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煉銅的產業也排放量很多濃度極其高的二氧化碳,形成的酸雨對環境造成了極大污染。】

  很直觀,這些東西也沒有門檻,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也是會發生的事情,大家越看越害怕。

  他們可和這個鳥不拉屎的田河不一樣,這裡風景秀麗,景色優美,如果變成這種沒有什麼看頭的地方,太虧了。

  好好保護環境!

  【我們會對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別的國家也是,因為植被破壞,所以進行了對洪水的預判,建立水庫來抵擋。

  而這條河流,也開始成了航運的主力軍了。

  當然,也沒忘記對這條河流進行水電開發。

  污染防治等提高水質的手段也沒有忘記,當然,被嚯嚯殆盡的土壤也好好治理了,沒有一塊土地會白白放置。

  旅遊的規劃更是沒有落下,儘管底蘊不足,但是並不耽誤發展旅遊業,他們都這麼努力了,我們更不能落下!

  一個怎麼數國家歷史也沒有三百年的存在,但是在未來爬到了我們的頭上,這和他們「雁過拔毛式」發展是離不開的,更別提還有人在輔助了。要知道,這可是在戰爭的時候,會兩頭倒賣武器的國家,如果被它嚯嚯的不是我們華夏就更好了。】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天書在無意識之中給各朝各代樹立了這麼個共同的敵人,怎麼不算是在促進不同朝代的團結呢?

  大家現在可團結了,就連地圖上現在完全沒有這個國家的夏商周,都不能接受在

  以後有人吸著華夏的血爬上去。

  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說了這麼多,是時候講回區域經濟的發展了。作為農業大國,我們優先講農業發展。

  而農業上的就離不開東北了,這可是我們優質糧食的糧倉!

  東北的地理條件在之前也講過了,黑土是真的很適合搞農業,不搞都有種浪費的感覺。

  加上它平原、高原甚至山地地形都有,對農業的多元化發展做足了基礎功課。

  現代交通便利也給東北的發展做出來極大的貢獻,而在古代,水泥路了解一下?四通八達的道路,值得擁有!

  在平原地形上,可以種玉米、大豆和傳統的水稻、小麥等植物,放心,都種的活,相信我們華夏大地,是盛產奇蹟的!

  而在山地也能種藥材,種果樹,特別是蘋果果樹,太適合了,嘎嘎甜。

  高原地區也不能浪費,放牧正好,這裡養牛放羊養馬都是一絕,甚至養普通的豬、雞鴨鵝都能養出超出別的地方口感的肉質。

  能在高原肆意奔跑,鍛鍊出來的肌肉型動物,自然口感上也更上一層樓。】

  天書說得不像是被流放的苦寒之地,更像是什麼沒有被發現的天堂。

  有些本身就在東北的,一開始沒有明白東北的好,還對天書的誇讚嗤之以鼻,但是一旦自己一一驗證過,天書說得,都是真的!

  突然就覺得湊合也行了,還好天書又迅速補充了幾句,不然高低會有盲目投機的想要大賺一筆。

  【當然,現代農業的發展是離不開專業的團隊指導的,比如我們專門的農科院研究員們,會化身知心哥哥姐姐,耐心地幫助我們農民解決種地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大家一同修整。

  另一個就是機械化,大規模的農田種植,勢機械化種田會是未來主流,先進的農業機械技術更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推廣。

  同時,也有了細化的發展方向。

  平原區種的農產品,不僅要種多,更要種好,農業發展生態化,也要綠色化。

  沼澤地對於輕沼澤可以開闢成為稻田,而重沼澤則是可以變為魚池養魚。

  水稻田會給養豬提供飼料,豬的糞便是能夠作為肥料肥田、肥塘的

  ,也吃魚池裡面的雜魚。

  魚池的肥水也可以作為肥料蘊養稻田,稻草也能培養然後栽種常見可食用的菌菇,菌菇的殘渣更是能作為飼料養魚。】

  好像沒有一處是多餘的東西,這就更讓人震驚了。

  這樣驚喜打算的農田以及衍生產業鏈,讓所有人都心動。

  不就是稻田,魚池和蘑菇山嗎。

  我也會有的。

  有些人酸了,不說是誰,留點面子。

  【西部草原也可以進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大動作,積極發展草地種植業,讓草業經濟蓬勃發展。

  有了人工草場之後,畜牧業的發展就近在眼前了,而養活大大牲畜可以進行屠宰成為食物,甚至邊角料都自身難保,用來肥地正合適。】

  精打細算的程度,不亞於周扒皮。

  但是這種能循環的生態種植,對所有人的吸引都很大,哪怕是野人都很心動!

  夏啟美滋滋的看著自己重新安排人實地考察之後繪製的大夏地圖,默默用手指勾勒出不同的種植區域。

  真好,有這麼多地方,以後是不會餓死了。!

  第153章 地理(二十三)

  在江思瑤眼裡的環保手段,放在啟那就是「教你如何將一塊錢掰成三瓣」,有用,太有用了。

  廣袤的土地現在就缺個如何仔細利用的教程,比盲目種地來的有用多了。

  江思瑤發現不少人對這個感興趣,但是她知道的也挺少的,只能再多放點,比如水稻田同步種點魚蝦蟹的共生經濟,又或者是「沼氣池——禽畜舍——廁所——日光溫室」的四位一體生態養殖模式的案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