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薛成嬌啊了一聲:「老夫人……」
章老夫人在她手背上輕拍了幾下:「事無不可對人言,才是坦坦蕩蕩的好姑娘。算上這一回,是第三次,知道我要說什麼了嗎?」
「事不過三。」薛成嬌的聲音沉了沉。
「真聰明。」老夫人的笑更燦爛了些,「小孩子嘛,少不了打打鬧鬧,你今後做什麼,我不會再提點你,也不會再警醒你,我容得下的,就全當不知道,可你要是讓我容不下,做的過分了,」老夫人斂了笑,握著成嬌的手也緊了緊,「崔家,你就住不下去了。」
薛成嬌的瞳孔驀然放大了幾分,懸著的一顆心落了下去,深呼吸了幾口:「您說的,我都記下了。」
老夫人又叮囑了她幾句,便放她去了。
待她退了出去,老夫人臉色一沉:「你去,嘴碎的一個人給五兩銀子,叫她們家裡進來人領回去,家生的世仆趕到莊子上去,永遠不許再進二門裡。」
曹媽媽噯了一聲:「那您這算是心疼嬌姑娘,還是看不上嬌姑娘這樣的行事?」
老夫人沉默了半天:「我膝下的兒孫,或是像瓊姐兒坦然的,或是像瑛姐兒純真的,再不然就是瑜姐兒琦姐兒琅姐兒她們那樣的。家裡有爹娘護著,有兄弟扶持著,還有祖母們擔待著,她們犯不上算計誰,也不必替自己操這份心。」老夫人的手在大腿上敲了敲,「我一向看不慣這樣見不得人的小動作,但是我不跟她計較,你當我心疼也好,當我給老大媳婦個面子也好,」說著又笑了,「要說起來,我還真覺得這個小姑娘挺不錯的,好好調教調教,將來是個能辦事兒的人。」
曹媽媽就陪著她笑了:「你才剛可把嬌姑娘嚇得不輕呢,剛進來那會兒臉色都白了,頭也不敢抬,看都不敢看您。」
「可她還是能回我的話,就證明不是個怯懦的人。」老夫人啐了她一口,「你這老貨,辦你的事兒去。」
曹媽媽笑著退了出去,後話便不再提了。
38:不止她一個
曹媽媽攆人出府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順安堂里。
潤大太太聽了茯苓回話時,先是大吃一驚:「曹媽媽親自去的?」
茯苓那裡點了點頭:「才剛前頭動靜鬧的大著呢,有不情願出去的,哭著求曹媽媽慈悲,連椿希堂都驚動了。二太太打發了人去問出了什麼事,知道是曹媽媽在,才沒多管。」
潤大太太嘖了一聲:「曹媽媽親自去,那就是老太太的意思了。」說著擰眉看茯苓,「攆出去的都是些什麼人?」
茯苓頓了一聲,上前幾步,壓低了些聲音:「您還記得前陣子嘴碎的幾個小丫頭嗎?」她遞了杯茶過去,「早前我回了您一次,您又一直忙著薛家太太的事,沒騰出手來料理的。」
潤大太太接茶杯的手一頓,挑眉看過去:「這可有意思了。」
說完了索性茶杯也不接了,指腹按了額頭一把:「老太太想是聽說了什麼吧?這算是給嬌嬌出頭?」
茯苓笑著回了句可不是嘛,眉眼彎彎的:「嬌姑娘上次落水醒了之後,老太太對她就一直很不錯。之前天天叫去敬和堂陪膳,今兒又親自辦了這些丫頭,咱們嬌姑娘本事可大了。」
潤大太太沒有笑,眉頭緊鎖,深思了許久,只是一味的搖頭:「她從醒來之後,幾次不安生,老太太未必不知道。」
連她都知道的事情,老夫人沒道理不知道。
要是跟從前那樣,老夫人眼裡壓根就沒有薛成嬌這個人,倒也罷了。
可偏偏又把她放在了眼裡,她說什麼話,做什麼事,老夫人都少不了留心,這一留心,她的那點小九九,可不心知肚明了?
茯苓大約知道潤大太太怕的是什麼,便柔聲勸:「太太也不要多心,老太太既然沒有計較,這些事兒就算都揭過去了。我看嬌姑娘這樣聰明,將來行事會有分寸的。」
潤大太太只是嘟囔了句但願吧,便沒再多說什麼。
日子一直到了九月初二的這一天,崔婉一行人回到應天府,踏著旭日進了崔家二門中,來不及安置,就先跟著溥大太太到了長房這裡來請安。
薛成嬌也起了個大早,只是一早到小雅居叫她的,除了崔瓊,還有崔琅。
見到崔琅時她顯然怔了一下:「琅表姐今天不去佛堂嗎?」
崔琅淺笑搖頭,沖她招手:「上回祖母又說了我母親一通,現如今母親也不讓我陪她一直在佛堂待著,今兒姑媽回來,母親叫我去陪著。」
薛成嬌提了裙擺幾步下了台階,跑的很是歡快。
崔瓊在旁邊直勸:「你可慢著點兒,摔下來不是鬧著玩的。」
薛成嬌挽上崔琅的手,朝著崔瓊做了個鬼臉:「我走路穩著呢。」
於是姐妹三人有說有笑的進了敬和堂中。
老夫人倒沒多囑咐什麼,只是看看崔琅,搖頭嘆了聲,低沉著嗓子同潤大太太道:「你還是要多勸勸她啊。」
崔琅面色一僵,潤大太太看在眼裡,趕忙笑著圓場:「媳婦兒記下了。」
不多時敬和堂熱鬧起來,先是小丫頭們打起帘子來,跟著有四個二等丫頭上去迎客,一直等溥大太太帶著崔婉和袁慧真進到正堂來,長安捧了個蒲團放到崔婉腳下,才讓她全了禮。
老夫人面色和善的很,笑著叫她們起身,又沖袁慧真招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老夫人在她手背上輕拍了幾下:「事無不可對人言,才是坦坦蕩蕩的好姑娘。算上這一回,是第三次,知道我要說什麼了嗎?」
「事不過三。」薛成嬌的聲音沉了沉。
「真聰明。」老夫人的笑更燦爛了些,「小孩子嘛,少不了打打鬧鬧,你今後做什麼,我不會再提點你,也不會再警醒你,我容得下的,就全當不知道,可你要是讓我容不下,做的過分了,」老夫人斂了笑,握著成嬌的手也緊了緊,「崔家,你就住不下去了。」
薛成嬌的瞳孔驀然放大了幾分,懸著的一顆心落了下去,深呼吸了幾口:「您說的,我都記下了。」
老夫人又叮囑了她幾句,便放她去了。
待她退了出去,老夫人臉色一沉:「你去,嘴碎的一個人給五兩銀子,叫她們家裡進來人領回去,家生的世仆趕到莊子上去,永遠不許再進二門裡。」
曹媽媽噯了一聲:「那您這算是心疼嬌姑娘,還是看不上嬌姑娘這樣的行事?」
老夫人沉默了半天:「我膝下的兒孫,或是像瓊姐兒坦然的,或是像瑛姐兒純真的,再不然就是瑜姐兒琦姐兒琅姐兒她們那樣的。家裡有爹娘護著,有兄弟扶持著,還有祖母們擔待著,她們犯不上算計誰,也不必替自己操這份心。」老夫人的手在大腿上敲了敲,「我一向看不慣這樣見不得人的小動作,但是我不跟她計較,你當我心疼也好,當我給老大媳婦個面子也好,」說著又笑了,「要說起來,我還真覺得這個小姑娘挺不錯的,好好調教調教,將來是個能辦事兒的人。」
曹媽媽就陪著她笑了:「你才剛可把嬌姑娘嚇得不輕呢,剛進來那會兒臉色都白了,頭也不敢抬,看都不敢看您。」
「可她還是能回我的話,就證明不是個怯懦的人。」老夫人啐了她一口,「你這老貨,辦你的事兒去。」
曹媽媽笑著退了出去,後話便不再提了。
38:不止她一個
曹媽媽攆人出府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順安堂里。
潤大太太聽了茯苓回話時,先是大吃一驚:「曹媽媽親自去的?」
茯苓那裡點了點頭:「才剛前頭動靜鬧的大著呢,有不情願出去的,哭著求曹媽媽慈悲,連椿希堂都驚動了。二太太打發了人去問出了什麼事,知道是曹媽媽在,才沒多管。」
潤大太太嘖了一聲:「曹媽媽親自去,那就是老太太的意思了。」說著擰眉看茯苓,「攆出去的都是些什麼人?」
茯苓頓了一聲,上前幾步,壓低了些聲音:「您還記得前陣子嘴碎的幾個小丫頭嗎?」她遞了杯茶過去,「早前我回了您一次,您又一直忙著薛家太太的事,沒騰出手來料理的。」
潤大太太接茶杯的手一頓,挑眉看過去:「這可有意思了。」
說完了索性茶杯也不接了,指腹按了額頭一把:「老太太想是聽說了什麼吧?這算是給嬌嬌出頭?」
茯苓笑著回了句可不是嘛,眉眼彎彎的:「嬌姑娘上次落水醒了之後,老太太對她就一直很不錯。之前天天叫去敬和堂陪膳,今兒又親自辦了這些丫頭,咱們嬌姑娘本事可大了。」
潤大太太沒有笑,眉頭緊鎖,深思了許久,只是一味的搖頭:「她從醒來之後,幾次不安生,老太太未必不知道。」
連她都知道的事情,老夫人沒道理不知道。
要是跟從前那樣,老夫人眼裡壓根就沒有薛成嬌這個人,倒也罷了。
可偏偏又把她放在了眼裡,她說什麼話,做什麼事,老夫人都少不了留心,這一留心,她的那點小九九,可不心知肚明了?
茯苓大約知道潤大太太怕的是什麼,便柔聲勸:「太太也不要多心,老太太既然沒有計較,這些事兒就算都揭過去了。我看嬌姑娘這樣聰明,將來行事會有分寸的。」
潤大太太只是嘟囔了句但願吧,便沒再多說什麼。
日子一直到了九月初二的這一天,崔婉一行人回到應天府,踏著旭日進了崔家二門中,來不及安置,就先跟著溥大太太到了長房這裡來請安。
薛成嬌也起了個大早,只是一早到小雅居叫她的,除了崔瓊,還有崔琅。
見到崔琅時她顯然怔了一下:「琅表姐今天不去佛堂嗎?」
崔琅淺笑搖頭,沖她招手:「上回祖母又說了我母親一通,現如今母親也不讓我陪她一直在佛堂待著,今兒姑媽回來,母親叫我去陪著。」
薛成嬌提了裙擺幾步下了台階,跑的很是歡快。
崔瓊在旁邊直勸:「你可慢著點兒,摔下來不是鬧著玩的。」
薛成嬌挽上崔琅的手,朝著崔瓊做了個鬼臉:「我走路穩著呢。」
於是姐妹三人有說有笑的進了敬和堂中。
老夫人倒沒多囑咐什麼,只是看看崔琅,搖頭嘆了聲,低沉著嗓子同潤大太太道:「你還是要多勸勸她啊。」
崔琅面色一僵,潤大太太看在眼裡,趕忙笑著圓場:「媳婦兒記下了。」
不多時敬和堂熱鬧起來,先是小丫頭們打起帘子來,跟著有四個二等丫頭上去迎客,一直等溥大太太帶著崔婉和袁慧真進到正堂來,長安捧了個蒲團放到崔婉腳下,才讓她全了禮。
老夫人面色和善的很,笑著叫她們起身,又沖袁慧真招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