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先皇后見自己的掌上明珠如此在意一個罪奴,實在費解。她不明白區區一個罪奴有什麼值得葉蓁如此袒護。但在見到柳容修之後,她似乎有點明白了,柳容修的氣度舉止的確超凡脫俗,絕對不是簡簡單單一個罪奴能夠培養出來的。
後來一查內檔,果然,柳容修的家世不俗,祖父是太傅,母親也出身大家世族,家學淵源深厚,如果不是太傅得罪了自己被罰沒,她現在應該長成了一個大家閨秀。
先皇后考較了柳容修的才能,覺得她可以為自己所用,剛好葉蓁身邊也缺一個伴讀,於是就將柳容修從罪奴宮裡提了出來,放在自己身邊做個小宮女,實則是葉蓁的玩伴。
既然蓁兒喜歡,區區一個罪奴,就送給她當做玩物。
但先皇后絕對沒想到的是,葉蓁不僅僅把柳容修當成玩物,她沒有一時貪圖新鮮,而是將柳容修當成了自己的摯交好友,倆人相互陪伴著一起長大。更沒想到的是,柳容修不僅能作為公主的伴讀,而且還成了自己日後的左右手,成為了自己和皇帝的手中的筆鋒。
柳容修聰慧過人,下筆如風,總能揣摩到聖意,領悟力驚人。她出口成章,更能過目不忘,是當世難得一見的才女,其出類拔萃,不僅是女子當中的翹楚,更連當時的才子之中也無人能夠比肩。
因此在塔樓論詩之時,原本定下的評官老太傅因為摔了腿在家休養臨時不能來,先帝後不約而同地推柳容修出來,作為高塔論詩詞、評論天下文章的評官,從此柳容修之才名,傳遍天下。
葉蓁從來沒有才情,她有的只是閒情逸緻。但她欣賞有才情的人,她將柳容修留在身邊,經常圍繞著她轉,這種黏糊勁兒有時候讓柳容修無奈,她常建議葉蓁去外頭走走,像其他皇族貴女一樣遊玩踏青,多和世家子弟交往,但是葉蓁卻不願意。
她覺得那群人沒勁兒。
柳容修當然拗不過尊貴的大盛公主殿下,只能憑她胡攪蠻纏。但葉蓁知道她要為父皇母后處理政務,只是小打小鬧,從不在正事上干擾柳容修。她也能感覺到柳容修其實心底里是樂意自己在她身邊的,因為她經常發現柳容修在偷偷看她,而且在偷瞧她的時候嘴角常勾,眉眼也是彎彎地帶著笑意。
葉蓁知道柳容修內斂,有什麼事情都藏在心底從不輕易說出口。但是她的表情神態告訴葉蓁,她喜歡葉蓁留在她的身邊。於是葉蓁便經常來看她,經常陪著她。反正她是無所事事的小公主,在這宮中無人敢攔著,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是有一日,柳容修卻突然被母后懲罰了,她的眉心被刺了字,比起皮肉之苦,這更是對柳容修莫大的羞辱,她遭遇了這等恥辱,卻不能辨析。
葉蓁實在不明白明明母后是那樣喜愛和看重柳容修,而柳容修又是那麼一個謹小慎微、面面俱到的穩重之人,為何會惹怒母后讓她生氣到如此地步?
刺面之刑,雖只是暫時疼痛,但面額之上的「罪人」標記會讓柳容修從此無法抬頭。她的前途,她的尊榮都會因為這件事而全部變成塵埃。
葉蓁在柳容修的口中問不出理由,她只好去找母后。
母后先是迴避她,後來被葉蓁絕食的行為迫得無奈宣見了她,頗有深意地和葉蓁說:「本宮之所以懲罰她,是想要告誡她不該有的心思不能有,不該想的人別去想。」
葉蓁奇怪且著急:「她不該想的人是誰?她一直都在宮中,她能見到的人我也能見到,但是她一直沒有接觸什麼人,又怎麼會去想?這中間一定有誤會,還請母后找太醫來幫她去除刺面,你這樣做以後讓容修如何見人?」
先皇后幽幽地望著葉蓁,眼神深邃帶著質詢:「你沒有一點感覺?」
葉蓁越發困惑:「感覺什麼?」
先皇后好像鬆了一口氣:「沒什麼,你既沒有什麼感覺,那就好……」她提筆在奏摺上批字,剛要蘸上一點墨,卻發現身邊給她磨墨之人因為被自己懲戒而被軟禁。
又在心中嘆息一聲,原來連自己也在不知不覺當中如此依賴柳容修。
柳容修是百年不遇的奇才,將她留在自己身邊參與政事,悉心培養,有朝一日她將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夙願,成為朝堂之上的第一個女官,甚至成為宰執都大有可能,她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
先皇后目光一頓,抬頭瞅著自己美麗可愛的女兒。不知不覺間,葉蓁已經長成一個大姑娘了,她的容貌實屬傾城佳人,被自己和皇帝庇護養成了她嬌慣任性的性格,但是她卻不張揚跋扈,這樣的公主誰不喜歡?
所以就連柳容修都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雖然只是猜測,但是先皇后的直覺非常準確,在宮中多年什麼事情沒有見過?她看柳容修看待葉蓁的眼神,看他們之間相處的氛圍,再加上前幾日在議事廳里,有個年輕的宰執曾忽然提起公主的婚事……
也就是在那時候先皇后察覺到了柳容修的異樣。她本在一邊像是往常一樣記錄談論內容,整理成冊歸檔。她寫的字既能飄灑俊逸也可以工整有度,詳略得當。但是當提到公主之後,她卻忽然碰翻了硯台,驚得滿堂訝異。
見她慌亂地跪地告罪,先皇后閉了閉眼,心中已然將隱隱的猜測作了八分真切。下旨賜罪,讓柳容修承受名人雅士最恥辱的刺面之刑。
後來一查內檔,果然,柳容修的家世不俗,祖父是太傅,母親也出身大家世族,家學淵源深厚,如果不是太傅得罪了自己被罰沒,她現在應該長成了一個大家閨秀。
先皇后考較了柳容修的才能,覺得她可以為自己所用,剛好葉蓁身邊也缺一個伴讀,於是就將柳容修從罪奴宮裡提了出來,放在自己身邊做個小宮女,實則是葉蓁的玩伴。
既然蓁兒喜歡,區區一個罪奴,就送給她當做玩物。
但先皇后絕對沒想到的是,葉蓁不僅僅把柳容修當成玩物,她沒有一時貪圖新鮮,而是將柳容修當成了自己的摯交好友,倆人相互陪伴著一起長大。更沒想到的是,柳容修不僅能作為公主的伴讀,而且還成了自己日後的左右手,成為了自己和皇帝的手中的筆鋒。
柳容修聰慧過人,下筆如風,總能揣摩到聖意,領悟力驚人。她出口成章,更能過目不忘,是當世難得一見的才女,其出類拔萃,不僅是女子當中的翹楚,更連當時的才子之中也無人能夠比肩。
因此在塔樓論詩之時,原本定下的評官老太傅因為摔了腿在家休養臨時不能來,先帝後不約而同地推柳容修出來,作為高塔論詩詞、評論天下文章的評官,從此柳容修之才名,傳遍天下。
葉蓁從來沒有才情,她有的只是閒情逸緻。但她欣賞有才情的人,她將柳容修留在身邊,經常圍繞著她轉,這種黏糊勁兒有時候讓柳容修無奈,她常建議葉蓁去外頭走走,像其他皇族貴女一樣遊玩踏青,多和世家子弟交往,但是葉蓁卻不願意。
她覺得那群人沒勁兒。
柳容修當然拗不過尊貴的大盛公主殿下,只能憑她胡攪蠻纏。但葉蓁知道她要為父皇母后處理政務,只是小打小鬧,從不在正事上干擾柳容修。她也能感覺到柳容修其實心底里是樂意自己在她身邊的,因為她經常發現柳容修在偷偷看她,而且在偷瞧她的時候嘴角常勾,眉眼也是彎彎地帶著笑意。
葉蓁知道柳容修內斂,有什麼事情都藏在心底從不輕易說出口。但是她的表情神態告訴葉蓁,她喜歡葉蓁留在她的身邊。於是葉蓁便經常來看她,經常陪著她。反正她是無所事事的小公主,在這宮中無人敢攔著,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是有一日,柳容修卻突然被母后懲罰了,她的眉心被刺了字,比起皮肉之苦,這更是對柳容修莫大的羞辱,她遭遇了這等恥辱,卻不能辨析。
葉蓁實在不明白明明母后是那樣喜愛和看重柳容修,而柳容修又是那麼一個謹小慎微、面面俱到的穩重之人,為何會惹怒母后讓她生氣到如此地步?
刺面之刑,雖只是暫時疼痛,但面額之上的「罪人」標記會讓柳容修從此無法抬頭。她的前途,她的尊榮都會因為這件事而全部變成塵埃。
葉蓁在柳容修的口中問不出理由,她只好去找母后。
母后先是迴避她,後來被葉蓁絕食的行為迫得無奈宣見了她,頗有深意地和葉蓁說:「本宮之所以懲罰她,是想要告誡她不該有的心思不能有,不該想的人別去想。」
葉蓁奇怪且著急:「她不該想的人是誰?她一直都在宮中,她能見到的人我也能見到,但是她一直沒有接觸什麼人,又怎麼會去想?這中間一定有誤會,還請母后找太醫來幫她去除刺面,你這樣做以後讓容修如何見人?」
先皇后幽幽地望著葉蓁,眼神深邃帶著質詢:「你沒有一點感覺?」
葉蓁越發困惑:「感覺什麼?」
先皇后好像鬆了一口氣:「沒什麼,你既沒有什麼感覺,那就好……」她提筆在奏摺上批字,剛要蘸上一點墨,卻發現身邊給她磨墨之人因為被自己懲戒而被軟禁。
又在心中嘆息一聲,原來連自己也在不知不覺當中如此依賴柳容修。
柳容修是百年不遇的奇才,將她留在自己身邊參與政事,悉心培養,有朝一日她將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夙願,成為朝堂之上的第一個女官,甚至成為宰執都大有可能,她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
先皇后目光一頓,抬頭瞅著自己美麗可愛的女兒。不知不覺間,葉蓁已經長成一個大姑娘了,她的容貌實屬傾城佳人,被自己和皇帝庇護養成了她嬌慣任性的性格,但是她卻不張揚跋扈,這樣的公主誰不喜歡?
所以就連柳容修都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雖然只是猜測,但是先皇后的直覺非常準確,在宮中多年什麼事情沒有見過?她看柳容修看待葉蓁的眼神,看他們之間相處的氛圍,再加上前幾日在議事廳里,有個年輕的宰執曾忽然提起公主的婚事……
也就是在那時候先皇后察覺到了柳容修的異樣。她本在一邊像是往常一樣記錄談論內容,整理成冊歸檔。她寫的字既能飄灑俊逸也可以工整有度,詳略得當。但是當提到公主之後,她卻忽然碰翻了硯台,驚得滿堂訝異。
見她慌亂地跪地告罪,先皇后閉了閉眼,心中已然將隱隱的猜測作了八分真切。下旨賜罪,讓柳容修承受名人雅士最恥辱的刺面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