:「所以,你們看它是生意,覺得我經商是不務正道,可誰知道,究竟什麼才是正道?」
「容昭只能看到,我的福祿莊每晚外面都有百姓圍觀煙花,我的福祿軒每日都被人熱議,是許多食客嚮往的地方。」
「今日只在京城,明日還有臨府,他日還有大雁朝的所有城池,甚至是鄰國。」
「我左右不了歷史長河,能在這個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容昭便覺得,我這一粒沙,值得了。」
她說完,現場是久久的沉默。
容昭留下痕跡了嗎?
當然,她在百姓中的名聲比在場所有人都高。
她出來活動不過幾個月,便有人稱她是「京城三傑」。
說起另外「雙傑」,大抵只能講講他們容貌有多出眾,他們氣質有多好,他們一個是榮親王府二公子,一個是愉親王府世子。
至於他們的才學,能欣賞的又有多少?
反倒不如容昭,據傳,今日所有新入京城的人,當先知道的便是「福祿軒」與安慶王世子容昭。
她是在經商,可她的成果斐然。
就如她所說,這是她在這個世界刻畫的痕跡!
如今還只是比他們名氣大些,熱議的人多些,未來呢?
她找准了方向準備努力,而他們卻在原地踏步,不思進取。
當他們一起消失在歷史長河之後呢?
甚至再反問自己一句:你對這個世界做出了什麼貢獻?
這話若是去問百姓,他們只會覺得你腦子有問題,可這裡是一群世家公子,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是物質滿足的官二代,是不甘平庸的青年才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