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劉光同坐在紅木太師椅上,似笑非笑的看他:「高大人是高升了。」
高孝禮可笑不出來,眯眼看他:「旻哥兒確定不會有事?陛下把他罷免了,可還是讓他進京,這算什麼?」
「其實大人心裡清楚,陛下這是權宜之計而已。」劉光同點了點扶手,「你們甥舅二人,一個升,一個落,在外人眼裡,才不會顯得太過招搖。崔旻啊,早晚是要出人頭地的。」
高孝禮不由的咂舌:「若按你說的,成嬌的請封,此時還能上摺子?她是我的外甥女……」
「這不一樣。」劉光同搖了搖頭,開口就打斷了他後面的話,「陛下就算封她個郡主又能怎麼樣?不過是做給人看的而已,她將來能幹什麼大事嗎?這可跟崔旻的官兒不一樣。」
他既然這樣說了,高孝禮自然不會再多問,只是心中有了計較,也知道自己該好好盤算,著手準備入京的事情了。
一轉眼就到了十二月十九這一天。
馮氏,終於還是到了應天府。
薛家在應天府的宅子,早被收拾好了,只等她到了之後就可以住進去。
馮氏是在第二天清早,到高家來拜訪的。
鄭氏果然也沒給她好臉色,說話也絲毫不客氣。
若按照馮氏以往的脾氣,只怕也是要惡言相向的。
可是如今薛萬賀的事情難以收場,她的靠山也沒了,馮家雖然出了個駙馬,可是那都不頂用,如今在鄭氏面前,她實在是硬氣不起來。
那一日打發了馮氏離開後,高孝禮就寫了摺子,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還有十一天。
希望事情,能夠如劉光同所說,在年前有個了結。
這一團團黑霧壓下來,已經讓人快要喘不過氣來了,希望成嬌的這個封賞,能夠來的順利些。
摺子送出去後,高孝禮讓人去找了薛成嬌,一路把她帶進了書房裡。
薛成嬌住下來這麼多天,顯然已經沒有初來時候那樣扭捏。
這些日子以來,高孝禮很少露出笑臉,她看在眼裡,也知道舅舅擔心什麼。
眼下進了書房,卻意外地發現,舅舅的臉上有了釋懷的笑。
高孝禮見她來,就招了招手:「給你請封的摺子,我已經讓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了。」
薛成嬌一愣:「這麼快嗎?」
「要趕在年前,不然出了年後,你二叔的事情先鬧出來,就不好在開口了。」高孝禮嘆了一聲,「所以說,旻哥兒這個算計,實在是高明。時間扣的剛剛好,馮氏來應天府鬧一場,我送摺子入京請封,順理成章。」
「舅舅說什麼?」薛成嬌怔了一下。
這事兒跟崔旻有關嗎?
難道不是那日她說了之後,舅媽和姨媽她們商量出來的法子,讓舅舅送摺子進京?
高孝禮也並不瞞著她:「這原本就是旻哥兒算計好了的,要給你請個封賞,將來你無論身處何方,都可立足,不必再依託薛家的名聲。我聽劉太監說了,本來你二叔這件事,他也是懷著給你出氣的心態,才下了這麼個絆子的。」
薛成嬌覺得自己可能是聽錯了。
那個讓人如沐春風的崔旻,會幹出這種事情嗎?
就為了給她出一口氣?算計了這麼多?
從參奏薛萬賀,到馮氏進應天府,再到讓舅舅上摺子請封,而後讓劉光同安排京城裡的勢力,適時的把薛萬賀的事情鬧出來……
這可真可謂是環環相扣的連環計,有一點兒出了岔子,都很可能滿盤皆輸。
如果馮氏沒來應天府呢?如果陛下真的惱了呢?
薛成嬌有些難以置信。
崔旻這個人,為什麼分明用了十成的心,卻只表一成的意呢?
這半個月以來,他送到高家的書信不下十封,從沒有一封是指名給她的,可是每一封落款處都有一句「成嬌安否」。
原本以為,這已經很難得了。
可他卻還做了,更加難得的事情。
為了薛成嬌,是為了她,薛成嬌啊。(未完待續。)
195:聽天由命
因是到了年底,各家各戶便都忙碌起來。
整個應天府內也是張燈結彩,掛紅鋪帶,上了街看一眼,就覺得滿眼都是喜慶。
原本薛成嬌想接崔瑛來高家玩的,但是之前的事情耽擱了,眼下府上又忙碌起來,她便也不好再開這個口。
直到這一日的下午時分。
燕桑踏進屋子裡,往薛成嬌身邊湊了湊:「姑娘,陸大人前半天就到應天府了。」
薛成嬌提筆的手一頓,筆尖也微微怔了一下,好好的一幅字,立時多出一塊濃墨來。
手中狼毫許久未落。
這是之前她交代燕桑的。
如今出來住了,好多事兒就能自己留意了。
當時把燕桑的弟弟放在外頭,原本也就是這個用意。
陸秉均要到應天府來,只要留心打聽,就一定能得到消息。
「燕懷怎麼才把消息送來?」薛成嬌手裡的筆,終於放了下去。
她稍稍回了頭,看向燕桑。
既然前半天就到了應天府,怎麼過了這麼久,才把消息送進來?
燕桑頓了下:「晌午的時候,陸大人進了崔府,他才知道的……」
果然,薛成嬌的眉頭立時擰在了一起:「已經去過崔家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高孝禮可笑不出來,眯眼看他:「旻哥兒確定不會有事?陛下把他罷免了,可還是讓他進京,這算什麼?」
「其實大人心裡清楚,陛下這是權宜之計而已。」劉光同點了點扶手,「你們甥舅二人,一個升,一個落,在外人眼裡,才不會顯得太過招搖。崔旻啊,早晚是要出人頭地的。」
高孝禮不由的咂舌:「若按你說的,成嬌的請封,此時還能上摺子?她是我的外甥女……」
「這不一樣。」劉光同搖了搖頭,開口就打斷了他後面的話,「陛下就算封她個郡主又能怎麼樣?不過是做給人看的而已,她將來能幹什麼大事嗎?這可跟崔旻的官兒不一樣。」
他既然這樣說了,高孝禮自然不會再多問,只是心中有了計較,也知道自己該好好盤算,著手準備入京的事情了。
一轉眼就到了十二月十九這一天。
馮氏,終於還是到了應天府。
薛家在應天府的宅子,早被收拾好了,只等她到了之後就可以住進去。
馮氏是在第二天清早,到高家來拜訪的。
鄭氏果然也沒給她好臉色,說話也絲毫不客氣。
若按照馮氏以往的脾氣,只怕也是要惡言相向的。
可是如今薛萬賀的事情難以收場,她的靠山也沒了,馮家雖然出了個駙馬,可是那都不頂用,如今在鄭氏面前,她實在是硬氣不起來。
那一日打發了馮氏離開後,高孝禮就寫了摺子,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還有十一天。
希望事情,能夠如劉光同所說,在年前有個了結。
這一團團黑霧壓下來,已經讓人快要喘不過氣來了,希望成嬌的這個封賞,能夠來的順利些。
摺子送出去後,高孝禮讓人去找了薛成嬌,一路把她帶進了書房裡。
薛成嬌住下來這麼多天,顯然已經沒有初來時候那樣扭捏。
這些日子以來,高孝禮很少露出笑臉,她看在眼裡,也知道舅舅擔心什麼。
眼下進了書房,卻意外地發現,舅舅的臉上有了釋懷的笑。
高孝禮見她來,就招了招手:「給你請封的摺子,我已經讓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了。」
薛成嬌一愣:「這麼快嗎?」
「要趕在年前,不然出了年後,你二叔的事情先鬧出來,就不好在開口了。」高孝禮嘆了一聲,「所以說,旻哥兒這個算計,實在是高明。時間扣的剛剛好,馮氏來應天府鬧一場,我送摺子入京請封,順理成章。」
「舅舅說什麼?」薛成嬌怔了一下。
這事兒跟崔旻有關嗎?
難道不是那日她說了之後,舅媽和姨媽她們商量出來的法子,讓舅舅送摺子進京?
高孝禮也並不瞞著她:「這原本就是旻哥兒算計好了的,要給你請個封賞,將來你無論身處何方,都可立足,不必再依託薛家的名聲。我聽劉太監說了,本來你二叔這件事,他也是懷著給你出氣的心態,才下了這麼個絆子的。」
薛成嬌覺得自己可能是聽錯了。
那個讓人如沐春風的崔旻,會幹出這種事情嗎?
就為了給她出一口氣?算計了這麼多?
從參奏薛萬賀,到馮氏進應天府,再到讓舅舅上摺子請封,而後讓劉光同安排京城裡的勢力,適時的把薛萬賀的事情鬧出來……
這可真可謂是環環相扣的連環計,有一點兒出了岔子,都很可能滿盤皆輸。
如果馮氏沒來應天府呢?如果陛下真的惱了呢?
薛成嬌有些難以置信。
崔旻這個人,為什麼分明用了十成的心,卻只表一成的意呢?
這半個月以來,他送到高家的書信不下十封,從沒有一封是指名給她的,可是每一封落款處都有一句「成嬌安否」。
原本以為,這已經很難得了。
可他卻還做了,更加難得的事情。
為了薛成嬌,是為了她,薛成嬌啊。(未完待續。)
195:聽天由命
因是到了年底,各家各戶便都忙碌起來。
整個應天府內也是張燈結彩,掛紅鋪帶,上了街看一眼,就覺得滿眼都是喜慶。
原本薛成嬌想接崔瑛來高家玩的,但是之前的事情耽擱了,眼下府上又忙碌起來,她便也不好再開這個口。
直到這一日的下午時分。
燕桑踏進屋子裡,往薛成嬌身邊湊了湊:「姑娘,陸大人前半天就到應天府了。」
薛成嬌提筆的手一頓,筆尖也微微怔了一下,好好的一幅字,立時多出一塊濃墨來。
手中狼毫許久未落。
這是之前她交代燕桑的。
如今出來住了,好多事兒就能自己留意了。
當時把燕桑的弟弟放在外頭,原本也就是這個用意。
陸秉均要到應天府來,只要留心打聽,就一定能得到消息。
「燕懷怎麼才把消息送來?」薛成嬌手裡的筆,終於放了下去。
她稍稍回了頭,看向燕桑。
既然前半天就到了應天府,怎麼過了這麼久,才把消息送進來?
燕桑頓了下:「晌午的時候,陸大人進了崔府,他才知道的……」
果然,薛成嬌的眉頭立時擰在了一起:「已經去過崔家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