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子璋連嘖了幾聲:「他是自以為同我們高家,拴在了一起?」

  「我想他是這個主意,所以又動了聯姻的心思。」

  要知道,薛家自貞烈侯一死,在朝中再無可說得上話的人,若要去托一些同年舊友,或是親戚幫忙,大概也無人會應。

  薛萬賀是紈絝草包,誰不知道?這種事情來了一次,他還不知收斂。

  如今鬧到了陛下面前,誰會肯為了他,冒風險強出頭呢?

  所以薛萬賀想讓薛炳娶高家人。

  因為祖父上次出門幫了他,事情鬧開了,祖父也跑不了一個包庇護佑的罪名。

  如果能夠聯姻,兩家人就成了一家人,祖父自然更要盡心盡力的幫他脫罪了。

  可真是好算計!

  「那保定那邊是什麼意思呢?」

  一直坐在旁邊沒開口的鄭氏輕輕拉了他一把:「問的多傻,你祖父要是肯點頭,還會把人推到我們這裡來嗎?」

  高子璋鬆了一口氣,祖父不同意就好。

  高孝禮沉了沉聲:「這樣的事,我們家自然是不怕的。當初幫他,也不過是看在你姨父的面子上罷了。你二叔說了,事情鬧大了,你祖父自有辦法,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厲害。」

  高子璋聽後點了點頭,又覺得不對,咦了一聲就問:「那父親叫兒子來,是為了什麼?」

  說起這個來,高孝禮的臉色,仿佛更黑了一層。

  高子璋看的驚詫不已。

  高孝禮重重的在桌子上砸了一拳頭:「你替我去一趟劉太監的府邸。」

  高子璋啊了一聲,疑惑不解。

  父親一直看不起閹黨,從不與劉光同相交,今次是怎麼了?

  高孝禮敲了敲桌子:「保定府的守備太監是他徒弟,這事兒他真一點兒不知情嗎?還有個事兒,你得問問他。」他頓了頓,看了鄭氏一眼,後話暫且沒提。

  鄭氏會意,便起身離開了書房。

  高孝禮在別的事情上都沒這麼多規矩,可唯獨是這一點。

  官場上的事情、府邸之外的事情,鄭氏不能多問,也不能多知道。

  鄭氏離開後,高孝禮手底下一直壓著的一個信封被他拿了起來,對著高子璋比了比。

  高子璋起身,提步近前去,就勢接下來。

  詢問的眼神又丟過去,見他父親點頭,便動手拆開看了。

  只是越看越心驚,看到最後,眼中竟閃過一絲慌亂:「大表哥這是什麼意思?」

  「你大表哥機敏過人,劉太監讓人給他報信,他就猜出了這些。」高孝禮的目光投向了那張信紙,「陛下,是要動一動甄談兩族了。」

  高子璋畢竟年輕,何時經歷過這些?一時間嚇的冒出一頭冷汗來:「甄氏不是皇后的母家嗎?為什麼會這樣?大表哥會不會想錯了?」

  高孝禮不悅的皺眉看他:「你慌什麼!」

  高子璋心說這能不慌嗎?

  如今的世道,宦臣當權就算了,可是連宦臣都不敢得罪的世族,如甄氏,如談氏,再如袁氏,這樣的人家,不是更讓人仰望嗎?

  為什麼突然有一天,會有人說,甄談二族,大禍降至!(未完待續。)

  185:何去何從(求月票)

  高孝禮看著兒子的臉色一陣白過一陣,心裡又氣又無奈。

  他最終搖了搖頭:「你也讀書,也識人,可是跟你大表哥比起來,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高子璋對這話是服氣的。

  他怎麼比得上崔旻呢?

  於是就垂下頭去,一言不發了。

  高孝禮深吸了口氣:「你年紀不小了,將來也要考功名做官的,這些朝廷上的事情,局勢動盪的事情,怎麼就一點也不上心呢?」

  高孝禮心裡其實很清楚。

  嚴競的死,一定會成為導火索。

  到此刻,他也隱隱猜出來,嚴競慘死,被拋屍河中,是何人的手筆。

  只是這團火,究竟會什麼時候燒起來,就無從得知了。

  也許是中宮廢黜之後。

  也許是談貴妃立後之前。

  「你要記住,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什麼世族大家,都是陛下賞的。」高孝禮眯起眼,「這是太平世,陛下不會叫世族風頭過盛,出現第二個琅琊王或是陳留謝,懂了嗎?」

  高子璋一個踉蹌。

  他懂了。

  就是因為,甄家和談家,一個是皇后的母家,一個是談貴妃的母家,皇帝要權衡,又要同時打壓。

  陛下要的,是絕對的皇權。

  「那父親讓我去問劉太監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高孝禮頓了頓,「我雖然看不起閹黨,但論及揣摩聖意,誰也比不上他們。」

  高子璋沉默了下去,點了點頭。

  「你現在就去,帶著你大表哥的信,別的不需多問,只問他,甄談是否可保,他是聰明人,會給你最聰明的回答。」

  高子璋不敢耽擱,帶上了崔旻的書信,就匆匆離府,往劉光同的府邸而去了。

  高孝禮其實很難平復下來。

  薛家出事在這個當口,確實不是什麼好事,可他現在又不由的懷疑,這事兒跟劉光同有關。

  至於為了什麼,目前沒辦法確定。

  不然怎麼會這麼巧呢?

  京城之中動盪之勢剛冒頭,他的徒弟,就一本奏摺把薛萬賀參了,這其中還牽扯他們高家。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