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何況,就算說他是一早就跟孟夔商量好了此事,放在李逸看來,也是不信的。

  高孝禮是什麼樣的人?

  當年為了薛公夫人,他提劍上門的事情,李逸還是有所耳聞的。

  這樣的人,會去毒害自己的親外甥女?

  就算是他跟高孝禮相交不深,可就憑著這點,還有韋策那個人在,說高孝禮跟孟夔勾結,和雲南牽搭不清,給自己的外甥女下毒手,他就不信。

  再說清和縣主身邊的丫頭們,孟夔堂堂的一部尚書,還未必把這些丫頭們看在眼裡。

  算來算去,最可能的,還是出在崔家。

  崔旻的臉色,還是微微的變了變。

  萬雲陽那裡嘆了一聲:「臣雖然只是猜測,但高大人……委實不像這樣的人。」

  皇帝知道劉光同和崔家、高家都有往來,再加上這事兒原本就是走走場面的,便也不問他,只是開口叫王芳:「你今兒話不多,萬卿說的這個事,你怎麼看?」

  王芳此時是矛盾極了的。

  孟夔保不住了,換言之,陛下要動甄家了。

  這個消息,他得儘快送出去,在這件事情查清楚之前,就得讓甄家得到信兒。

  那崔溥呢?

  崔溥究竟還要不要保。

  讓他去查高孝禮,這事兒為難的很,高孝禮又不買他的帳,到時候查不出個所以然來,陛下面前他還是沒法交差。

  可是他又不能順著萬雲陽的話往下說,這會兒把崔家賣出去,憑劉光同的心思和人脈,不出十日,就能揪出崔溥來。

  王芳思緒轉的也很快,最終還是覺得能拖一日是一日,好歹要和甄家人通了氣兒,決定了崔溥的去留,才能撒開手來做事情。

  於是他定了定心神:「奴才還是覺得,凡事不言輕信二字。既然大家都有嫌疑,還是一起都查的好,不然冤了誰,屈了誰,都不好。」

  他的這些小心思,皇帝心知肚明,也不拆穿,只是嗯了一聲:「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先這麼辦吧。你們先去查,孟夔呢,暫時就不動了。」

  說完了,見萬雲陽還有話說,皇帝就先擺了手:「好了,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不過既然高卿身上有這麼一筆不清不楚的債,立後的事情,依朕看,還是先放一放的好。」

  313:碰壁

  聽到這樣的話,萬雲陽呼吸略窒了下。

  高孝禮如果涉及此案,那就說明他和甄家有來往。

  甄家這些年和談家勢成水火,高孝禮又怎麼會無緣無故的提及立後一事呢?況且還是請立談貴妃。

  說不通,這一切都說不通。

  如果說是還有什麼後招,或是有意試探,那甄家就實在是多此一舉了。

  按他這些年的觀察來看,也不像。

  萬雲陽心下有了一絲瞭然,下意識的向李逸看去,卻又看了王芳一眼。

  後面的話,他一個字也沒有再提。

  皇帝分派完了旨意,便打發了眾人退出去。

  萬雲陽出了清風殿的門,是跟李逸一同出宮去的。

  劉光同自然是帶著崔旻二人一路同行。

  若是換了往日,王芳勢必是要湊上來損他兩句的。

  然則今日王芳愁眉不展,哪裡還有心思去挑釁劉光同,便只是盯著他二人的背影,站定腳步,出神許久,兀自搖了搖頭。

  再說萬雲陽和李逸一路出了宮門,李逸到底沒忍住,先收住了腳步,噯了一聲。

  萬雲陽隨著這一聲停下腳步來:「問吧。」

  李逸蹙了眉:「陛下到底是信高孝禮,還是不信高孝禮?」

  萬雲陽呵了一聲:「你說呢?」

  他深吸了一口氣,兩手一攤:「若不信高孝禮,高家也不會讓王芳去查。而且可是只給了一道口諭,」說著他頓了頓,抿唇想了半天,「高孝禮是什麼樣的人,難道就由著王芳上下嘴唇一碰,說是陛下口諭,就縱著他進府盤查了?」

  李逸倒吸一口涼氣:「這樣說來,陛下這是還擺了王芳一道了?」

  「你不要忘了,他當年是怎麼發跡的。」

  李逸這才回想起往年舊事來,心中登時豁然開朗:「原來竟是這樣的嗎?可是立後的事……」

  他話音只發出了一半,就自己收住了,又一邊搖頭:「無論怎麼樣都好,陛下吩咐了,咱們就聽吩咐辦事。」

  萬雲陽稍稍放心,嗯了一聲,與他辭別一番,上了轎子,起了轎回府去不提。

  果然不出眾人所料。

  當天下午,王芳登了兵部尚書的府門去,可是傳話的小廝久久未出。

  王芳站在門口台階上等,自覺臉上十分的掛不住。

  他臉色越發難看下去,抬了腿就要徑直往大門裡進。

  「王內臣當我這是什麼地方?」王芳的一條腿還沒邁進去,高孝禮的聲音就已經傳了過來。

  王芳收回了腿,退了兩步,也不與他做禮,徑直的與他平視:「高大人這府邸的門檻,可是有些高啊。」

  王芳這是話裡有話,高孝禮當然聽出來了。

  於是他進前了兩步,雙手環在胸.前:「王內臣既然知道我這裡門檻高,何必還要登門呢?」

  王芳嘖了一聲:「本公今日來,可不是來跟高大人敘舊閒話的。」

  高孝禮稍稍肅了臉色:「有話不妨直說。」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