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原本還發青發皺的皮膚此刻重新變得光潔無暇,就像是新長出來的一般水嫩。吳宜歸又俯身借水面看了看自己的臉,但見她面容清麗,眉宇之間透著一股勃勃的生機。她不敢相信地撈水洗臉,等將臉上的一層麵粉污漬完全洗乾淨後,仍舊瑩瑩發光,肌膚嬌嫩更勝從前。
吳宜歸欣喜之餘想著自己不知道做對了什麼,居然在沒找到便宜舅舅之前就恢復了一點元氣,停止了肌膚腐爛潰敗。
她看了看茅元儀,難道是他?但是和他待了一夜,並無變化,所以應該不是他的原因。排除了茅元儀後,吳宜歸只能將疑慮全都放在了神秘美人的身上,自打她出現之後,奇怪的事情就變得多了起來。
她是誰?怎會那麼恰到好處地出現搭救我們二人,又怎會在箭雨和兵將的威脅下如此從容不迫?若真的僅僅是一個民女,擁有如此長相氣質,怎會在這亂世平安無事?
在吳宜歸出神地看著她的時候,她輕輕抬頭,也用一雙眸子注視著吳宜歸。
小舟輕晃,吳宜歸漫不經心道:「今天天氣可真好啊。」
茅元儀奇怪地看著她。
美人深邃的眸子裡,倒映出吳宜歸的臉孔。雖然一言不發,但她眼裡逐漸出現了一層氤氳,像是蒙上一層霧氣,但又那樣沉寂,內斂了諸多的情緒,叫人看不分明她的真情實意。
吳宜歸感覺她快要哭了,輕咳一聲:「還未請教姑娘芳名?」
美人似是沒料到她有此一問,片刻道:「古琴。」說完她照舊直直地盯著吳宜歸,就像她臉上長著一朵花一樣,一瞬不瞬地盯著緊緊不放。
古琴?吳宜歸差點笑出聲。這名字好隨意,就跟假名似地。
「姑娘家住何處?」吳宜歸又問。
古琴望著水面平靜道:「我家住在這條河的上游,不知你如何稱呼,你家又在何處?」
吳宜歸一怔,只是隨意的一個話題,古琴卻回答地非常認真,思忖片刻回:「我家在這條河的下游,我姓吳,叫吳宜歸。」
「宜歸,」古琴默念著她的名字,睫毛顫動,她起身立在船頭,「宜歸……」
小舟慢慢沿著河水即將匯入更廣更寬的江面,古琴將小舟靠邊,指著不遠處水上的關隘:「我就送你們到此處,前面可以換一條大船,等過了淮南地界,陳君就不會追殺你們了。」
吳宜歸帶著茅元儀跳上了岸,回頭說:「謝謝古姑娘,我們以後有緣再見。」
古琴獨立在岸邊,身子如松柏一般挺拔。她衝著吳宜歸點了下頭算作回應,目送二人離開。
在吳宜歸和茅元儀走了後不久,古琴身邊出現了幾個人。為首的男子天生一副笑臉,衝著古琴行禮,低頭稟報:「公主,陳君確實已經占據了淮南王府,眼下王城裡都是陳君的人,他正四下搜尋世子茅元儀。」
皇帝年少,膝下還沒有公主,當今能被稱為公主的,唯有皇帝的親姐姐——鎮國長公主葉蓁。
原來古琴便是葉蓁。
葉蓁聽了這般重大的事情居然毫無所動,只是道:「嗯,知道了。」她望著吳宜歸離去的方向,那人走的時候未曾回過頭,她真的如預言一般重新出現了,但是她好像不認識自己……
那始終面帶微笑的便是長公主最得力的護衛張岱,外號「笑面虎」,他見著公主面容憔悴,忍不住勸道,「公主,您一收到消息便晝夜不息,快馬趕來淮南,您已經疲憊不堪,請先休息......」
昨日,長公主一收到淮南王城外的消息便騎馬出城,長公主一向冷靜自持,那是張岱跟隨公主五年來第一次見到她如此驚慌失措。她沒有帶上隨行隊伍,對京中事物沒有安排布置,一句話都沒有留,就拋下了護衛隊伍,拋下了朝中諸多政務,獨自一人一馬,冒著亂軍的風險,就這麼不眠不休地趕到了淮南王城。
她先到了一座不起眼的無名墳之前,那也是張岱找到長公主的地方。等張岱到的時候,看見公主正立在那座墳頭前,依靠著一棵松樹,無聲地站了許久。那墳明明被人盜了,公主非但不生氣,卻露出了笑容。
張岱第一次見到公主在笑。
但是張岱聽公主安排在那邊看守的老農說,有個姑娘穿著大紅的嫁衣從墳地里出來了,柳容修的屍體不見了,一塊陪葬的玉玦也不見了。
而尊貴無比的鎮國公主葉蓁,在詢問了兩個盜墓賊之後,面對一座枯墳,她留在那棵松樹下,摸著樹幹喃喃道:「五年前我種下此樹代我陪你,原想著千年萬歲,輪迴轉世,我才能再次見到你。容修,你終究還是捨不得我對不對,你才讓我等了五年就回來了,你回來了……」
張岱那時見到公主,總覺得她虛弱到隨時就會倒下。然而公主卻扶著樹,放肆地大笑,她笑著笑著就哭了,哭累了就只喝了幾口水,再次變回那個高高在上的公主殿下。她說要找一個故人,而後,公主去了村里,去了破廟,去了河邊,看樣子已然找到了她的故人。
葉蓁道:「派人追上去了麼?跟著她,別跟丟了。」她像是想到了什麼,解開蓑衣交給張岱後叮囑,「但別打擾她,別讓她發現你們,否則軍法處置。」
今日再見容修,她在防我。
張岱明顯地聽出她語氣里的關心,那個吳宜歸是何來歷,為何讓公主如此在意?
吳宜歸欣喜之餘想著自己不知道做對了什麼,居然在沒找到便宜舅舅之前就恢復了一點元氣,停止了肌膚腐爛潰敗。
她看了看茅元儀,難道是他?但是和他待了一夜,並無變化,所以應該不是他的原因。排除了茅元儀後,吳宜歸只能將疑慮全都放在了神秘美人的身上,自打她出現之後,奇怪的事情就變得多了起來。
她是誰?怎會那麼恰到好處地出現搭救我們二人,又怎會在箭雨和兵將的威脅下如此從容不迫?若真的僅僅是一個民女,擁有如此長相氣質,怎會在這亂世平安無事?
在吳宜歸出神地看著她的時候,她輕輕抬頭,也用一雙眸子注視著吳宜歸。
小舟輕晃,吳宜歸漫不經心道:「今天天氣可真好啊。」
茅元儀奇怪地看著她。
美人深邃的眸子裡,倒映出吳宜歸的臉孔。雖然一言不發,但她眼裡逐漸出現了一層氤氳,像是蒙上一層霧氣,但又那樣沉寂,內斂了諸多的情緒,叫人看不分明她的真情實意。
吳宜歸感覺她快要哭了,輕咳一聲:「還未請教姑娘芳名?」
美人似是沒料到她有此一問,片刻道:「古琴。」說完她照舊直直地盯著吳宜歸,就像她臉上長著一朵花一樣,一瞬不瞬地盯著緊緊不放。
古琴?吳宜歸差點笑出聲。這名字好隨意,就跟假名似地。
「姑娘家住何處?」吳宜歸又問。
古琴望著水面平靜道:「我家住在這條河的上游,不知你如何稱呼,你家又在何處?」
吳宜歸一怔,只是隨意的一個話題,古琴卻回答地非常認真,思忖片刻回:「我家在這條河的下游,我姓吳,叫吳宜歸。」
「宜歸,」古琴默念著她的名字,睫毛顫動,她起身立在船頭,「宜歸……」
小舟慢慢沿著河水即將匯入更廣更寬的江面,古琴將小舟靠邊,指著不遠處水上的關隘:「我就送你們到此處,前面可以換一條大船,等過了淮南地界,陳君就不會追殺你們了。」
吳宜歸帶著茅元儀跳上了岸,回頭說:「謝謝古姑娘,我們以後有緣再見。」
古琴獨立在岸邊,身子如松柏一般挺拔。她衝著吳宜歸點了下頭算作回應,目送二人離開。
在吳宜歸和茅元儀走了後不久,古琴身邊出現了幾個人。為首的男子天生一副笑臉,衝著古琴行禮,低頭稟報:「公主,陳君確實已經占據了淮南王府,眼下王城裡都是陳君的人,他正四下搜尋世子茅元儀。」
皇帝年少,膝下還沒有公主,當今能被稱為公主的,唯有皇帝的親姐姐——鎮國長公主葉蓁。
原來古琴便是葉蓁。
葉蓁聽了這般重大的事情居然毫無所動,只是道:「嗯,知道了。」她望著吳宜歸離去的方向,那人走的時候未曾回過頭,她真的如預言一般重新出現了,但是她好像不認識自己……
那始終面帶微笑的便是長公主最得力的護衛張岱,外號「笑面虎」,他見著公主面容憔悴,忍不住勸道,「公主,您一收到消息便晝夜不息,快馬趕來淮南,您已經疲憊不堪,請先休息......」
昨日,長公主一收到淮南王城外的消息便騎馬出城,長公主一向冷靜自持,那是張岱跟隨公主五年來第一次見到她如此驚慌失措。她沒有帶上隨行隊伍,對京中事物沒有安排布置,一句話都沒有留,就拋下了護衛隊伍,拋下了朝中諸多政務,獨自一人一馬,冒著亂軍的風險,就這麼不眠不休地趕到了淮南王城。
她先到了一座不起眼的無名墳之前,那也是張岱找到長公主的地方。等張岱到的時候,看見公主正立在那座墳頭前,依靠著一棵松樹,無聲地站了許久。那墳明明被人盜了,公主非但不生氣,卻露出了笑容。
張岱第一次見到公主在笑。
但是張岱聽公主安排在那邊看守的老農說,有個姑娘穿著大紅的嫁衣從墳地里出來了,柳容修的屍體不見了,一塊陪葬的玉玦也不見了。
而尊貴無比的鎮國公主葉蓁,在詢問了兩個盜墓賊之後,面對一座枯墳,她留在那棵松樹下,摸著樹幹喃喃道:「五年前我種下此樹代我陪你,原想著千年萬歲,輪迴轉世,我才能再次見到你。容修,你終究還是捨不得我對不對,你才讓我等了五年就回來了,你回來了……」
張岱那時見到公主,總覺得她虛弱到隨時就會倒下。然而公主卻扶著樹,放肆地大笑,她笑著笑著就哭了,哭累了就只喝了幾口水,再次變回那個高高在上的公主殿下。她說要找一個故人,而後,公主去了村里,去了破廟,去了河邊,看樣子已然找到了她的故人。
葉蓁道:「派人追上去了麼?跟著她,別跟丟了。」她像是想到了什麼,解開蓑衣交給張岱後叮囑,「但別打擾她,別讓她發現你們,否則軍法處置。」
今日再見容修,她在防我。
張岱明顯地聽出她語氣里的關心,那個吳宜歸是何來歷,為何讓公主如此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