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來新慶樓的人都知道這裡的規矩,非官不上二樓,非世族不上三樓,而能進到三樓雅間中的,更是寥寥數人而已了。
眾人因見崔旻徑直上樓,原本喧鬧的大廳里也稍顯得安靜了些,紛紛側目望過去。
有不認識的便嘖了一聲:「這人是誰?小小年紀,竟能往上面去?」
旁邊兒便有好事的張口啐他:「這是吉祥巷崔府長房的大爺,去歲中舉,跟劉公關係鐵的很。」
那人一聽他這樣的出身又是舉人老爺,卻跟劉光同這樣的閹人走的近,臉上便露出不屑來,略揚了揚聲:「什麼舉人老爺,依我說,抱緊了劉太監的大.腿,他就是連蒙學也沒上過,照樣能做官喏?」
先前好心同他解釋的那個人臉色一白,連忙退遠了幾步。
崔旻腳步一頓,眯著眼掃視過去,只是冷笑了一聲卻並沒有開口。
這樣人的他見的多了,無非是嫉妒二字,與之計較,反倒失了自己的氣度,於是便不願理會。
可是樓上卻有罵人的聲音傳下來:「哪裡來的龜兒子,進了新慶樓也敢滿嘴的噴糞,那個誰,把他給老子扔出去。」
崔旻忍不住想要扶額,腳步就快了些,上到了三樓去,與罵人的端了個禮:「劉公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先前罵人的人,並不知今日劉光同就在新慶樓中,這會兒聽了這樣一句,也是臉色煞白,牙根打顫,卻又不敢再胡說。
新慶樓平日都是仗著劉光同的勢,這會兒聽他這樣吩咐,便立時有打手們要去叉了那人出去。
崔旻心說這樣是扔出去了,豈不是更要結下仇來?便開了口:「且慢。」
劉光同很不贊同的看他:「怎麼著?」
崔旻一邊沖他搖頭,一邊看向一樓大廳里,眼神正落在先前那人身上,看了半天嘖了一聲:「章侍郎家的二少爺?」
那人一怔,沒想到崔旻認出他來,一時也不說話,像是怕連累了他爹似的。
崔旻又笑了一嗓子:「我記得你比我還要大上三四歲,三年前就下場去考了,但是連考了兩次都沒中是吧?」他雙手環在胸.前,又呵了一聲,「你有這個工夫說我的不是,倒不如回家去多讀幾本書,請幾位好一些的先生,認真的做一做課業才是正經。」
樓下姓章的公子哥兒臉憋得通紅:「你得意什麼!」
崔旻連連搖頭:「孺子不可教也。」他說了一句又看向劉光同,「還是把他扔出去吧。」
劉光同臉上這才有了笑意,朝著樓下一擺手,左右就有人上去叉了章家的哥兒扔出樓外去了。
見清靜下來,劉光同才扯了崔旻一把:「走吧,屋裡還有人等著。」
崔旻咦了一聲,反笑問:「是什麼人?我本以為今兒劉公做東請客的。」
劉光同一邊走一邊笑著說道:「有好事兒告訴你。」
一直到二人進到了屋裡去,崔旻才知道這屋裡的人是誰。
正對著門口坐著的那個人,四十來歲的年紀,眉目間清明一片,可唇角卻掛著意味深長的笑。
崔旻心頭微動,上前去行禮問安:「吳尚書。」
這人便正是如今應天府的戶部尚書吳贊,聽說是去年得罪了同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王芳,被進了一番讒言後調任到應天府來的,但是前陣子又聽聞了皇上已經發了旨意,要把他調回順天府去,仍舊領戶部尚書的銜兒。
崔旻下意識的看向劉光同,突然覺得,這中間說不定還有劉光同出的力。
其實這個年頭,京城裡權宦當道,皇帝雖不至於一味的偏聽偏信,但總歸是聽這些當權的太監們所說的要多些,也不怪章侍郎家的小兒子口出狂言指崔旻攀附劉光同了,這個世道,跟權宦們有了牽扯的,名聲大多不怎麼好聽。
像吳贊這樣起起落落的,在朝中數不勝數,崔旻雖未曾入仕,但因家中眾叔父並著一干交好的世家都是在朝為官的,對這樣的大起大落也就不以為然了,調任南京畢竟不是一擼到底了,再說了,只要吳贊有本事,就算是被一擼到底,照樣也可能被起復。
他想著,便又恭喜了幾句:「前幾個月聽聞吳尚書年後要回朝去了,恭喜恭喜啊。」
「咱們是同喜。」吳贊端著小杯吃了一口茶,才笑著回了一句。
崔旻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又覺得吳贊說話沒頭沒尾的:「我不過是中了舉而已,跟吳尚書的這個喜,是比不得的。」
吳贊哎了一聲搖頭:「十四歲的舉人老爺,放眼天下也不多見。今次朝中戶部寶鈔司提舉一職出缺,我已向陛下遞了奏摺,舉薦了你。」(未完待續。)
103:戶部提舉
崔旻腦子裡嗡的一聲,怔了好一會兒,尷尬的笑了笑:「吳大人是說笑了,我雖有功名在身,然則會試尚且未考,如何能入朝?」
他說完了這樣一句,就發現劉光同正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心裡咯噔一聲:「這事兒莫不是劉公……攛掇的?」
劉光同手裡的茶杯一擱,照著崔旻後背上就是一巴掌:「瓜娃子,還舉人老爺呢,這能用攛掇二字嗎?」
崔旻不由的蹙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此時可以確定的是,吳贊所說的事情,必定是劉光同的主意。
吳贊到應天府為官一年,他們二人是素未謀面的,況且他曾經聽父親說起來過,吳贊也不是個什麼省油的燈,當初之所以得罪王芳,還是因為上了一道摺子參王芳蠱惑君上諸如此類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眾人因見崔旻徑直上樓,原本喧鬧的大廳里也稍顯得安靜了些,紛紛側目望過去。
有不認識的便嘖了一聲:「這人是誰?小小年紀,竟能往上面去?」
旁邊兒便有好事的張口啐他:「這是吉祥巷崔府長房的大爺,去歲中舉,跟劉公關係鐵的很。」
那人一聽他這樣的出身又是舉人老爺,卻跟劉光同這樣的閹人走的近,臉上便露出不屑來,略揚了揚聲:「什麼舉人老爺,依我說,抱緊了劉太監的大.腿,他就是連蒙學也沒上過,照樣能做官喏?」
先前好心同他解釋的那個人臉色一白,連忙退遠了幾步。
崔旻腳步一頓,眯著眼掃視過去,只是冷笑了一聲卻並沒有開口。
這樣人的他見的多了,無非是嫉妒二字,與之計較,反倒失了自己的氣度,於是便不願理會。
可是樓上卻有罵人的聲音傳下來:「哪裡來的龜兒子,進了新慶樓也敢滿嘴的噴糞,那個誰,把他給老子扔出去。」
崔旻忍不住想要扶額,腳步就快了些,上到了三樓去,與罵人的端了個禮:「劉公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先前罵人的人,並不知今日劉光同就在新慶樓中,這會兒聽了這樣一句,也是臉色煞白,牙根打顫,卻又不敢再胡說。
新慶樓平日都是仗著劉光同的勢,這會兒聽他這樣吩咐,便立時有打手們要去叉了那人出去。
崔旻心說這樣是扔出去了,豈不是更要結下仇來?便開了口:「且慢。」
劉光同很不贊同的看他:「怎麼著?」
崔旻一邊沖他搖頭,一邊看向一樓大廳里,眼神正落在先前那人身上,看了半天嘖了一聲:「章侍郎家的二少爺?」
那人一怔,沒想到崔旻認出他來,一時也不說話,像是怕連累了他爹似的。
崔旻又笑了一嗓子:「我記得你比我還要大上三四歲,三年前就下場去考了,但是連考了兩次都沒中是吧?」他雙手環在胸.前,又呵了一聲,「你有這個工夫說我的不是,倒不如回家去多讀幾本書,請幾位好一些的先生,認真的做一做課業才是正經。」
樓下姓章的公子哥兒臉憋得通紅:「你得意什麼!」
崔旻連連搖頭:「孺子不可教也。」他說了一句又看向劉光同,「還是把他扔出去吧。」
劉光同臉上這才有了笑意,朝著樓下一擺手,左右就有人上去叉了章家的哥兒扔出樓外去了。
見清靜下來,劉光同才扯了崔旻一把:「走吧,屋裡還有人等著。」
崔旻咦了一聲,反笑問:「是什麼人?我本以為今兒劉公做東請客的。」
劉光同一邊走一邊笑著說道:「有好事兒告訴你。」
一直到二人進到了屋裡去,崔旻才知道這屋裡的人是誰。
正對著門口坐著的那個人,四十來歲的年紀,眉目間清明一片,可唇角卻掛著意味深長的笑。
崔旻心頭微動,上前去行禮問安:「吳尚書。」
這人便正是如今應天府的戶部尚書吳贊,聽說是去年得罪了同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王芳,被進了一番讒言後調任到應天府來的,但是前陣子又聽聞了皇上已經發了旨意,要把他調回順天府去,仍舊領戶部尚書的銜兒。
崔旻下意識的看向劉光同,突然覺得,這中間說不定還有劉光同出的力。
其實這個年頭,京城裡權宦當道,皇帝雖不至於一味的偏聽偏信,但總歸是聽這些當權的太監們所說的要多些,也不怪章侍郎家的小兒子口出狂言指崔旻攀附劉光同了,這個世道,跟權宦們有了牽扯的,名聲大多不怎麼好聽。
像吳贊這樣起起落落的,在朝中數不勝數,崔旻雖未曾入仕,但因家中眾叔父並著一干交好的世家都是在朝為官的,對這樣的大起大落也就不以為然了,調任南京畢竟不是一擼到底了,再說了,只要吳贊有本事,就算是被一擼到底,照樣也可能被起復。
他想著,便又恭喜了幾句:「前幾個月聽聞吳尚書年後要回朝去了,恭喜恭喜啊。」
「咱們是同喜。」吳贊端著小杯吃了一口茶,才笑著回了一句。
崔旻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又覺得吳贊說話沒頭沒尾的:「我不過是中了舉而已,跟吳尚書的這個喜,是比不得的。」
吳贊哎了一聲搖頭:「十四歲的舉人老爺,放眼天下也不多見。今次朝中戶部寶鈔司提舉一職出缺,我已向陛下遞了奏摺,舉薦了你。」(未完待續。)
103:戶部提舉
崔旻腦子裡嗡的一聲,怔了好一會兒,尷尬的笑了笑:「吳大人是說笑了,我雖有功名在身,然則會試尚且未考,如何能入朝?」
他說完了這樣一句,就發現劉光同正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心裡咯噔一聲:「這事兒莫不是劉公……攛掇的?」
劉光同手裡的茶杯一擱,照著崔旻後背上就是一巴掌:「瓜娃子,還舉人老爺呢,這能用攛掇二字嗎?」
崔旻不由的蹙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此時可以確定的是,吳贊所說的事情,必定是劉光同的主意。
吳贊到應天府為官一年,他們二人是素未謀面的,況且他曾經聽父親說起來過,吳贊也不是個什麼省油的燈,當初之所以得罪王芳,還是因為上了一道摺子參王芳蠱惑君上諸如此類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