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崔晟又是不緊不慢的搖搖頭:「今天大哥哥去了學裡,師傅一見了他橫豎看不順眼似的,非讓他出去,二哥哥卻不樂意了,當著我們的面跟師傅爭執起來,可把師傅氣壞了,這不就讓我們先走了,留了他兩個訓話呢。」
薛成嬌一聽就明白了。
崔家族學裡請的是魏笠仲來給孩子們授課,這位魏先生別看他身上沒有一官半職,卻是永寧二十三年的殿試探花,至於後來為什麼沒有入翰林熬資歷,薛成嬌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文人骨氣吧。
魏笠仲師從的是已故去的大儒名家孟川孟老先生,這種師從和上蒙學時講課的老師傅性質並不相同,所謂名師出高徒嘛,孟老先生在生的時候也沒入仕,做的是這世間一股清流,要的是雅名流芳千古,大概魏笠仲就是隨了他老師這一點吧。
薛成嬌想著不禁嘴角抽動,崔旻和崔昱兄弟倆因天資聰穎,當初魏笠仲一眼就看上了崔家這兩位少爺,收在了門下,所以崔晟他們叫師傅,可在崔旻和崔昱這裡,魏笠仲就是實實在在的老師了,將來別他兩位表兄也學了這樣,那才有意思了。
崔瑛先回過神來:「三哥哥是去找老夫人嗎?」
崔晟嗯了一聲:「他們在族學那裡,我們出來後合計了一下,還是想著把這事兒告訴老夫人或是大伯母知曉,看師傅今天的意思,還是氣大哥哥進京做官這事兒。」
崔瑛嗤鼻:「他自己不做官,就不讓學生為官啊?」
崔晟一貫的笑臉難得崩了一下,眉頭皺了皺。
薛成嬌在崔瑛背上拍了一把,嘟囔著警告她不要胡說,才又看崔晟:「可是旻表哥也不是自己上趕著去的,魏先生怎麼這麼……」她本來想說不講道理,但是又知道像崔晟他們這樣的學子,大概是把魏笠仲看的很高的,就沒把那四個字說出口,不過崔晟應該能明白她是什麼意思,薛成嬌又續後話,「昱表哥在學裡跟魏先生起爭執,若告訴了老太太,豈不是回了家還要挨罰嗎?」
崔晟先是點了點頭:「挨罰是一定的,所謂尊師重道者,是為學生的本分。師傅今日雖訓的大哥哥臉上無光,可身為學生,大哥哥只能受著,二哥哥急著站出來替他出頭,還出言頂撞,這本就不是他的本分。這會兒要去告訴老夫人,是想著大伯不在家,總不能還讓族學裡的人看笑話,還得請老夫人出面化解了才好,不然依師傅的脾氣……」崔晟無奈的搖了搖頭,「我們這幾日只怕都不必去上學了。」
薛成嬌哦了一聲便明白了,都說文人矯情,這話一點也不假,尤其像魏笠仲這種探花出身的,讓自己的學生出言頂撞了,他大概會覺得這是奇恥大辱,沒當場說要把崔昱逐出師門這種話,就已經很難得了。
可是崔瑛不管這些,只聽崔晟說姓魏的把崔旻訓的很沒臉,她便不高興起來了。
在崔瑛的心裡,家裡的這些哥哥們都是個頂個的優秀,她可以欺負,別人絕對不行,就算是老師,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給一頓訓斥吧?
只是見崔晟這樣慎重,崔瑛也知道這事兒不是她管的了了,說多了只怕又要變成無理取鬧,就嘆了一聲站在旁邊兒不說話了。
崔晟又與她二人說了會兒話,才往橋那邊走了。
薛成嬌盯著他背影看了半天,唉聲嘆氣的:「旻表哥這次被陛下欽點進京,實在不是什麼好事啊。」
崔瑛眯了眼:「你也想說大哥哥該等著兩年後的會試一舉得中,然後再進殿試,入翰林嗎?」
薛成嬌不明白她這話是什麼意思,咦了一聲回頭看她:「怎麼,你不這樣想嗎?」她說著又玩笑崔瑛,「剛才說起陸靖淇,你還說人家不務正業呢……」
「那不一樣。」崔瑛否定了一句,然後才道,「我只不過覺得世人狹隘,何以見得入翰林入閣就一定是最好的呢?誠然,家裡若出了進士,那是臉上有光的事情。可世事自有命中注定四個字管著呢,大哥哥此次進了戶部,說不定是他命里註定的呢?為什麼不順從天命,非要按著別人說的什麼考進士入翰林,才是正途嗎?」崔瑛又連連搖頭,「你不覺得這很好笑嗎?他的那個老師,自己考中了探花卻不肯做官,他走的就是正途?如果按他今日對大哥哥的態度來看,當年他老師就該把他逐出師門……也不是,他老師也不是什么正途咯?可到了大哥哥這裡,就因為提前做官沒等著考會試,就要受他的羞辱嗎?這是誰家的道理?」(未完待續。)
117:淬了毒的眼神
薛成嬌想來,崔瑛說的或許是有道理的,一時心頭又大為震撼。
她一直把崔瑛當小孩子看待,覺得崔瑛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明白。
可這幾個月重新接觸下來,她才突然發現,崔瑛或許本不像她們想像中那樣無畏無知。
也許崔瑛心裡都懂,可她更願意把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些,隨性些。
崔瑛問她,什麼才是正途。
是了,天下學子寒窗十年,有的甚至是數十年,為了一個進士,甚至是一個舉人的功名,這是正途嗎?也許是吧,可考取了功名之後不就是為了入仕做官?
崔旻如今已經得了八品京官的職,在天下學子眼中這已經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到底魏笠仲和崔家人不滿什麼?
薛成嬌此時才恍然大悟,這一切,不過是貪心不足所致而已。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薛成嬌一聽就明白了。
崔家族學裡請的是魏笠仲來給孩子們授課,這位魏先生別看他身上沒有一官半職,卻是永寧二十三年的殿試探花,至於後來為什麼沒有入翰林熬資歷,薛成嬌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文人骨氣吧。
魏笠仲師從的是已故去的大儒名家孟川孟老先生,這種師從和上蒙學時講課的老師傅性質並不相同,所謂名師出高徒嘛,孟老先生在生的時候也沒入仕,做的是這世間一股清流,要的是雅名流芳千古,大概魏笠仲就是隨了他老師這一點吧。
薛成嬌想著不禁嘴角抽動,崔旻和崔昱兄弟倆因天資聰穎,當初魏笠仲一眼就看上了崔家這兩位少爺,收在了門下,所以崔晟他們叫師傅,可在崔旻和崔昱這裡,魏笠仲就是實實在在的老師了,將來別他兩位表兄也學了這樣,那才有意思了。
崔瑛先回過神來:「三哥哥是去找老夫人嗎?」
崔晟嗯了一聲:「他們在族學那裡,我們出來後合計了一下,還是想著把這事兒告訴老夫人或是大伯母知曉,看師傅今天的意思,還是氣大哥哥進京做官這事兒。」
崔瑛嗤鼻:「他自己不做官,就不讓學生為官啊?」
崔晟一貫的笑臉難得崩了一下,眉頭皺了皺。
薛成嬌在崔瑛背上拍了一把,嘟囔著警告她不要胡說,才又看崔晟:「可是旻表哥也不是自己上趕著去的,魏先生怎麼這麼……」她本來想說不講道理,但是又知道像崔晟他們這樣的學子,大概是把魏笠仲看的很高的,就沒把那四個字說出口,不過崔晟應該能明白她是什麼意思,薛成嬌又續後話,「昱表哥在學裡跟魏先生起爭執,若告訴了老太太,豈不是回了家還要挨罰嗎?」
崔晟先是點了點頭:「挨罰是一定的,所謂尊師重道者,是為學生的本分。師傅今日雖訓的大哥哥臉上無光,可身為學生,大哥哥只能受著,二哥哥急著站出來替他出頭,還出言頂撞,這本就不是他的本分。這會兒要去告訴老夫人,是想著大伯不在家,總不能還讓族學裡的人看笑話,還得請老夫人出面化解了才好,不然依師傅的脾氣……」崔晟無奈的搖了搖頭,「我們這幾日只怕都不必去上學了。」
薛成嬌哦了一聲便明白了,都說文人矯情,這話一點也不假,尤其像魏笠仲這種探花出身的,讓自己的學生出言頂撞了,他大概會覺得這是奇恥大辱,沒當場說要把崔昱逐出師門這種話,就已經很難得了。
可是崔瑛不管這些,只聽崔晟說姓魏的把崔旻訓的很沒臉,她便不高興起來了。
在崔瑛的心裡,家裡的這些哥哥們都是個頂個的優秀,她可以欺負,別人絕對不行,就算是老師,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給一頓訓斥吧?
只是見崔晟這樣慎重,崔瑛也知道這事兒不是她管的了了,說多了只怕又要變成無理取鬧,就嘆了一聲站在旁邊兒不說話了。
崔晟又與她二人說了會兒話,才往橋那邊走了。
薛成嬌盯著他背影看了半天,唉聲嘆氣的:「旻表哥這次被陛下欽點進京,實在不是什麼好事啊。」
崔瑛眯了眼:「你也想說大哥哥該等著兩年後的會試一舉得中,然後再進殿試,入翰林嗎?」
薛成嬌不明白她這話是什麼意思,咦了一聲回頭看她:「怎麼,你不這樣想嗎?」她說著又玩笑崔瑛,「剛才說起陸靖淇,你還說人家不務正業呢……」
「那不一樣。」崔瑛否定了一句,然後才道,「我只不過覺得世人狹隘,何以見得入翰林入閣就一定是最好的呢?誠然,家裡若出了進士,那是臉上有光的事情。可世事自有命中注定四個字管著呢,大哥哥此次進了戶部,說不定是他命里註定的呢?為什麼不順從天命,非要按著別人說的什麼考進士入翰林,才是正途嗎?」崔瑛又連連搖頭,「你不覺得這很好笑嗎?他的那個老師,自己考中了探花卻不肯做官,他走的就是正途?如果按他今日對大哥哥的態度來看,當年他老師就該把他逐出師門……也不是,他老師也不是什么正途咯?可到了大哥哥這裡,就因為提前做官沒等著考會試,就要受他的羞辱嗎?這是誰家的道理?」(未完待續。)
117:淬了毒的眼神
薛成嬌想來,崔瑛說的或許是有道理的,一時心頭又大為震撼。
她一直把崔瑛當小孩子看待,覺得崔瑛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明白。
可這幾個月重新接觸下來,她才突然發現,崔瑛或許本不像她們想像中那樣無畏無知。
也許崔瑛心裡都懂,可她更願意把自己的人生活的精彩些,隨性些。
崔瑛問她,什麼才是正途。
是了,天下學子寒窗十年,有的甚至是數十年,為了一個進士,甚至是一個舉人的功名,這是正途嗎?也許是吧,可考取了功名之後不就是為了入仕做官?
崔旻如今已經得了八品京官的職,在天下學子眼中這已經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到底魏笠仲和崔家人不滿什麼?
薛成嬌此時才恍然大悟,這一切,不過是貪心不足所致而已。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