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自家陛下被罵了,他們也沒有那個本事去罵回去。

  一群人互相眼神示意,最終灼熱的實現落在了李斯身上。

  去啊,丞相大人,輪到你了,安慰一下我們陛下啊!

  莫名其妙被委以重任的李斯,眼睛都瞪大了,他甚至想直接表明自己的「好人觀察中」的身份。

  攤牌了,歷史上那個跟在胡亥、趙高、徐福狐假虎威的人,應該就是他。

  但是他不敢。

  陛下是實用主義,判斷的依據是是否背叛大秦,是否背叛他。

  而李斯的行為比較巧妙,準確來說,他是背叛了扶蘇,所以活著,被陛下安排去輔佐扶蘇公子。

  現在的他,是和扶蘇公子綁定的,一損俱損,如果扶蘇公子沒上位,無論是什麼原因,李斯都得以死謝罪的。

  上位了之後,陛下會告訴扶蘇公子這個事情,讓扶蘇公子自己判斷。

  李斯以己度人,即使現在扶蘇公子受到儒學的影響還比較重,依舊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在被他這個標準法家一路扶持到上位,那大概率也會是……

  算了,不想了,當下活著就挺好。

  但是!當出頭鳥的事情,李斯是不敢幹的,只能硬著頭皮站在原地。

  真是的,陛下根本沒有生氣,這個時候去哄,不是反而做實了你們覺得天書是在罵陛下嗎?

  根本就沒影的事情!

  江思瑤也不把自己的話當作是辱罵,畢竟嗎,哪個主播不和彈幕互動幾句。

  【混凝土本身在和我們同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古羅馬,就被熟練運用了,當時用的素材是石頭、沙礫、火山地區的粉塵,加上水之後,就會形成混凝土。

  建築成果是那個時期的萬神廟。

  在普遍用石頭的古代,這種建築材料並沒有得到推廣。

  而在文藝復興之後,波特蘭水泥的出現讓這種混合材料的強度大大提升,也就成為了鋼筋混凝土這個我們知道的東西。

  它的優點很明顯,堅固,可塑性也強,甚至也不貴,除了會有對環境的破壞,畢竟這東西建造的時候,也會有粉塵污染,甚至還會有噪音、廢氣這方面的污染。

  建房子呢,用這個也很常見

  ,為什麼?穩固啊!

  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會讓混凝土更為抗壓。

  至於如何用這個東西建造出來二十多層樓的?

  經常建房子的人都知道啊,樓高了,來回擺動的可能性就大了,塌的可能性也就變大了。

  就比如著名的比薩斜塔,就很高。

  話又說話來建樓這個事情上,我們華夏建樓這塊是喜歡打地基的。

  嗯,這詞聽著耳熟,畢竟我們華夏做什麼都喜歡打地基,讀書也是。

  想咱先這就屬於,地基不穩,硬蓋樓,以後有空記得修修補補啊!】

  江思瑤在勸學這塊是真的下了苦工的,至少她這麼一段話下去,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沉默了。

  古人沉默在,天天說我們華夏哪裡哪裡好,怎麼這個事情跟外國有關係啊。

  而現代人則是反覆看了[秦始皇嬴政]這幾個字,一個個難以置信。

  「這是誰?」

  「嬴政!」

  這可是嬴政!他們實驗室千辛萬苦都還沒能勾搭到能帶他們認識嬴政帳號的機會呢,江思瑤好勇。

  羨慕江思瑤的每一天。

  江思瑤搞建築科普,就更照本宣科了,因為她真的只是個沒什麼本事的,甚至高考失利到沒學上的小年輕,以後也沒有搞土木的打算,這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好在彈幕里也不要求什麼事無巨細,有個框架就行,倒是省了江思瑤不少事。

  【好了好了,我們接著來講關於工業區位的選擇。

  這個選擇啊,也是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的,比如說,科技因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嘛,掌握了技術,比掌握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有用很多。

  然後,必不可忘的就是環境因素,污染嚴重的工業,掂量掂量自己該往哪裡跑啊。

  再者就是國家政策了,良好的國家政策對工業園區的建立是呈積極的輔助作用的。】

  李世民看著,覺得自己的坊市也可以學一學這樣的布局,把比較髒亂差的集中一下,把乾淨的也集中一下。

  這麼幹,肯定能賺到更多的錢吧。

  還有技術,外邦人來我們華夏,確實應該要好客

  ,但是技術不能被偷學去,這是立身之本。

  李世民開始認認真真寫詔書,提醒自己的百姓不要被騙。

  這可是他們辛辛苦苦從天書那裡「騙」過來的,要是被外邦人輕而易舉騙走,那也太不划算了!

  【工業地域的形成呢,和工業聚集有一定的關係。

  工廠與工廠之間也不會是全然的沒有聯繫的關係,比如說,可能是一個是另一個的材料供應商,也比如說只是為了公攤電費這樣的理由。

  都挺正常。

  工業也是會分散的,甚至有外國的車在華夏組裝,就是在華夏的勞動力當初還廉價,所以受到了覬覦。】

  越說越讓人生氣,古人也好,現代人也罷,大家都吃不了那種久居於人下的苦。

  不是,是誰覬覦我們華夏啊,能不能出來單挑!

  已經寫了厚厚的計劃書,分析用什麼理由攻打其他國家,才能當個完美的反擊受害人的各朝代大臣,瘋狂想要這些人主動跳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