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丫鬟》卻寫出了一個人赤裸裸的敗壞!

  她原來美好的品性都壞掉了!消失了!兇手是誰?是那嬤嬤?是這大宅?還是……整個變態的社會!

  《此路茫茫》尚且有希望。

  《丫鬟》完全看不到希望啊!

  然而看到這裡,真正衝擊的情節還在下面。

  面對牡丹的變態調教,有幾個丫鬟往死里倔,眼裡竟冒出了殺氣。

  她們不堪受辱,又不知大宅深淺,竟三個丫鬟聯手,要當夜勒死牡丹。

  這一幕驚心動魄,觀眾親眼看到了殺人的全過程,每步計劃、每步操作。

  牡丹突然被人從床頭勒住脖子,本身就習慣淺睡的她立刻就醒了。

  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伸手居然在脖子上摸到了繩索。

  她仿佛無法置信,這幫小丫頭竟敢做出這種事。

  她們可知道她是誰?!

  她可是老爺最寵愛的人啊!

  然而,三個丫鬟既然下手,就不可能半途而棄。

  她們的瘋狂穿過屏幕刺入了所有人的眼睛。

  牡丹掙扎,四肢瘋狂抽打,滿眼血絲,她拼了命仿佛要喊什麼,是求救,還是別的,沒人知道。

  或許有那麼一瞬間,她想到了她的過去,想到了雪梅,還有曾經的小丫鬟姐妹,想到了她們曾經半夜聊著出府嫁人。

  那些憧憬、期待……

  可是一切都被嬤嬤尖銳的叫聲打破。

  「聽話,我讓你聽話!」

  牡丹掙扎著,拼命地叫喊,仿佛激烈地否定什麼。

  但她最終還是死了。

  三個丫鬟趁夜把她丟進井裡,搬來土、石頭、草木等等掩飾。

  這毀屍滅跡的一幕也不知道成了多少觀眾的心理陰影。

  舟導拍的太真實,太可怕!

  事發之後三個丫鬟被抓了,成了一時慫人的京城事件。

  電影結束,很多人目瞪口呆,久久沒有回過神。

  這就是《丫鬟》。

  這就是舟黎劇組導的《丫鬟》。

  裡面最精彩的是四大院宅斗的橋段。最令人印象深刻是牡丹之死。

  包括影評專家在內,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丫鬟》。

  如果說真實有萬鈞之力,那麼他們就是被這力量衝擊得無法言語。

  久久……無法緩過神來。

  沒有親眼看過《丫鬟》的人,只通過梗概知道的故事情節的人,肯定沒有他們這種驚心動魄的體會。

  整片電影沒有一句「奴」,卻到處都是奴!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銀幕作品聚焦在丫鬟身上,這部電影不僅聚焦了,還刻畫出了眾多丫鬟形象,她們每個都是活的,她們曾經活過!

  他們心情難以平復。

  但是,他們不得不評價!

  不得不把五個作品放在一起評價!

  首檔點播結束,全網轟動!

  作者有話說:

  第38章

  熱搜榜集體爆發。

  #《牡丹》劇情

  #牡丹之死

  #舟導新作丫鬟群像

  #《導演卡特》五部電影評分

  ……話題陸續炸現!!

  第一批看完電影的人還在emo, 但陸陸續續有人開始談觀後感了。現在五部電影各有觀眾出場,互相不知道彼此的情況,行程排得比較滿的人, 已經奔向了下個片場的路上。

  影視區博主們跟過節一樣到處奔走, 有人甚至在候場的時候就開啟了直播, 對面是幾十萬的粉絲觀眾。

  鑑定官看完哭得一塌糊塗,她是相當敏感的人, 開場的賣女兒片段就讓她鼻子發酸, 全程眼淚擦個不停。《丫鬟》是悲劇嗎,是吧,她看到了太多舊時代的悲慘命運,每個女孩都那麼真實, 仿佛現在仍然活在什麼地方。

  就她所知, 影視劇中,還沒有真正以丫鬟為主要形象的電影,而《丫鬟》……無疑給A區影視市場帶來了新的熒幕形象啊!

  翻開現在的影視劇一看,到處都是皇后貴妃小姐夫人妾室姨娘, 丫鬟作為陪襯, 她們的形象被束縛在了單薄的幾個單元,對主人忠心耿耿的, 為了自己錦衣玉食的主人,不惜自己挨罰, 絞盡腦汁都是為主人好, 她們有的是尖酸刻薄的,為主人出謀劃策, 演繹著惡毒的極致, 有的機靈聰慧, 天真可愛,成天主人長主人短,這樣的丫鬟通常搭配著所謂傻白甜的女主,女主不斷闖禍,而丫鬟的台詞千年不變,總是小姐讓我來、小姐你怎麼了、小姐你沒事吧……

  放到古偶,那更是普遍,仿佛不寫這種丫鬟形象就無法推進故事,觀眾代入的永遠是女主,女主總是可以被周圍的各色人寵,而丫鬟總是最親近女主,最為女主著想的人,可是又誰為丫鬟著想?

  她們是古偶劇欽定的配角,必然有的配角,但誰又關注過她們,誰注意到她們也曾是人。

  固定化的劇本人設給她們各種美化,已然固化成單薄的符號形象而非人物。

  其實很多影視作品,也曾揭露過她們的生存境遇,但是如此聚焦的,《丫鬟》應該是第一次。

  「她們是可以成為主角的,只是我們不願意看到她們。我們雖然是天天會在古偶劇上看到她們,但真正看見她們……是在《丫鬟》。」

  這場戲太驚人了,太多人看完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不是他們平時看的劇,通常的敘事中底層人向上奮鬥,自強不息,最後人生美滿,或者至少自我圓滿,這樣的故事不好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