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元春得意大笑:「哈哈哈,知道又如何,今夜,你、你們沒有一個人能活著出去。」他指的是在場的所有人。
柳放顫抖著說:「元司軍、殿下,今晚我什麼都沒看見,什麼都沒聽見,你們能不能放我回去?」
他一插口,使得元春和葉蓁都看向了他。元春眼裡滿是譏誚,而葉蓁眼底仍舊平寂。
元春嘲諷道:「柳侯爺想得倒是挺美,你特地趕來參加婚宴想要討好公主殿下討要好處,卻在見到殿下有難之時撇清自己逃之夭夭,你可真是柳容修的好舅舅,虧得公主為封賞江南侯的名頭讓你逍遙自在,沒想到背後卻是這樣一個背信棄義、貪生怕死之徒。」
柳放自知理虧,心虛地垂下頭避到一邊。他之所以不元千里來到這裡參加一個叛將的婚宴,是因為他收到了消息——長公主葉蓁也會來。抱著能進一步結交長公主的念頭,柳放來到淮南城,果然在這裡見到了長公主。至今為止,柳放還不知道是誰給了自己這個消息。
吳宜歸慶幸還好沒有去投靠柳放,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依靠。
「廢話少敘,」元春抬手指揮門外的黑衣人,高聲道,「公主殿下微服出京,被困淮南城中,淮北南川奉命平叛,誤殺鎮國長公主葉蓁。臣司軍元春,奉召前來尋找公主,只尋得屍首,當即送回京師。」
高高抬起的手勢隨同話音一同落下,外頭的黑衣人慾要衝入王府擒拿葉蓁等人,待為首的那個剛剛一步踏入門檻之後,卻被迎面射來的一支箭擊穿了腳背。他頓時疼得嗷嗷大叫,抱著腳到底不起。
旁邊的人紛紛抬頭,卻赫然瞧見前院的一排排屋頂上,冒出了一排排手持強弩的將士。正中為首的那個將軍,身穿白色鎧甲,手持強弓,一手勾著弓弦,他的眼神銳利似箭,俯視著外頭來的不速之客,剛剛那一箭便是由他手中射出。
元春見到此人,臉色驟變,驚訝地連退兩步:「怎麼會是你?」
--------------------
第16章
===================
銀鎧將軍眉目冷峻,搭著弓弦的手穩重如山,他瞄準了躲在人牆後的元春,嘴角抿成一道直線,出現在牆頭上為首之人就是叛將陳君。
元春震驚之後看著葉蓁,腦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恍然大悟道:「我一直覺得陳君叛亂有古怪,他一個沒有背景靠山的毛頭小伙子能夠用這麼快的速度上位成為淮北軍的主心骨,憑藉他一個無依無靠的人根本不可能,但如果在他背後是殿下在扶持培養,那麼如今的一切就都可以解釋通了。我想問殿下是什麼時候開始和陳君搭上線?」
元春試探詢問:「是從他從軍開始,還是從他當上百夫長?亦或者更後面一些,從他當上淮南軍的陪戎副尉?」
元春不斷在猜,葉蓁始終不答,任憑他揣度。葉蓁知道,元春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他很會猜測人心,他曾經猜中了父皇母后的心,也猜中了弟弟的心,如果被他猜中了軟肋,他就會抓住這個弱點直至達到他的目的,這就是以毒蛇為名的元春的性格。
五年前,元春毫不猶豫地殺了柳容修,幾乎讓葉蓁一蹶不振,如果不是葉芑拼命攔著,如果不是前國師玄奕說還有希望,她絕對不會饒過元春。
於是葉蓁等了五年,直至柳容修真的復活出現。
雖然柳容修復活,但葉蓁和元春之間的仇恨並未消滅,葉蓁心中的痛還清晰明了,她等待眼前的機會良久。她如今要在柳容修面前,親手處理殺害柳容修的真兇。
只聽葉蓁冷冷道:「陳君,活捉他。」
陳君「嗖嗖」幾聲,連續射出幾支箭。四面八方的將士將王府重重包圍,如果外邊在瓮城之中被圍住的淮北、南川二軍一樣,成了葉蓁的瓮中之鱉。
王府高牆與淮南城牆一樣被設計得堅不可摧。
元春見身後的大門被關起,退縮在人牆之中,越過人群望著葉蓁,「淮南王軍不是喝醉了酒了嗎,這也是你的誤導?」
「只有那麼幾個將領醉了,淮南軍向來訓練有素,絕對不會喝酒誤事。」陳君說。
「陳君殺了淮南王,郡主難道不恨他?」元春咬緊後槽牙,始終不解此事。
婉平郡主平靜道,「淮南王意圖謀反,陳君此舉忠君愛國,我不會恨他。」
元春聞言震驚,臉色大變。
吳宜歸雖然早有懷疑,但直至親耳聽見這話從郡主口中說出,這才確認了自己的猜測。心中微嘆,淮南王訂購了那麼多的煤炭礦石,還在城外挖掘洞窟,估計是用來鍛造兵器,他一個地方藩王,軍隊規模和兵器數量都被限制,偷偷鑄造兵器唯一的可能就是造反。
陳君是葉蓁培養的內應,他混入王府,潛心多年混到了副將的位置,掌控了淮南軍,他對淮南王的動態了如指掌,再加上與郡主定親,淮南王更是把他看成了自己人,所以在掌握確鑿證據之後,陳君先發制人,將淮南王一干有關係的人等全部誅殺在府中,使得消息不會泄露。
而他之所以這樣做,除了遵從葉蓁的意思外,也是為了保全淮南王府的名聲,更重要的是,他能保下郡主和小世子。
陳君不惜擔負罵名,被那些所謂清流文人戳著脊梁骨罵他不忠不義也不曾開口為他自己辯駁維護一句,如此忍辱負重,只是為了淮南王這一對兒女的名聲。
柳放顫抖著說:「元司軍、殿下,今晚我什麼都沒看見,什麼都沒聽見,你們能不能放我回去?」
他一插口,使得元春和葉蓁都看向了他。元春眼裡滿是譏誚,而葉蓁眼底仍舊平寂。
元春嘲諷道:「柳侯爺想得倒是挺美,你特地趕來參加婚宴想要討好公主殿下討要好處,卻在見到殿下有難之時撇清自己逃之夭夭,你可真是柳容修的好舅舅,虧得公主為封賞江南侯的名頭讓你逍遙自在,沒想到背後卻是這樣一個背信棄義、貪生怕死之徒。」
柳放自知理虧,心虛地垂下頭避到一邊。他之所以不元千里來到這裡參加一個叛將的婚宴,是因為他收到了消息——長公主葉蓁也會來。抱著能進一步結交長公主的念頭,柳放來到淮南城,果然在這裡見到了長公主。至今為止,柳放還不知道是誰給了自己這個消息。
吳宜歸慶幸還好沒有去投靠柳放,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依靠。
「廢話少敘,」元春抬手指揮門外的黑衣人,高聲道,「公主殿下微服出京,被困淮南城中,淮北南川奉命平叛,誤殺鎮國長公主葉蓁。臣司軍元春,奉召前來尋找公主,只尋得屍首,當即送回京師。」
高高抬起的手勢隨同話音一同落下,外頭的黑衣人慾要衝入王府擒拿葉蓁等人,待為首的那個剛剛一步踏入門檻之後,卻被迎面射來的一支箭擊穿了腳背。他頓時疼得嗷嗷大叫,抱著腳到底不起。
旁邊的人紛紛抬頭,卻赫然瞧見前院的一排排屋頂上,冒出了一排排手持強弩的將士。正中為首的那個將軍,身穿白色鎧甲,手持強弓,一手勾著弓弦,他的眼神銳利似箭,俯視著外頭來的不速之客,剛剛那一箭便是由他手中射出。
元春見到此人,臉色驟變,驚訝地連退兩步:「怎麼會是你?」
--------------------
第16章
===================
銀鎧將軍眉目冷峻,搭著弓弦的手穩重如山,他瞄準了躲在人牆後的元春,嘴角抿成一道直線,出現在牆頭上為首之人就是叛將陳君。
元春震驚之後看著葉蓁,腦中迅速閃過一個念頭,恍然大悟道:「我一直覺得陳君叛亂有古怪,他一個沒有背景靠山的毛頭小伙子能夠用這麼快的速度上位成為淮北軍的主心骨,憑藉他一個無依無靠的人根本不可能,但如果在他背後是殿下在扶持培養,那麼如今的一切就都可以解釋通了。我想問殿下是什麼時候開始和陳君搭上線?」
元春試探詢問:「是從他從軍開始,還是從他當上百夫長?亦或者更後面一些,從他當上淮南軍的陪戎副尉?」
元春不斷在猜,葉蓁始終不答,任憑他揣度。葉蓁知道,元春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他很會猜測人心,他曾經猜中了父皇母后的心,也猜中了弟弟的心,如果被他猜中了軟肋,他就會抓住這個弱點直至達到他的目的,這就是以毒蛇為名的元春的性格。
五年前,元春毫不猶豫地殺了柳容修,幾乎讓葉蓁一蹶不振,如果不是葉芑拼命攔著,如果不是前國師玄奕說還有希望,她絕對不會饒過元春。
於是葉蓁等了五年,直至柳容修真的復活出現。
雖然柳容修復活,但葉蓁和元春之間的仇恨並未消滅,葉蓁心中的痛還清晰明了,她等待眼前的機會良久。她如今要在柳容修面前,親手處理殺害柳容修的真兇。
只聽葉蓁冷冷道:「陳君,活捉他。」
陳君「嗖嗖」幾聲,連續射出幾支箭。四面八方的將士將王府重重包圍,如果外邊在瓮城之中被圍住的淮北、南川二軍一樣,成了葉蓁的瓮中之鱉。
王府高牆與淮南城牆一樣被設計得堅不可摧。
元春見身後的大門被關起,退縮在人牆之中,越過人群望著葉蓁,「淮南王軍不是喝醉了酒了嗎,這也是你的誤導?」
「只有那麼幾個將領醉了,淮南軍向來訓練有素,絕對不會喝酒誤事。」陳君說。
「陳君殺了淮南王,郡主難道不恨他?」元春咬緊後槽牙,始終不解此事。
婉平郡主平靜道,「淮南王意圖謀反,陳君此舉忠君愛國,我不會恨他。」
元春聞言震驚,臉色大變。
吳宜歸雖然早有懷疑,但直至親耳聽見這話從郡主口中說出,這才確認了自己的猜測。心中微嘆,淮南王訂購了那麼多的煤炭礦石,還在城外挖掘洞窟,估計是用來鍛造兵器,他一個地方藩王,軍隊規模和兵器數量都被限制,偷偷鑄造兵器唯一的可能就是造反。
陳君是葉蓁培養的內應,他混入王府,潛心多年混到了副將的位置,掌控了淮南軍,他對淮南王的動態了如指掌,再加上與郡主定親,淮南王更是把他看成了自己人,所以在掌握確鑿證據之後,陳君先發制人,將淮南王一干有關係的人等全部誅殺在府中,使得消息不會泄露。
而他之所以這樣做,除了遵從葉蓁的意思外,也是為了保全淮南王府的名聲,更重要的是,他能保下郡主和小世子。
陳君不惜擔負罵名,被那些所謂清流文人戳著脊梁骨罵他不忠不義也不曾開口為他自己辯駁維護一句,如此忍辱負重,只是為了淮南王這一對兒女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