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接著是農民感謝信用辦事處的新聞。

  有個農民說:「今年還好沒有雪災。」

  他後面好像還說了什麼感謝誰的話,但是新聞掐斷了。

  李平安看著空缺的座位,表情凝固了很久。隨後,他走去經理辦公室,無意義地痛罵了一頓,最後自己摔碎了鐵飯碗。

  那年底,副局長提出了新經濟發展戰略,稱之為新十二年計劃,將快速實現沿海城鎮工業化,帶動人民走向富裕。

  十二年間,該城鎮的經濟迅速騰飛,機械化走進農田,無數高樓建起,出現了一個個區域性大企業甚至是世界級大企業。

  人們感嘆於城鎮的快速發展,而新聞上談到此,無不說這是當年那位副局長的功勞。

  他們都說啊,要不是副局長的英明決策,他們絕對會錯失良機。

  當年的副局長現在已經位居更高位,關於當年的事情,他已經很少跟人說。

  那份發黃的計劃書幾乎無人知曉,而裡面的種種思想都成為了管理局的功勞。

  十二年後,邱生的墓地上長著野草。

  邱生死前的那一年,結識了很多朋友。

  他們偶爾會來給他掃墓。

  而這一年,來的人格外多。一家三口、公園的幾個流浪漢、李平安等人都來了。

  眾人守著他的墓地,討論著他死前的種種荒唐舉動。

  電影就此走入了尾聲。

  有的觀眾啞口無言。

  有的觀眾淚流滿面。

  有些人卻是怒不可遏。

  為什麼?

  剛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可能還不知道是故事的具體背景。

  但是越到後面,他們看得越清楚。

  「這不是虛構的故事,這是真正有過的時代!」

  甚至,「副局長」其人,他們也猜到了究竟是誰!

  有人更是驚覺,振聲道:「邱生呢,邱生是不是也曾經活過?!」

  這正是《邱生自傳》衝上熱搜的原因。

  是不是曾經有一個為民請願的人,被世界忘了?

  作者有話說:

  第56章

  邱生。

  求生。

  《邱生自傳》是震撼人心的。

  自傳電影, 一般從一個人的出生講到最後,而《邱生自傳》卻是從人生的切面講起,因為邱生被宣布死期將至的那一刻, 他的人生才終於開始。

  他活了。

  他只活了一年。

  但是他活的太精彩。

  無數人心中都想到了這一點。

  放映結束, 全球網熱度頓時爆發, 兩個最大的話題共登榜頂。《誣告》、《邱生自傳》,轉眼間全網都是它們的話題。

  一方面, 人們激烈討論劇本背後的真實。

  一方面, 人們也在分析著電影的水準。

  《邱生自傳》的拍攝水平自不用說,攝影師宗秋不僅穩定發揮了原來的水準,與黃月清的聯手更是表現出了真正的電影攝影藝術,鏡頭的故事性與藝術性都達到了一種巔峰。

  同時, 服化道、燈光等也到了當下的最高水平, 每個人物的服化道都是那個時代的原汁原味,燈光方面燈光師陳四絲毫沒有懈怠,每個鏡頭都追求著「自然」的燈光之美,這些基礎層次的東西真的不用多說了, 經常看舟導電影的人都能知道, 舟導從來都是穩紮穩打,越是基礎的東西越是重視。

  音樂上, 電影從頭到尾都很少用到配樂,而極度真實地還原了「原聲」場景。這與上一部堪稱舞台劇的《星舞》完全不像同一個風格的電影, 卻異常的合適, 因為這個故事就是如此,壓抑的、沉悶的……當演員的情緒都已經滿溢出屏幕的時候, 他們自然就放棄了其他形式的情緒表達, 因為好像已經不需要了。

  不少電視劇濫用bgm來掩飾自身講故事的能力的差勁, 而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沒有這種考慮。

  文翠玉為邱生寫了一首鋼琴曲,講述他這一生的起起伏伏。該曲後來成為萊麗美金曲獎。

  有人說:「毫無疑問,劇組為影片搭建了一個真實世界。故事內容涉及個人與時代、生存與死亡、虛無與意義、麻木與覺醒等等,涉及面太廣,不同人可以從中看到太多東西。只要是用心去看的人,必然有所領會。」

  是要生存,還是要生命。

  全網範圍內,影評家們一齊出動了。

  他們說,故事以邱生為主角,展現了時代背景下各個小人物的命運,種種的善惡是非摻雜其中,既有無奈、可悲可嘆之處,又有可恨、令人憤怒不已之處。

  其情節一方面是對經典電影的致敬,一方面又有一個時代的獨特厚度。

  邱生是個小員工,本來世界對他而言不過是逼仄的辦公桌周圍,在生命的最後他卻走出了辦公室。

  在那段時間裡,影片以小見證,通過邱生的見聞展現了種種的時代光景,農田、牧場、海地、工廠,十幾二十個場景的切換,同時展現了成千上萬的人的面孔。

  該片段仿佛濃縮進了一個時代紀錄片的內容,其中沒有評判,沒有觀點,只有邱生不斷加快的步伐,以及很多人很多角度的聲音。

  舟導拍這部片子,起碼動員了幾萬人。

  在影評家眼裡,這部片子幾乎沒有刺激人眼的畫面或技巧,有的只有沉重的氣氛,還有時代裹挾下的人們。片中還涉及了較多文戲,習慣於快短畫面刺激的觀眾必然會感到陌生,理解起來甚至會可能感覺吃力。等等這些都是明顯不利於高票房的「缺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