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他來說,火車站跟家沒有兩樣。

  沒事做的時候,他還會主動來火車站坐著發呆。

  電影的開頭平平淡淡,上來就是真實系的演出,沒有什麼趣味性。

  幾分鐘後,情節開始有了波動,「麻煩」的客人來了。

  《火車工人》的情節整體平淡,有適當的戲劇性,中後期才有大高潮,屬於重重鋪墊之後的情感爆發。

  觀眾很驚訝,那個華麗風的威廉居然能拍出這麼樸實的電影。

  整體結構完整,沒有這類型片容易出現的無病呻吟,就很紮實,情節流暢,抒情自然。

  火車工人對自己、工作、他人的態度讓人不禁敬佩。就是可能人物單薄了點,有部分過度虛化的地方。

  影評家說:「威廉導演還行啊,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同類型片裡面都算得上佳作了吧。」

  特別是最後的急救環節。

  火車站突然的大停電,事故接連發生,新人束手無策,新來的領導什麼都不懂,只顧著大呼小叫,主角作為老工人只能挺身而出。此時剛好外面傾盆暴雨,大晚上的,眾人都被迫停在了火車站。

  隨即緊急事件接連發生,嬰兒哭喊叫個不停,有人惡言相向。

  平靜的火車站一下爆發激烈矛盾,長鏡頭拍出了赤裸裸的人間百態。

  好幾個人爭吵不斷。

  主角見這樣不行,只好上前調和。

  這段戲劇設計有趣的是性格上的反轉,前面彬彬有禮的大學教授,因為停電、暴雨,又被人偷了錢包,他徹底繃不住了,而在他要發脾氣的時候,又被主角不小心踩到腳,怒上加怒,撕破了斯文面貌,對火車站人破口大罵:「淦,都是沒素質的人!我就不該坐這趟火車!」

  這拉踩性質太強的話刺激了不少人,怎麼著?難道坐火車就是下等人了?還大學教授?我呸!斯文敗類!

  矛盾極度激化。

  其他人也是情緒爆發,把教授罵個狗血淋頭。前面出現過的人物以及埋下的包袱現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連環點爆!

  戲劇的高潮在此發生。

  激烈交鋒的不僅是他們的話語,還有觀念,背後的身份。

  他們每個人都仿佛代表著一種現實存在的聲音。

  這些聲音平時很少碰撞。

  而在這裡,它們撞得過於激烈,好像分分秒就要將對方至於死地。

  一鏡到底的演出酣暢淋漓,聽得非常精彩,看得也過癮。

  看得出來這是精心設計過的戲劇橋段,其中爆發出來的矛盾也是字句真實有力。

  主角努力調和,然而他這嗓子太啞,根本喊不大聲。

  就在這時,有人突發惡疾,救護車趕不及,得現場救助。

  「誰會心肺復甦?!」

  情況瞬間變了,戲劇又一次發生。

  他們要想辦法救這個人,可是現場有醫生嗎?

  沒有!

  那怎麼辦?

  後來在眾人的合力之下,這個人成功地穩住了呼吸。

  可是救護車開不進來,因為道路卡住了!

  後面的情節緊張而且流暢。

  結局皆大歡喜,看完之後還有幾分引人深思的成分。

  火車是實物,聚集著一類群體,同時也是一種符號。

  《火車工人》是帶著幾分文學性的電影,對追求娛樂的人來說可能比較無聊,但只要是會看故事的人,沒有人會說它的故事不好。

  威廉的粉絲看完說:「沒想到啊,威廉導演居然也會拍文藝片!」

  「倒也不是文藝片吧?應該說劇情片。」

  只不過,稍微嚴苛的人會說:「故事是不錯,看下來很流暢,但是有一些過於戲劇化的成分,過於戲劇就不是嚴肅題材了,多少有點不切題。」

  「是嗎?可是威廉導演是第一次拍這種題材吧,難免還帶著以前的風格,我倒是覺得這個故事挺有意思的,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可能被時代淘汰的人呢?」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覺得不錯的,值得票價,值得一看。

  質量在同一個賽道的電影裡可以排到中上級別,即使是這類型電影的愛好者眼裡,也是相當不錯的作品了。

  近幾年的文藝片太形式化,選題很多是大眾難以理解的邊緣,而《火車工人》還好,屬於恰到好處。另一方面,演員的演技也很出彩。

  兩個字,紮實!

  只能說,威廉不愧是大導,實力完全是在線的,有人如果買了他倒數第一,那肯定要虧爆了。

  觀眾說:「我看好《火車工人》,至少能票房第三吧!」

  總的來說,威廉的口碑上升了。

  另一方面。

  朱莉的《小小人奇遇記》作為童話片也有獨到的趣味性。

  她是非常細膩的人,因此導的電影也非常細膩,而同時,她也有比較「粗放」的戲劇橋段。

  兒童題材面向兒童,她沒辦法做到舟黎那樣找全世界最頂尖的動畫工作室來製作動畫,但是又不能單單採用真人,所以權衡之下,她選擇CG加真人。

  《小小人奇遇記》的主角是個十歲左右的單親女孩,她的父親是一家大型公司的銷售經理。

  因為工作太忙,她的爸爸很晚才能回家。

  在家的時候,爸爸是經常陪著她的,但電話一來,爸爸就又得走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