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倒不是說他真的會不知輕重的一定要請辭離開,真要那樣,崔家誰也保不住,連他自己的腦袋,都沒人能保得住。
但是你要非架著他叫他幹下去,又或是拿把刀逼著他,叫他把這個官兒當下去,他估計寧可叫你殺了他……
崔旻沉默了下來,思忖了好半天,終究是點了點頭。
劉光同長出一口氣,顯然是鬆了這口氣:「這就是了。你既然要回應天府,而你姐姐的死又的確是同你祖母、同你父親,難逃干係。要我說,你不妨就趁這個機會,從家裡脫離出來。回頭回到京城,你就是孑然一身,明白嗎?」
脫離……出來?
崔旻一臉的不可置信,神色古怪的打量著劉光同:「我是宗子,長房長孫,你叫我從家中脫離出來?你瘋了?」
劉光同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聽我說完,」他說了一句,稍稍頓了頓,「陛下要的,就是你和崔家脫離關係,他要的是你崔旻這個人。你就是宗子又怎麼樣呢?你們家註定不可能有什麼好前程,連你父親,他機關算計,也一輩子不可能升遷入京,知道為什麼嗎?」
崔旻下意識的就搖了頭。
他從前不明白,現在更是不明白。
陛下要朝堂有一個新的局面,原本打了謝氏的主意,可燕褚和謝鹿鳴的賜婚作罷了,拿什麼拉著謝家人入朝?
沒了謝氏,就只剩下袁氏和高氏,所謂的三足鼎立,還差了一家呢?
他們家,怎麼就不能升發了……
「你們和袁家、和高家,都有姻親關係在,就算四房分出去單過了,你可別忘了你祖母還尋思著跟袁家結親。這事兒就算陛下不知道,那四房姑奶奶是袁家的宗婦,這一條總沒跑兒吧?把你們家放到朝堂上,能牽制誰?到頭來,你們才是被牽制的那一個。」劉光同嗤笑兩聲,揚眉看他,後話就沒有再說。
崔旻揚手一拍額頭,是了,他竟把這樣淺顯的道理都給忽略了……
「可這跟你說的辦法,又有什麼關係?總不至於說,我們家到此止步了,我一個本該挑起擔子的人,就跟家裡脫離關係了吧?」
「你好糊塗。」劉光同張口就啐他,「眼下局面成了這樣,你想保住你們家裡頭,就得同他們疏遠了,叫陛下覺得你是孑然一身的,將來能成事的,陛下就不會再去盯著你們家。所以這回回家,不管發生什麼事兒,都把我說的話,好好的記清楚了。你要覺得不靠譜,大可以回去問問你舅舅,看他怎麼說。」
第457章 承受不住
崔瓊的屍體接回家去,連同鄭氏在內,闔府上下沒有不背痛的。
高子璋可以說從沒有跟這位大表姐打過交道,可他哭的卻比崔旻還要痛。
這是他的骨肉至親,卻這樣慘死了……
崔旻和薛成嬌二人,反倒顯得平靜許多。
因為他們知道,事情遠遠沒有了結。
宮裡發生的事情,劉光同說的那番話,崔旻全都告訴了薛成嬌。
直覺告訴她,這次回應天府,會是她最後一次回去了……
儘管那裡還有她的姨媽在,可從今以後,她與應天府,應當不會再有任何交集。
……
皇帝的旨意,是在第三天派下來的。
崔瓊追的汝平郡夫人是敲定了,崔旻仍舊帶職養病,命他扶靈,又叫清和縣主薛成嬌陪同,將汝平郡夫人的棺槨送回應天府,另有禮部布置下來的儀仗皆不再提。
至此崔旻才信了劉光同的那一番話……
那日他與薛成嬌二人上了馬車,崔瓊的棺槨跟在他們馬車之後,臨上車前,高孝禮語重心長的又叮囑了他一次——回到應天府,一定要記牢劉光同的話,無論家裡發生什麼,都不要再意氣用事,當斷則斷。
崔旻定了定心神,面色陰沉,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這幾日他想過了,這個局面既然是他一手造成的,那這個果,無論是苦還是甜,都該他自己吃下去。
他要麼不孝,要麼就是不忠不孝!
與家中脫離關係,是為不孝。
可他決意留在應天府不肯回京,那就是對陛下的不忠,而且按照劉光同和舅舅的意思來看,陛下也一定會因此問罪崔氏一族,真到了那一步……他就是不忠不孝了。
這一路上馬車行的是不慢的,他們回應天府心切,而且崔瓊的喪事還要操持一番。
原本高孝禮是要安排人先快馬行一步,趕回應天府告訴崔家人一聲,好讓他們先操辦起來,只等崔瓊棺槨一到,就能立馬起喪。
可崔旻卻死活不同意,連薛成嬌也對這個提議並不贊成。
高孝禮與他們僵持不過,便只好隨他們去了。
……
一行人大概走了兩天,這日停在驛館稍作歇息。
薛成嬌從樓下上樓,去的方向正是崔旻那間客房,她手裡還提著一隻雙耳銅壺,是她方才在樓下自己煮的茶。
房門被推開,崔旻坐在床邊出神,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可是薛成嬌一眼掃過去,心就沉了沉,她提步邁進去,將手中銅壺在案上擱置了,柔著嗓子叫了一聲:「表哥。」
崔旻以往機警的很,可今次薛成嬌人都進了門,他卻還沒能發現。
直到薛成嬌的聲音飄到他耳朵里,他才回過神來,側目向薛成嬌看過去,咦了一聲:「怎麼這個時候過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是你要非架著他叫他幹下去,又或是拿把刀逼著他,叫他把這個官兒當下去,他估計寧可叫你殺了他……
崔旻沉默了下來,思忖了好半天,終究是點了點頭。
劉光同長出一口氣,顯然是鬆了這口氣:「這就是了。你既然要回應天府,而你姐姐的死又的確是同你祖母、同你父親,難逃干係。要我說,你不妨就趁這個機會,從家裡脫離出來。回頭回到京城,你就是孑然一身,明白嗎?」
脫離……出來?
崔旻一臉的不可置信,神色古怪的打量著劉光同:「我是宗子,長房長孫,你叫我從家中脫離出來?你瘋了?」
劉光同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聽我說完,」他說了一句,稍稍頓了頓,「陛下要的,就是你和崔家脫離關係,他要的是你崔旻這個人。你就是宗子又怎麼樣呢?你們家註定不可能有什麼好前程,連你父親,他機關算計,也一輩子不可能升遷入京,知道為什麼嗎?」
崔旻下意識的就搖了頭。
他從前不明白,現在更是不明白。
陛下要朝堂有一個新的局面,原本打了謝氏的主意,可燕褚和謝鹿鳴的賜婚作罷了,拿什麼拉著謝家人入朝?
沒了謝氏,就只剩下袁氏和高氏,所謂的三足鼎立,還差了一家呢?
他們家,怎麼就不能升發了……
「你們和袁家、和高家,都有姻親關係在,就算四房分出去單過了,你可別忘了你祖母還尋思著跟袁家結親。這事兒就算陛下不知道,那四房姑奶奶是袁家的宗婦,這一條總沒跑兒吧?把你們家放到朝堂上,能牽制誰?到頭來,你們才是被牽制的那一個。」劉光同嗤笑兩聲,揚眉看他,後話就沒有再說。
崔旻揚手一拍額頭,是了,他竟把這樣淺顯的道理都給忽略了……
「可這跟你說的辦法,又有什麼關係?總不至於說,我們家到此止步了,我一個本該挑起擔子的人,就跟家裡脫離關係了吧?」
「你好糊塗。」劉光同張口就啐他,「眼下局面成了這樣,你想保住你們家裡頭,就得同他們疏遠了,叫陛下覺得你是孑然一身的,將來能成事的,陛下就不會再去盯著你們家。所以這回回家,不管發生什麼事兒,都把我說的話,好好的記清楚了。你要覺得不靠譜,大可以回去問問你舅舅,看他怎麼說。」
第457章 承受不住
崔瓊的屍體接回家去,連同鄭氏在內,闔府上下沒有不背痛的。
高子璋可以說從沒有跟這位大表姐打過交道,可他哭的卻比崔旻還要痛。
這是他的骨肉至親,卻這樣慘死了……
崔旻和薛成嬌二人,反倒顯得平靜許多。
因為他們知道,事情遠遠沒有了結。
宮裡發生的事情,劉光同說的那番話,崔旻全都告訴了薛成嬌。
直覺告訴她,這次回應天府,會是她最後一次回去了……
儘管那裡還有她的姨媽在,可從今以後,她與應天府,應當不會再有任何交集。
……
皇帝的旨意,是在第三天派下來的。
崔瓊追的汝平郡夫人是敲定了,崔旻仍舊帶職養病,命他扶靈,又叫清和縣主薛成嬌陪同,將汝平郡夫人的棺槨送回應天府,另有禮部布置下來的儀仗皆不再提。
至此崔旻才信了劉光同的那一番話……
那日他與薛成嬌二人上了馬車,崔瓊的棺槨跟在他們馬車之後,臨上車前,高孝禮語重心長的又叮囑了他一次——回到應天府,一定要記牢劉光同的話,無論家裡發生什麼,都不要再意氣用事,當斷則斷。
崔旻定了定心神,面色陰沉,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這幾日他想過了,這個局面既然是他一手造成的,那這個果,無論是苦還是甜,都該他自己吃下去。
他要麼不孝,要麼就是不忠不孝!
與家中脫離關係,是為不孝。
可他決意留在應天府不肯回京,那就是對陛下的不忠,而且按照劉光同和舅舅的意思來看,陛下也一定會因此問罪崔氏一族,真到了那一步……他就是不忠不孝了。
這一路上馬車行的是不慢的,他們回應天府心切,而且崔瓊的喪事還要操持一番。
原本高孝禮是要安排人先快馬行一步,趕回應天府告訴崔家人一聲,好讓他們先操辦起來,只等崔瓊棺槨一到,就能立馬起喪。
可崔旻卻死活不同意,連薛成嬌也對這個提議並不贊成。
高孝禮與他們僵持不過,便只好隨他們去了。
……
一行人大概走了兩天,這日停在驛館稍作歇息。
薛成嬌從樓下上樓,去的方向正是崔旻那間客房,她手裡還提著一隻雙耳銅壺,是她方才在樓下自己煮的茶。
房門被推開,崔旻坐在床邊出神,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可是薛成嬌一眼掃過去,心就沉了沉,她提步邁進去,將手中銅壺在案上擱置了,柔著嗓子叫了一聲:「表哥。」
崔旻以往機警的很,可今次薛成嬌人都進了門,他卻還沒能發現。
直到薛成嬌的聲音飄到他耳朵里,他才回過神來,側目向薛成嬌看過去,咦了一聲:「怎麼這個時候過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