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所以, 藍角含糊的來歷在他看來都不是事, 既然是從卡池中抽出來的, 來歷不明也正常,只能說策劃文案沒寫好。
藍角聽了他的安排,輕抿唇,遲疑著點了點頭。
雖然許多不明白的地方,不過伯邑考的安排正合他意,畢竟,就算入世,與人族摻和太深也不好,到時候因果糾纏,不知積累多少紅塵業力。
瞟了一眼伯邑考熟悉的相貌,他只當這一切都在師尊計劃之中,如此,也不需他多想了。
藍角正式走馬上任,給伯邑考的工業大計增加了一塊小小的磚頭,再看那些望不到盡頭的任務,雖然依舊絕望,但總覺得多了絲曙光呢。
其實,西岐按道理應該是姬昌說了算,伯邑考一個孩子,哪怕是姬昌長子,要想有什麼大動作,也不可能瞞過他那位精明的父親。
然而,近段時間,因朝歌有事,姬昌不在,正好給伯邑考大顯身手的機會。
他需要抓緊時間在父親回來前做些成績出來,才好交代,並在後期獲得全力支持,這也是伯邑考不眠不休肝進度的緣由。
至於說這般變化會不會讓姬昌懷疑兒子換了芯,只能說,神魔在世的時代,再天才都不會出格,還有人天生神異之處呢。
文燭珏見伯邑考發展順利,稍稍移開目光,關注落到另一處重要地點,被天道坑了一次後,他徹底警醒,務必掌控細節,避免重蹈覆轍。
朝歌。
不久前,帝乙駕崩,帝辛繼位,姬昌正是因朝拜新王才離開領地來到國度。
而帝辛,也就是紂王,剛剛登基這段時間勵精圖治、英明神武,完全看不出有亡國之君之像。
文燭珏走在朝歌街頭,體驗原始的人族社會風情。
僅以精神面貌來看,如今的朝歌還是好於西岐,畢竟是國都,數百年積累,八方來朝,諸侯國頭上壓著幾層剝削,朝歌卻只被商王一人壓榨,自然稍好。
不過,原始的社會,老百姓過得如何完全看上面之人的品性,所以,拉高下限,不把生活寄托在一人身上,對普通人來說才是真正的好。
他昂頭眺望,微微皺眉,成湯氣運正盛,如按照此勢頭,再續個百餘年都可,卻不知為何量劫要自此起,斬斷殷商國運。
雖然行事的是女媧,但她那般衝動,必然有天道的影子,否則,紂王一個人禍害的也不過一朝,離後世那些昏君還差等級呢。
他思考著這個問題,不知不覺竟走到了朝歌南門,一座金妝華麗的宮殿出現在眼帘,文燭珏一頓,才發現自己竟來到了量劫的起點,女媧宮。
他當然不會踏入宮內。
這裡乃是祭祀女媧之處,必然有她的靈力,普通人進出還好,他一旦進入,對方恐怕立刻就有所感。
文燭珏看了看四面,發現女媧宮香火十分鼎盛,聯想日後佛教大興,朝拜者甚眾,恐無人再拜女媧,不由更生世事變遷之感。
那首詩帶來的後果不可謂不慘,不但葬送了一個王朝,也讓一位聖人在人間的影響幾乎消失。
想到這裡,文燭珏腦海中閃過些什麼,但要抓卻又抓不住。
不過,到了他生活的,女媧宮又會重新興旺,這數千年對不靠香火的女媧來說應該不算什麼。
文燭珏忽的一笑,想起後世那些女王氣質的網友,什麼「姐就是聽個響」,也許女媧也是這般心態吧。
因為伯邑考的出現,文燭珏又開始時常回憶上輩子,沒有血翅黑蚊記憶的伯邑考才是上輩子的文燭珏,而他,已經變得太多,再也找不回那個二十一世紀自己的存在。
不過,從前的文燭珏也許回因此落寞、惶然,如今的他早已心如磐石、不可更改,他便是他,再怎麼變化,唯有自己才是文燭珏這個名字的擁有者。
所以,他不會因分神與自己的區別而動搖,也不會因此對道路產生迷惑。
世間唯我,吾既唯一。
文燭珏最後看了一眼披霞帶錦的女媧宮,轉身消失在朝歌,沒有人能阻擋他的道路,另一個他,也不行。
……
時間晃悠著就過去了,紂王第一次發昏之舉被數雙眼睛親眼見證。
通天對此摸不著頭腦:「一個泥塑雕像,真能看出美醜?」
文燭珏對此倒是覺出緣由:「那畢竟是娘娘的神像,又被多年供奉,自然有神力氣息附著,紂王那一眼,恐怕正好是神力激發之時,窺到了女媧真容。」
女媧的相貌自然是極美的,只是,對於修到他們這個境界的存在來說,相貌美醜已經成了無關緊要的東西,因此自然難以理解人類會為美人神魂顛倒。
更何況,凡人的美與修道者的美不是一個概念,哪怕神像只有百分之一的神韻,也足以勾得凡人鬼迷心竅,這是圓滿的「道」對人的吸引。
比如文燭珏,他上輩子本就長得不錯,這一世修為越深厚,身上道意越圓滿,越接近「無暇」之感,若把他與伯邑考放一起,哪怕他們五官模樣幾乎毫無差別,但給人的感官上,吸引力卻完全不同。
「不過,有紫氣護身,如果不是色迷心竅,應當也不至於如此才對。」文燭珏摸著下巴。
上輩子當故事看還好,只覺得紂王本就愚蠢,這次身處其中,不禁有種不和諧之感,以對方這幾年的表現,怎會這般不智?
藍角聽了他的安排,輕抿唇,遲疑著點了點頭。
雖然許多不明白的地方,不過伯邑考的安排正合他意,畢竟,就算入世,與人族摻和太深也不好,到時候因果糾纏,不知積累多少紅塵業力。
瞟了一眼伯邑考熟悉的相貌,他只當這一切都在師尊計劃之中,如此,也不需他多想了。
藍角正式走馬上任,給伯邑考的工業大計增加了一塊小小的磚頭,再看那些望不到盡頭的任務,雖然依舊絕望,但總覺得多了絲曙光呢。
其實,西岐按道理應該是姬昌說了算,伯邑考一個孩子,哪怕是姬昌長子,要想有什麼大動作,也不可能瞞過他那位精明的父親。
然而,近段時間,因朝歌有事,姬昌不在,正好給伯邑考大顯身手的機會。
他需要抓緊時間在父親回來前做些成績出來,才好交代,並在後期獲得全力支持,這也是伯邑考不眠不休肝進度的緣由。
至於說這般變化會不會讓姬昌懷疑兒子換了芯,只能說,神魔在世的時代,再天才都不會出格,還有人天生神異之處呢。
文燭珏見伯邑考發展順利,稍稍移開目光,關注落到另一處重要地點,被天道坑了一次後,他徹底警醒,務必掌控細節,避免重蹈覆轍。
朝歌。
不久前,帝乙駕崩,帝辛繼位,姬昌正是因朝拜新王才離開領地來到國度。
而帝辛,也就是紂王,剛剛登基這段時間勵精圖治、英明神武,完全看不出有亡國之君之像。
文燭珏走在朝歌街頭,體驗原始的人族社會風情。
僅以精神面貌來看,如今的朝歌還是好於西岐,畢竟是國都,數百年積累,八方來朝,諸侯國頭上壓著幾層剝削,朝歌卻只被商王一人壓榨,自然稍好。
不過,原始的社會,老百姓過得如何完全看上面之人的品性,所以,拉高下限,不把生活寄托在一人身上,對普通人來說才是真正的好。
他昂頭眺望,微微皺眉,成湯氣運正盛,如按照此勢頭,再續個百餘年都可,卻不知為何量劫要自此起,斬斷殷商國運。
雖然行事的是女媧,但她那般衝動,必然有天道的影子,否則,紂王一個人禍害的也不過一朝,離後世那些昏君還差等級呢。
他思考著這個問題,不知不覺竟走到了朝歌南門,一座金妝華麗的宮殿出現在眼帘,文燭珏一頓,才發現自己竟來到了量劫的起點,女媧宮。
他當然不會踏入宮內。
這裡乃是祭祀女媧之處,必然有她的靈力,普通人進出還好,他一旦進入,對方恐怕立刻就有所感。
文燭珏看了看四面,發現女媧宮香火十分鼎盛,聯想日後佛教大興,朝拜者甚眾,恐無人再拜女媧,不由更生世事變遷之感。
那首詩帶來的後果不可謂不慘,不但葬送了一個王朝,也讓一位聖人在人間的影響幾乎消失。
想到這裡,文燭珏腦海中閃過些什麼,但要抓卻又抓不住。
不過,到了他生活的,女媧宮又會重新興旺,這數千年對不靠香火的女媧來說應該不算什麼。
文燭珏忽的一笑,想起後世那些女王氣質的網友,什麼「姐就是聽個響」,也許女媧也是這般心態吧。
因為伯邑考的出現,文燭珏又開始時常回憶上輩子,沒有血翅黑蚊記憶的伯邑考才是上輩子的文燭珏,而他,已經變得太多,再也找不回那個二十一世紀自己的存在。
不過,從前的文燭珏也許回因此落寞、惶然,如今的他早已心如磐石、不可更改,他便是他,再怎麼變化,唯有自己才是文燭珏這個名字的擁有者。
所以,他不會因分神與自己的區別而動搖,也不會因此對道路產生迷惑。
世間唯我,吾既唯一。
文燭珏最後看了一眼披霞帶錦的女媧宮,轉身消失在朝歌,沒有人能阻擋他的道路,另一個他,也不行。
……
時間晃悠著就過去了,紂王第一次發昏之舉被數雙眼睛親眼見證。
通天對此摸不著頭腦:「一個泥塑雕像,真能看出美醜?」
文燭珏對此倒是覺出緣由:「那畢竟是娘娘的神像,又被多年供奉,自然有神力氣息附著,紂王那一眼,恐怕正好是神力激發之時,窺到了女媧真容。」
女媧的相貌自然是極美的,只是,對於修到他們這個境界的存在來說,相貌美醜已經成了無關緊要的東西,因此自然難以理解人類會為美人神魂顛倒。
更何況,凡人的美與修道者的美不是一個概念,哪怕神像只有百分之一的神韻,也足以勾得凡人鬼迷心竅,這是圓滿的「道」對人的吸引。
比如文燭珏,他上輩子本就長得不錯,這一世修為越深厚,身上道意越圓滿,越接近「無暇」之感,若把他與伯邑考放一起,哪怕他們五官模樣幾乎毫無差別,但給人的感官上,吸引力卻完全不同。
「不過,有紫氣護身,如果不是色迷心竅,應當也不至於如此才對。」文燭珏摸著下巴。
上輩子當故事看還好,只覺得紂王本就愚蠢,這次身處其中,不禁有種不和諧之感,以對方這幾年的表現,怎會這般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