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吃了一口茶,才抬眼看劉光同:「這道摺子,陛下想什麼時候見到?」

  劉光同見他也不繞彎子,就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等談昶年完婚之後吧。」

  高孝禮終於還是蹙了眉:「這麼說來,陛下是有意試探崔家的態度了?」

  「我以為高大人早該有這個認知的,之前我們已經談過這件事了,」劉光同嘆了兩聲,「不過呢,我也勸大人也不必擔心,聽說崔潤這次是一起進京來的,大人不妨猜猜看,他想做什麼呢?」

  崔潤想做什麼?

  無非是聯絡聯絡舊時友。

  而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麼,不言而喻。

  他想在京城紮根了。

  劉光同看他不說話,就挑眉又道:「所以陛下也許不需要再試探了,崔家的態度很明顯,他們要站隊,選擇的卻不會是談家。換句話說——」

  他刻意拖長了音,聲音戛然而止。

  高孝禮眉心微挑,向他看過去,接下了話:「換句話說,談家不過是他們進京來的墊腳石,更有可能,是在陛下面前表忠心的手段。」

  301:貞妃歿了

  只是話音落下,高孝禮眉心突突的跳了幾跳:「如今崔家這樣上躥下跳的不安分,陛下將來如何放心?」

  劉光同卻沖他一味的搖頭:「將來如何,並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只要眼下他們別選錯了路,至少就是安全的。」

  高孝禮覺得有些茫然。

  崔潤像是絲毫不顧崔旻一樣。

  大兒子如今在京中尚未站穩,他就已經急著要進京來活動。

  明知道陛下心意是怎樣的,卻還是不避諱。

  「他入京來,對旻哥兒會有什麼不好嗎?」

  劉光同卻沒有急著回答他,反倒平聲問了句:「大人可知道,崔旻能得陛下器重,是因為什麼?」

  高孝禮沉默了下去。

  按目前來看,總不可能是因為崔家的緣故。

  如此想來,崔旻能在陛下面前掛上號,無外乎劉光同的緣故了。

  於是他嘖的咂舌:「當日我就說過,與你相交,絕非是什麼好事。」

  「是嗎?」劉光同也不生氣,很是平靜的反問了一聲。

  許久之後,他才又繼續開口道:「若不與我相交,十五歲的少年郎君,如何能得陛下器重至此?說句不好聽的話,高大人別覺得不受用——」他刻意的拖了音,「崔潤這麼多年都沒能把自己的前程掙回來,其實他心裡早就該清楚,崔家這顆棋,壓根就沒有在陛下的棋局裡。」

  高孝禮心裡咯噔一聲。

  劉光同的意思,顯而易見。

  如果不是他,崔旻也許一輩子就這樣了。

  果然,劉光同又開了口:「所以說,若非與我相交,若非我在陛下面前提起,高大人就能保證,崔旻寒窗數年後就能入部入閣了嗎?」

  高孝禮眯了眼向他看去。

  到此時他才隱隱明白,劉光同當年外放,陛下把他放到應天府去,是為籠絡人心的。

  崔家也許一開始不在這盤棋中,但是劉光同從小在宮中服侍,看人看的多了,他所見崔旻的確是能成大事的人才,舉薦給了陛下,陛下抬舉崔旻之餘,自然給崔家做了新的安排。

  換言之,劉光同實際上在無意之中,救了崔家一把。

  高孝禮沒再多與他說什麼,只是敲定了上書的日子。

  談昶年和崔瓊的大婚日是定在四月十六的,那之後四月二十一有大朝會,二人商定好這一日上書請立後,隨後高孝禮就命人送了劉光同出去不提。

  一直到了貞寧十二年四月初九的這一日,原本劉光同一手安排好的嚴競案重提之事,就該在今日的大朝會上。

  可是一向勤勞國事的皇帝,卻在朝臣臨朝半個時辰後,命人派了話出來,取消了今日的朝會。

  眾臣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可誰也不敢多問。

  唯獨是劉光同得此消息後,篤定宮中一定出了事,於是連忙遞了牌子進宮去了。

  他所料是不差的,宮裡明仁殿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一大早宮人回了話到其素麵前,貞妃甄氏,歿了。

  其素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皇帝才要起身,他震驚之餘,驚懼更重。

  貞妃沒了,陛下會如何?

  而皇帝在得到消息時,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平靜。

  他在福寧宮中呆坐了許久,一言不發。

  其素在旁邊陪著服侍,更是一個字也不敢說。

  約莫過了有半個時辰,皇帝先開了口:「今兒朝會,散了吧。」

  其素一愣:「那嚴競的事情……」

  皇帝一眼掃過去,驚的其素渾身一震,只是他目光很快又收回去:「改日再議。」

  其素忙命人往前朝傳了話,自己又匆匆回到此間,哪裡敢叫皇帝一個人獨處。

  皇帝對著福寧宮正殿門口久久的出神:「其實朕想到了,那日去明仁殿看她,朕就想到了。只是沒料到,她果真如此決然,走的毫不留情,其素——」

  皇帝的聲音有些哽咽:「傳旨,追貞妃為貴妃,按皇后禮葬入……」

  「胡鬧!」

  皇帝的話音未落,話自然也就說了一半未完,一道聲音自福寧宮門口傳入,打斷了他所有的話。

  其素忙低下頭去,返身朝來人方向去做禮。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