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這樣的人,放眼京城——不,放眼天下,也不會多見。
看樣子,陛下心中是真的有人選了。
果然,其素還沒說話,皇帝已經又開了口。
他的語氣之中,有失望、有無奈,更多的,是遲疑:「盯著康定伯府和公孫府吧。」
其素大吃一驚。
康定伯府就已經足夠叫他吃驚了,京城之中,誰不知道康定伯和談家是交好的,崔瓊嫁到談家去,不還是康定伯說的親嗎?
陛下怎麼會猜測他和雲南勾結?
更不要說公孫府了——
如果說萬雲陽身為次輔,身上的擔子重的很的話。
那麼公孫睿華,簡直可以稱得上一人挑起了半個朝堂的政務。
他不是世家出身,卻能力出眾。
三十歲做了一部尚書,三十八歲歲入閣,四十四歲成了內閣次輔,四十八歲就做了當朝的首輔,連萬雲陽都是他教出來的學生。
其素從來沒想過,陛下會去懷疑這樣的一個人。
他更不敢想,如果公孫睿華才是朝中和雲南勾結最深的人,事情的發展,又會變成什麼樣?
328:涇渭分明
其素的唇角動了動,他很想問一問,陛下為什麼會懷疑公孫睿華。
公孫睿華畢竟是兩朝老臣了,沒理由這樣和雲南勾結上,這對他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可是終究,他沒有問出口。
誠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
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
於是其素往後退了兩步,不敢再接話。
皇帝望著前頭出神了許久,才深吸了口氣:「叫萬卿進宮一趟吧。」
其素大約摸愣了有兩秒的時間,才應下這句話,轉身往後頭去吩咐了。
再說高孝禮那邊出了宮,自然是與許維淵一通的對峙。
他脾氣不好,只是這些年收斂了很多,可遇上許維淵這樣的人,難免還是要動氣。
他二人僵持不下,還是韋策和李逸從旁將他二人勸開,又正好其素從宮內匆匆而來,說是陛下召見萬雲陽。
幾個人面面相覷,便也沒了鬥嘴的心思。
高孝禮望著萬雲陽入宮的背影,站定在原地,出神了許久。
直到李逸在他後背上輕拍了一把,他才稍稍回過神來。
「昌肅侯還在京中,這件事,高大人不去告訴他一聲嗎?」
高孝禮雙眼一眯,略抬手一禮:「多謝。」
李逸唇角微揚:「同僚之誼,說這個就沒意思了。」
說完後,他徑直往自己的軟轎而去,也不多與高孝禮說別的。
韋策見李逸走遠了,才湊到他跟前去,拿手肘戳了戳他:「從前也不見李逸與你來往,怎麼如今看起來,倒像是親熱得很?」
高孝禮搖了搖頭:「不知道,我也納悶呢。你看他,整一個笑面虎,平日裡見了誰都是眉眼俱笑,可真正走得近的,只有萬閣老一人而已,」他一邊說著,一邊摩挲著下巴,「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韋策那邊就又噯了一聲,引得高孝禮側目看向他,他才又說道:「你那個外甥也夠可以的,一本奏摺參上去,把他親叔叔連累到了這個地步。」
高孝禮眉心微動,他本來就是故意的這幾個字都已經到了嘴邊,卻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韋策不知道陛下的計劃,陛下從頭至尾也沒打算讓他知道,告訴他,是節外生枝。
很顯然,他雖然管著都察院,可陛下沒把他當心腹,至少目前是這樣。
於是高孝禮抿了唇:「他要參的是孟夔,估計也沒想到崔溥會被牽扯進來。」
韋策咂舌看他:「我覺得不像。」
「嗯?」高孝禮沉了沉聲,「什麼意思?」
韋策一隻手搭在他肩頭,與他一道走,一道說:「你這個外甥是個難得的聰明人,這些年在朝為官,青年才俊我也見得多了,可像他這樣有眼力、有能力還有腦力的,可真沒幾個,」他一邊說著,一邊朝著內宮方向努了努嘴,「我看他倒是頗有萬閣當年的模樣。」
「你把他誇得太高了……」
高孝禮剛想打斷,韋策就噯了一聲:「你先聽我說完。」
故而他只好將後話作罷,撇了撇嘴,撥開韋策還放在他肩頭的手,示意他繼續說。
韋策無所謂的收回手,想了會兒,才又道:「既然是聰明人,那他自己心裡沒數兒嗎?要不是有內鬼,誰能知道縣主吃過什麼藥,如何傷過身?他一道摺子參了孟夔,難道就沒想過這內里的聯繫嗎?我可聽說了,前幾天王芳還領了陛下的口諭找到你府上去盤問了。」
高孝禮的心往下沉了沉,斜了韋策一眼:「你想這些做什麼?事情已經了了,陛下拍板定了案,至於這裡頭還有什麼聯繫,陛下說了——他要親自審問,」他說著,眉心微挑,「同你我還有什麼干係嗎?」
他的話說的晦澀難猜,偏偏又意有所指。
如果換了旁人,也許聽不出來其中的深意。
可韋策跟他十幾年的情誼,他此話一出,韋策只轉了轉眼珠子,就立時明白了過來。
這是不想讓他多問多打聽啊。
凡是高孝禮知道的,沒有不告訴他的,也沒有不能叫他知道的。
高孝禮今天不肯再說下去,那只能說明,知道的太多,於他無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看樣子,陛下心中是真的有人選了。
果然,其素還沒說話,皇帝已經又開了口。
他的語氣之中,有失望、有無奈,更多的,是遲疑:「盯著康定伯府和公孫府吧。」
其素大吃一驚。
康定伯府就已經足夠叫他吃驚了,京城之中,誰不知道康定伯和談家是交好的,崔瓊嫁到談家去,不還是康定伯說的親嗎?
陛下怎麼會猜測他和雲南勾結?
更不要說公孫府了——
如果說萬雲陽身為次輔,身上的擔子重的很的話。
那麼公孫睿華,簡直可以稱得上一人挑起了半個朝堂的政務。
他不是世家出身,卻能力出眾。
三十歲做了一部尚書,三十八歲歲入閣,四十四歲成了內閣次輔,四十八歲就做了當朝的首輔,連萬雲陽都是他教出來的學生。
其素從來沒想過,陛下會去懷疑這樣的一個人。
他更不敢想,如果公孫睿華才是朝中和雲南勾結最深的人,事情的發展,又會變成什麼樣?
328:涇渭分明
其素的唇角動了動,他很想問一問,陛下為什麼會懷疑公孫睿華。
公孫睿華畢竟是兩朝老臣了,沒理由這樣和雲南勾結上,這對他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可是終究,他沒有問出口。
誠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
陛下,自然有陛下的道理。
於是其素往後退了兩步,不敢再接話。
皇帝望著前頭出神了許久,才深吸了口氣:「叫萬卿進宮一趟吧。」
其素大約摸愣了有兩秒的時間,才應下這句話,轉身往後頭去吩咐了。
再說高孝禮那邊出了宮,自然是與許維淵一通的對峙。
他脾氣不好,只是這些年收斂了很多,可遇上許維淵這樣的人,難免還是要動氣。
他二人僵持不下,還是韋策和李逸從旁將他二人勸開,又正好其素從宮內匆匆而來,說是陛下召見萬雲陽。
幾個人面面相覷,便也沒了鬥嘴的心思。
高孝禮望著萬雲陽入宮的背影,站定在原地,出神了許久。
直到李逸在他後背上輕拍了一把,他才稍稍回過神來。
「昌肅侯還在京中,這件事,高大人不去告訴他一聲嗎?」
高孝禮雙眼一眯,略抬手一禮:「多謝。」
李逸唇角微揚:「同僚之誼,說這個就沒意思了。」
說完後,他徑直往自己的軟轎而去,也不多與高孝禮說別的。
韋策見李逸走遠了,才湊到他跟前去,拿手肘戳了戳他:「從前也不見李逸與你來往,怎麼如今看起來,倒像是親熱得很?」
高孝禮搖了搖頭:「不知道,我也納悶呢。你看他,整一個笑面虎,平日裡見了誰都是眉眼俱笑,可真正走得近的,只有萬閣老一人而已,」他一邊說著,一邊摩挲著下巴,「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韋策那邊就又噯了一聲,引得高孝禮側目看向他,他才又說道:「你那個外甥也夠可以的,一本奏摺參上去,把他親叔叔連累到了這個地步。」
高孝禮眉心微動,他本來就是故意的這幾個字都已經到了嘴邊,卻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韋策不知道陛下的計劃,陛下從頭至尾也沒打算讓他知道,告訴他,是節外生枝。
很顯然,他雖然管著都察院,可陛下沒把他當心腹,至少目前是這樣。
於是高孝禮抿了唇:「他要參的是孟夔,估計也沒想到崔溥會被牽扯進來。」
韋策咂舌看他:「我覺得不像。」
「嗯?」高孝禮沉了沉聲,「什麼意思?」
韋策一隻手搭在他肩頭,與他一道走,一道說:「你這個外甥是個難得的聰明人,這些年在朝為官,青年才俊我也見得多了,可像他這樣有眼力、有能力還有腦力的,可真沒幾個,」他一邊說著,一邊朝著內宮方向努了努嘴,「我看他倒是頗有萬閣當年的模樣。」
「你把他誇得太高了……」
高孝禮剛想打斷,韋策就噯了一聲:「你先聽我說完。」
故而他只好將後話作罷,撇了撇嘴,撥開韋策還放在他肩頭的手,示意他繼續說。
韋策無所謂的收回手,想了會兒,才又道:「既然是聰明人,那他自己心裡沒數兒嗎?要不是有內鬼,誰能知道縣主吃過什麼藥,如何傷過身?他一道摺子參了孟夔,難道就沒想過這內里的聯繫嗎?我可聽說了,前幾天王芳還領了陛下的口諭找到你府上去盤問了。」
高孝禮的心往下沉了沉,斜了韋策一眼:「你想這些做什麼?事情已經了了,陛下拍板定了案,至於這裡頭還有什麼聯繫,陛下說了——他要親自審問,」他說著,眉心微挑,「同你我還有什麼干係嗎?」
他的話說的晦澀難猜,偏偏又意有所指。
如果換了旁人,也許聽不出來其中的深意。
可韋策跟他十幾年的情誼,他此話一出,韋策只轉了轉眼珠子,就立時明白了過來。
這是不想讓他多問多打聽啊。
凡是高孝禮知道的,沒有不告訴他的,也沒有不能叫他知道的。
高孝禮今天不肯再說下去,那只能說明,知道的太多,於他無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