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這個我知道,」太子眉心未能舒展,「可實際上呢?為什麼不殺他?我後來了解過,孟朝他確實是想反的。」
「是,他野心大,的確想反,」劉光同並不否認,踱步近前去,「可是孟朝也是隨著陛下一起長起來的人,殿下可能也聽人說過,他救過陛下的命。人嘛,越爬越高,才會得意忘形,可陛下為什麼會容他那麼多年,不過是為了這個救命之恩罷了。」劉光同吸了口氣,有些訕訕的摸了摸鼻頭,「要不是他自己找死,這麼多年,哪裡有我出頭的機會。」
救命之恩?
小太子一時語塞。
這個恩情,是換了誰都不能不承的。
天子縱然是天命所授,可也不能做個忘恩負義的人。
看看如今對忠烈公的死後追尊,太子便多少能了解皇帝當年在處置孟朝時的那種糾結。
太子沉默了許久:「因為這個救命之恩,父皇把他放了?」
「倒也不是放了,」劉光同無奈的嘆息,還帶著些難以察覺的苦澀,「本來是要把他弄出宮,建一處院子,圈起來,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聽到這裡,太子就都明白了。
他眼神倏爾變冷:「他跑了,是吧?」
劉光同抿唇不語。
太子盯著他打量了許久:「在你眼皮子底下跑的?」
劉光同咳了兩聲,也不承認,可也沒否認。
太子譏笑了一聲:「父皇沒把你砍了,可真是奇哉怪也。」
劉光同吞了口口水,這個話他不打算再接下去。
當年他沒被陛下賜死,算是他這輩子運氣最大的一件事,所以這些年來,他暗地裡查了孟朝的下落這麼久。
這一次,對他來說,也是個意外收穫。
實際上,江南一行,本來還是陛下自己得了信兒,正巧了崔易等人入京,這才尋了個由頭,把他打發出來查。
太子看他許久不語,嘖舌幾聲:「我這有個問題想問問你。」
劉光同稍一躬身:「殿下請問。」
「這件事情,你自己不是不能查,為什麼要做這套形容與我看?」
劉光同揚唇笑了:「若殿下去了青茫山,就算看見了那處孟府,會想起孟朝嗎?」
太子一頓,旋即搖頭。
「可我做了這套形容出來,這個事兒,算是給殿下點透了。」劉光同頓了頓話音,「我說給崔旻的話,後頭可還有一宗。」
太子雙眼一眯。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劉光同的算計不錯。
孟朝的事情,對他來說,如果做得好,絕對是在父皇面前表現的絕好機會。
劉光同之前攔著,是因為怕牽連進來,回了京里父皇饒不了他。
可是這個機會,他情願送到自己面前來,所為的,不過是將來罷了。
「你要什麼。」太子似笑非笑,眼底有些發冷。
劉光同似乎是察覺到了小太子的情緒不大對,心頭咯噔一聲:「奴才不敢貪天之功,所求不過安身立命而已。」
太子沒說話,手指抬了抬,又落下去。
許久後,他掃了劉光同一眼:「我且問你,這個案子,怎麼查,才能叫父皇對我不罰反賞。」
劉光同起先是愣了一把,這位太子的話鋒轉的委實有些快。
然則他很快就回過神來:「活捉孟朝,秘密處決,上表青茫山事,問責戴融,回到京城後,再把孟朝的事情報到陛下面前。」
392:別去
太子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孟朝的事情,不能再讓外人得知。
這次如果真的在江南找到了他,直接砍了,回京交差就是。
可是數年前,孟朝反心最重的時候,父皇都為了這個救命之恩,沒對他下殺手,現如今……
「殺了他,我只怕更不好交差了吧?」
劉光同愣了下,旋即便笑了:「殿下也太小心了。」
太子挑眉不語,示意他繼續說。
劉光同偏頭想了想:「您是知道陛下的,當年開恩,是念舊情,如果孟朝安分些,在陛下替他選好的地方安安生生的待著,便一輩子也就這樣,就算他罪惡滔天,也能壽終正寢。可他跑了——」他拖長了尾音,「這對陛下而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太子沉沉的哦了一聲,低吟了半天。
換句話說,孟朝這一跑,可能是為了保命,但也可能是為了蟄伏待機,等到將來伺機而動。
這對天子的威嚴,就是一種挑釁了。
「那你呢?」太子環著胸,「這原本是你的差事,落到了我的頭上,你就不怕父皇責你辦事不利?」
沒想到劉光同卻搖了搖頭:「這個功勞,是奴才心甘情願給殿下的。」
「就為了將來安身立命?」太子呵了一聲,「這可不像你。」
是了,這可不像劉光同。
他不是個怕死的,如果他怕,這麼些年來,他就不會這樣出風頭。
劉光同抖抖肩膀,笑著摸了摸鼻頭:「這只是其一。」
太子便沒再說話,點了點桌案,等著他後面的話。
可劉光同卻並沒有說下去,反倒是往旁邊讓了讓,拉開門,做了個請的手勢:「殿下不去青茫山嗎?」
太子眼一眯,盯著他看了會兒:「你是不打算說了?」
「殿下有所問,按理奴才不敢不答話,可……」劉光同頓了聲,噙著笑看太子,後話舊事不提。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是,他野心大,的確想反,」劉光同並不否認,踱步近前去,「可是孟朝也是隨著陛下一起長起來的人,殿下可能也聽人說過,他救過陛下的命。人嘛,越爬越高,才會得意忘形,可陛下為什麼會容他那麼多年,不過是為了這個救命之恩罷了。」劉光同吸了口氣,有些訕訕的摸了摸鼻頭,「要不是他自己找死,這麼多年,哪裡有我出頭的機會。」
救命之恩?
小太子一時語塞。
這個恩情,是換了誰都不能不承的。
天子縱然是天命所授,可也不能做個忘恩負義的人。
看看如今對忠烈公的死後追尊,太子便多少能了解皇帝當年在處置孟朝時的那種糾結。
太子沉默了許久:「因為這個救命之恩,父皇把他放了?」
「倒也不是放了,」劉光同無奈的嘆息,還帶著些難以察覺的苦澀,「本來是要把他弄出宮,建一處院子,圈起來,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聽到這裡,太子就都明白了。
他眼神倏爾變冷:「他跑了,是吧?」
劉光同抿唇不語。
太子盯著他打量了許久:「在你眼皮子底下跑的?」
劉光同咳了兩聲,也不承認,可也沒否認。
太子譏笑了一聲:「父皇沒把你砍了,可真是奇哉怪也。」
劉光同吞了口口水,這個話他不打算再接下去。
當年他沒被陛下賜死,算是他這輩子運氣最大的一件事,所以這些年來,他暗地裡查了孟朝的下落這麼久。
這一次,對他來說,也是個意外收穫。
實際上,江南一行,本來還是陛下自己得了信兒,正巧了崔易等人入京,這才尋了個由頭,把他打發出來查。
太子看他許久不語,嘖舌幾聲:「我這有個問題想問問你。」
劉光同稍一躬身:「殿下請問。」
「這件事情,你自己不是不能查,為什麼要做這套形容與我看?」
劉光同揚唇笑了:「若殿下去了青茫山,就算看見了那處孟府,會想起孟朝嗎?」
太子一頓,旋即搖頭。
「可我做了這套形容出來,這個事兒,算是給殿下點透了。」劉光同頓了頓話音,「我說給崔旻的話,後頭可還有一宗。」
太子雙眼一眯。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劉光同的算計不錯。
孟朝的事情,對他來說,如果做得好,絕對是在父皇面前表現的絕好機會。
劉光同之前攔著,是因為怕牽連進來,回了京里父皇饒不了他。
可是這個機會,他情願送到自己面前來,所為的,不過是將來罷了。
「你要什麼。」太子似笑非笑,眼底有些發冷。
劉光同似乎是察覺到了小太子的情緒不大對,心頭咯噔一聲:「奴才不敢貪天之功,所求不過安身立命而已。」
太子沒說話,手指抬了抬,又落下去。
許久後,他掃了劉光同一眼:「我且問你,這個案子,怎麼查,才能叫父皇對我不罰反賞。」
劉光同起先是愣了一把,這位太子的話鋒轉的委實有些快。
然則他很快就回過神來:「活捉孟朝,秘密處決,上表青茫山事,問責戴融,回到京城後,再把孟朝的事情報到陛下面前。」
392:別去
太子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孟朝的事情,不能再讓外人得知。
這次如果真的在江南找到了他,直接砍了,回京交差就是。
可是數年前,孟朝反心最重的時候,父皇都為了這個救命之恩,沒對他下殺手,現如今……
「殺了他,我只怕更不好交差了吧?」
劉光同愣了下,旋即便笑了:「殿下也太小心了。」
太子挑眉不語,示意他繼續說。
劉光同偏頭想了想:「您是知道陛下的,當年開恩,是念舊情,如果孟朝安分些,在陛下替他選好的地方安安生生的待著,便一輩子也就這樣,就算他罪惡滔天,也能壽終正寢。可他跑了——」他拖長了尾音,「這對陛下而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太子沉沉的哦了一聲,低吟了半天。
換句話說,孟朝這一跑,可能是為了保命,但也可能是為了蟄伏待機,等到將來伺機而動。
這對天子的威嚴,就是一種挑釁了。
「那你呢?」太子環著胸,「這原本是你的差事,落到了我的頭上,你就不怕父皇責你辦事不利?」
沒想到劉光同卻搖了搖頭:「這個功勞,是奴才心甘情願給殿下的。」
「就為了將來安身立命?」太子呵了一聲,「這可不像你。」
是了,這可不像劉光同。
他不是個怕死的,如果他怕,這麼些年來,他就不會這樣出風頭。
劉光同抖抖肩膀,笑著摸了摸鼻頭:「這只是其一。」
太子便沒再說話,點了點桌案,等著他後面的話。
可劉光同卻並沒有說下去,反倒是往旁邊讓了讓,拉開門,做了個請的手勢:「殿下不去青茫山嗎?」
太子眼一眯,盯著他看了會兒:「你是不打算說了?」
「殿下有所問,按理奴才不敢不答話,可……」劉光同頓了聲,噙著笑看太子,後話舊事不提。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