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台下一陣吸氣聲, 意料之外?意料之中!

  但是這太嚇人了,不管怎麼樣,《赫爾格的崩塌》才是三個多月趕出來的作品!

  頒獎人臉上的震驚不是假的。

  台上台下都是震驚的表情。

  導演們各有精彩反應。

  顧非:「實至名歸, 就藝術性來說, 《赫爾格的崩塌》太強了, 最主要的是它是迄今為止從未出現過的藝術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深感震驚, 但同時它又只是『背景板』而已,沒有喧賓奪主變成形式主義,主創團隊真的統合得非常好。」

  克拉米也道:「沒錯,這是集現今影視行業的工業力、藝術力、統籌力、表現力、創造力、想像力之巔的作品。」

  不是簡單的集合, 更不是大雜燴, 而是……更加概括、更加高層次的東西。

  都說影視是綜合藝術,但是綜合藝術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只是綜合而已?

  它是加法還是乘法,抑或是減法甚至除法?

  不同作品之中體現出來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有的綜合起來是木桶效應, 只有短板過於突出。舉個例子, 有部動漫是漫畫改編,漫畫劇情是公認的好, 但是改編成動漫後,劇情大差不差, 劇情節奏卻非常拉跨, 那麼觀眾是會在意原著劇情還是劇情節奏?

  當然是它拉跨的節奏。

  但真正好的該是什麼樣子呢?

  吳歌認為是乘法,該乘法的基礎是劇本, 假如劇本是10分, 視覺是3分, 音樂是4分,那這個作品就是120分。當然這是比較粗的說法,事實上劇本是權重非常之大,劇本好了,其他是減分項,仍有可能廣受好評。舉例一個以詐騙為主題的電視劇除了劇本全方位拉跨,的高分,令人目瞪口呆,仿佛一個奇蹟。

  而在吳歌看來,奧美卡獎的最佳藝術指導,就是指統籌劇本之外所有藝術要素的團隊,指那些給劇本做乘法的人們。

  《赫爾格的崩塌》的背後是多個世界頂級的創意團隊,弗洛倫蒂諾先生不是主要負責人,而是重要參考人,相當於這個團隊的甲方之一,他們最高的甲方是舟導。

  《赫爾格的崩塌》作為作品,當然體現的是整個主創團隊的美學。

  它獲得該獎的評選理由是當代藝術之大成,未來與古老、科技與信仰、極繁與極簡的和諧統一,古典與先鋒的對沖……以下省略了洋洋灑灑幾萬字的鑑賞。

  一言概之,《赫爾格的崩塌》完全是一個藝術品了!!

  台下的很多人沒思考這麼多,聽完評選理由有的人還愣了一愣,他們真的沒想到奧美卡獎評選委員會居然這麼誇讚《赫爾格的崩塌》。

  這些評選理由會不會過分解讀了什麼啊?

  《赫爾格的崩塌》真的有那麼牛嗎?真的有那麼多內涵嗎?

  有人對此感受不深是正常的,即使是影視圈的人,大家的意見也不可能是統一的,而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

  《赫爾格的崩塌》多個電影剪輯超一億播放量,其中有個片段更是沖入了全球最大視頻網站的歷史總播放量前十,超過了前年全球杯片頭曲MV的播放量。

  其影響力、震撼力,完全稱得上超現象級,事實地影響了全球範圍內的人。

  普通作品能做得到嗎?時下最頂級的流行歌手也未必能達到這個級別的傳播力。

  其話題度也是現象級別的。

  裡面有些台詞還成了年度熱詞,流傳到全世界。

  你倒是想說《赫爾格的崩塌》就是個小眾的藝術向故事,但是它確確實實成為了主流。

  全球都有人在打臉你,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有人看向了周疑,因為《拜欲教》同樣是這個獎項的有力競選作品,其作品的藝術性毋庸置疑,質量完全看不出來是三四個月內拍出來的作品,倒像是打磨了十年八年的作品。

  在周疑至今為止的作品之中,《拜欲教》都是數一數二的佳作。然而,他打造的佳作卻在最有利於他的獎項上敗給了《赫爾格的崩塌》,他會怎麼樣?

  但是周疑卻露出了微笑,竟是所有人中最先鼓掌的。

  眾人愣了一愣,心中頓悟,什麼叫做格局啊!

  於是全場掌聲雷鳴。

  頒獎人的話音剛落不到十幾秒,大家的心思轉的也是非常快。

  周疑這個人讓很多人想不透,但可以說的是,他對事物其實有正常的價值判斷,只是未必有正常人的倫理觀。

  不過,這也讓常紅歸有點遺憾,《赫爾格的崩塌》明明拿了這麼多製作、藝術獎,但卻沒有提名最佳影片,這或多或少有點令人遺憾,但如果也提名進去了,再加上《百歲壽誕》,豈不是舟導自己打自己了?

  這個畫面太可怕。

  十部裡面四部是同一個導演的作品,你要是評選委員會你敢這麼來嗎?

  換作常紅歸他自己也不好辦啊。

  只能勉強選出兩部作品,而另外兩部可以考慮其他獎項。

  話說這也是見證歷史了吧?

  對此,朴道基道:「雖然也有今年文藝行業低迷、佳作較少的原因,但即使放在黃金時代,《赫爾格的崩塌》也是有獲獎資格的作品。」

  嚴格地說,奧美卡獎雖然被認為是世界權威,但也有質量不齊的情況,有些作品不能說不好,只能說一般,放上來同台競技,多少有點不夠資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