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巧合發生的太多,就一定不是巧合了。
此時派他和康定伯一起去江南,擺明了是還有後招等著他們。
公孫恪拉上他胳膊:「父親您不能去。」
公孫睿華眼底的寒意越發濃重起來:「抗旨不尊,陛下此時就能將我罷官治罪。」
「父親何不以年事已高為由,上書……」
「這不可能。」他的話都還沒有說完,公孫睿華就已定打斷了他,「恪兒,如果陛下給我退路,就不會直接出這道旨。他該先召我和康定伯清風殿面聖,之後再做定論。如果是這樣,清風殿中,為父自然可以請辭,此一去路途遙遠,一路上上不了舟車勞頓,為父年逾五旬,受不了這份罪,也是人之常情。」
公孫恪驚懼之餘,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陛下斷了他父親的後路,換句話說,他心中所擔心的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
究竟是生,還是死,已然不是他們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公孫睿華長嘆了一聲,一隻手壓上了公孫恪的肩頭:「為父活到這把年紀,榮華了一世,還有什麼好怕的嗎?只是你要記住,無論此去江南發生什麼,你都得忍下去,而且和雲南,絕對不能再有往來。來日若是白啟桓再登我公孫府的大門,你一定要避而不見,記住了嗎?」
「父親!」公孫恪聽他的話意,分明是在交代後事。
怎麼就到了這個地步了?
他的父親,從前是陛下最倚重的閣臣,是當朝的首輔大人。
到底為什麼,會走到這條絕路上來呢?
公孫睿華自己倒是看得很開。
從上一次萬雲陽登門拜訪,言談之中多有試探之意,公孫睿華就料想到了也許會有今日。
陛下起了疑心,哪裡是那麼好打消的?
就算白啟桓沒有找上門來,陛下也不會容他太久了。
只不過一條是生路,一條是生死未知的路罷了。
公孫睿華和康定伯動身往江南去的那天,是五月初五。
皇帝親臨城門送行,以示對此次案情的看重。
他二人在皇城下叩別君上,一行人車馬浩蕩的走遠了。
微風吹來,皇城上明黃.色的衣角隨風而動。
其素站在皇帝身後,輕聲道:「陛下,起風了,回宮去吧。」
皇帝失笑搖頭:「這一別,就是死別了。」
說完了,他眼光仍舊盯著城樓下:「其素,其實公孫的確是個好官,也是棟樑之才,先帝重用他,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是人吶,總是貪心不足的。」
其素抿唇,不好再接話。
他知道,如果公孫睿華能捨得手中的權利,上書請辭歸鄉,陛下不會要他的命。
只可惜公孫睿華聰明一世,到頭來,還是放不下權力。
「走吧。」皇帝回了神,轉身下城樓,順勢又問了一句,「雲南那邊有信兒了嗎?」
其素掐著指頭算了算,心道陛下真的是有些急了,便是八百里加急火速趕往雲南去,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更不要說待夫人入京一路上還要坐馬車,她那樣尊貴的人物,怎麼可能馬不停蹄的趕路?
於是其素輕咳了一聲:「只怕還得些日子。」
「其素,朕不能再等了。」皇帝咬重了話音,頭也不回,「再派人去,既然借的是娘娘病重的由頭,他們也該急起來!」
這是要連下旨意去催了。
其素仔細的想了想。
今日是五月初五,崔溥和孟夔還沒到京城,但是最晚初八日,他二人也該到了。
之後陛下再親審,便是拖上十天半個月的,就到了五月底。
果然,皇帝那裡已經先開了口:「五月二十五,二十天的時間,不管他們是日夜兼程也好,晝夜不眠也好,都得把人給朕帶到京城來。」
其素捏了捏拳,咬了咬牙,還是問出了口:「那等到夫人一行進了京,陛下打算怎麼辦?」
皇帝微怔。
是,甄羨已經死了,甄夫人不可能再見到她了。
皇帝只想了片刻,就沉聲道:「在宮裡頭先軟禁起來吧。」
不放在外面,怕的是一個防不住,她們再送出消息去。
其素頷首應了個是。
還不等他再問後頭的話呢,皇帝卻已經先開了口:「甄家的事情,暫且可以放一放了,只等到夫人一行進京,就可以動起來。這二十天內,把嚴競的事情了結了吧。」
345:父皇不該去
其素心中一驚,話已出口:「了結?陛下是說了結?」
皇帝失笑,啐罵道:「老傢伙,你也犯起糊塗了嗎?」
於是其素稍稍定神,極其認真的想了一番。
陛下所指的了結,應該不是他方才想的那個意思。
既然說要等到五月二十五甄夫人入京之後再做處置,就不會提前把嚴競的事情跟甄家定論到一起。
只是拍板定案是一回事,惹人猜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先把談家摘出來,把矛頭往甄家身上引。
再等到夫人一進京,崔溥毒害清和縣主的事情一揭露,嚴競的事情再一起定案。
甄家,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其素深吸了一口氣:「奴才知道了,立刻就去安排。」
皇帝嗯了一聲:「過個三五日,早朝上支使人回個話,給談家喊個委屈,談昶旭的大理寺丞,朕當殿許給他。」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此時派他和康定伯一起去江南,擺明了是還有後招等著他們。
公孫恪拉上他胳膊:「父親您不能去。」
公孫睿華眼底的寒意越發濃重起來:「抗旨不尊,陛下此時就能將我罷官治罪。」
「父親何不以年事已高為由,上書……」
「這不可能。」他的話都還沒有說完,公孫睿華就已定打斷了他,「恪兒,如果陛下給我退路,就不會直接出這道旨。他該先召我和康定伯清風殿面聖,之後再做定論。如果是這樣,清風殿中,為父自然可以請辭,此一去路途遙遠,一路上上不了舟車勞頓,為父年逾五旬,受不了這份罪,也是人之常情。」
公孫恪驚懼之餘,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陛下斷了他父親的後路,換句話說,他心中所擔心的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
究竟是生,還是死,已然不是他們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公孫睿華長嘆了一聲,一隻手壓上了公孫恪的肩頭:「為父活到這把年紀,榮華了一世,還有什麼好怕的嗎?只是你要記住,無論此去江南發生什麼,你都得忍下去,而且和雲南,絕對不能再有往來。來日若是白啟桓再登我公孫府的大門,你一定要避而不見,記住了嗎?」
「父親!」公孫恪聽他的話意,分明是在交代後事。
怎麼就到了這個地步了?
他的父親,從前是陛下最倚重的閣臣,是當朝的首輔大人。
到底為什麼,會走到這條絕路上來呢?
公孫睿華自己倒是看得很開。
從上一次萬雲陽登門拜訪,言談之中多有試探之意,公孫睿華就料想到了也許會有今日。
陛下起了疑心,哪裡是那麼好打消的?
就算白啟桓沒有找上門來,陛下也不會容他太久了。
只不過一條是生路,一條是生死未知的路罷了。
公孫睿華和康定伯動身往江南去的那天,是五月初五。
皇帝親臨城門送行,以示對此次案情的看重。
他二人在皇城下叩別君上,一行人車馬浩蕩的走遠了。
微風吹來,皇城上明黃.色的衣角隨風而動。
其素站在皇帝身後,輕聲道:「陛下,起風了,回宮去吧。」
皇帝失笑搖頭:「這一別,就是死別了。」
說完了,他眼光仍舊盯著城樓下:「其素,其實公孫的確是個好官,也是棟樑之才,先帝重用他,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是人吶,總是貪心不足的。」
其素抿唇,不好再接話。
他知道,如果公孫睿華能捨得手中的權利,上書請辭歸鄉,陛下不會要他的命。
只可惜公孫睿華聰明一世,到頭來,還是放不下權力。
「走吧。」皇帝回了神,轉身下城樓,順勢又問了一句,「雲南那邊有信兒了嗎?」
其素掐著指頭算了算,心道陛下真的是有些急了,便是八百里加急火速趕往雲南去,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更不要說待夫人入京一路上還要坐馬車,她那樣尊貴的人物,怎麼可能馬不停蹄的趕路?
於是其素輕咳了一聲:「只怕還得些日子。」
「其素,朕不能再等了。」皇帝咬重了話音,頭也不回,「再派人去,既然借的是娘娘病重的由頭,他們也該急起來!」
這是要連下旨意去催了。
其素仔細的想了想。
今日是五月初五,崔溥和孟夔還沒到京城,但是最晚初八日,他二人也該到了。
之後陛下再親審,便是拖上十天半個月的,就到了五月底。
果然,皇帝那裡已經先開了口:「五月二十五,二十天的時間,不管他們是日夜兼程也好,晝夜不眠也好,都得把人給朕帶到京城來。」
其素捏了捏拳,咬了咬牙,還是問出了口:「那等到夫人一行進了京,陛下打算怎麼辦?」
皇帝微怔。
是,甄羨已經死了,甄夫人不可能再見到她了。
皇帝只想了片刻,就沉聲道:「在宮裡頭先軟禁起來吧。」
不放在外面,怕的是一個防不住,她們再送出消息去。
其素頷首應了個是。
還不等他再問後頭的話呢,皇帝卻已經先開了口:「甄家的事情,暫且可以放一放了,只等到夫人一行進京,就可以動起來。這二十天內,把嚴競的事情了結了吧。」
345:父皇不該去
其素心中一驚,話已出口:「了結?陛下是說了結?」
皇帝失笑,啐罵道:「老傢伙,你也犯起糊塗了嗎?」
於是其素稍稍定神,極其認真的想了一番。
陛下所指的了結,應該不是他方才想的那個意思。
既然說要等到五月二十五甄夫人入京之後再做處置,就不會提前把嚴競的事情跟甄家定論到一起。
只是拍板定案是一回事,惹人猜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先把談家摘出來,把矛頭往甄家身上引。
再等到夫人一進京,崔溥毒害清和縣主的事情一揭露,嚴競的事情再一起定案。
甄家,就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其素深吸了一口氣:「奴才知道了,立刻就去安排。」
皇帝嗯了一聲:「過個三五日,早朝上支使人回個話,給談家喊個委屈,談昶旭的大理寺丞,朕當殿許給他。」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