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項羽現在在幹嘛呢?

  上文說過,他報名了大秦的軍隊,現在是真缺人,連普通士兵都缺的份上,不缺也不會接納贅婿團體了。

  底層都缺,更別提中上層了,對於有才華的將領,那是真的,大秦稀缺資源。

  能不稀缺嗎?

  眼看著陛下要有征戰他國的規劃了,怎麼能在自己身上掉鏈子。

  這個風向標自然不是嬴政自己說有這個計劃的,而是簡在帝心的李斯,他把自己家的,但凡能喘氣的,都分門別類出來做貢獻了。

  往軍隊裡面放的最多,就像是放少了搶不到軍功一樣。

  大家都知道李斯這個人,做事方面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更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主,不敢像這個膽大妄為的人一樣揣測陛下的想法,還不敢揣測李斯的嗎?

  雖然是丞相,但是丞相又不是世襲的,等到扶蘇公子上位了,自然會有新的丞相被扶持上去。

  大家都覺得會是蒙家的人,畢竟陛下從小就把蒙家王家的人往扶蘇公子手裡塞,而蒙家的顯然更加被看重,可能性很大。

  至於李斯,倒也不是他們看不起李斯的手段,只是吧,作為法家的領頭人,哪怕扶蘇公子現在在陛下的要求下,暫時和李斯關係緩和,似乎是認了這個師父,但是扶蘇公子完全和法家不貼嘛。

  那

  是個真正的善良仁義的人,說不定連殺人都不敢呢。

  這就是睜眼說瞎話了,扶蘇在邊關這麼多年,別說是敢不敢殺人了,他甚至在刑訊上都有自己的辦法,只不過很多時候,會傾向於用更溫和的手段。

  而現在跟李斯的狀態也磨合的也差不多了,李斯也轉變了對扶蘇的印象,倒是不會覺得自己在扶蘇上位的時候就會死了。

  因為扶蘇還是能理解他的政策主張的,甚至會比陛下都更包容,所以李斯還很期待以後和扶蘇公子合作。

  只要能在陛下手裡活下去,李斯和陛下攤開來講之後,每做一件事都很慌。

  聰明人是這樣的,會更加瞻前顧後,特別是李斯這種氣量不大,明明有大局觀,但是很多時候依舊短視的。

  對於自己的師弟韓非子,他不能容忍,代入現在的陛下,他感覺也容不下自己。

  所以每次做點事,都會想要做到最好,比之前更想了,為了自己的小命,千方百計想要證明自己是有用的。

  為此把家族裡所有的人都派了出去,甚至吧,因為有些研究很需要人,但是人手實在不夠了,李斯安排了自家的女兒也好,兒媳也罷,只要是有腦子的,能聽得懂天書的意思的,搞了好幾次的宣傳。

  有些是研究,有些是純講課,也有一些是學了外語,一方面是和外邦人交流,另一方面是想著早學早用,等到真和外邦人打起來的時候,至少他們投降,能聽懂。

  李斯是真的為了自己能活下去,為了家族能延續,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而他這種算得上是孔雀努力開屏的行為,放在別人不明就裡的人眼裡,就是在提前布局關於戰爭的事情。

  在嬴政還沒下定決心,主要是還沒想好怎麼打比較漂亮,打下來之後又怎麼治理的時候,已經被滿朝文武默認戰爭在即了,都在積極備戰。

  也挺好的,這樣等嬴政下定決心了,就能直接開打了,屬於是深得千里江山圖的心。

  圖圖有什麼壞心思呢?圖圖只不過是想要所有的地方都屬於圖圖。

  什麼清明上河圖,一展開只有汴京,繁華是繁華,但是大嘛,大不了一點。

  它千里江山圖就不一樣了,超級大,超級寬,遲早一展開就是世界地圖的模樣。

  除了正在打仗的地方,能夠想辦法接著打,成吉思汗的辦法是蝗蟲過境,打完誰就地搞點資源,然後接著打。怎麼說呢,這個行為也算是專業對口,畢竟遊牧生活實際上是有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比農耕還不穩。

  之前是沒東西吃了,就在自己的富裕鄰居這裡打打秋風,多少能餬口。

  現在嘛,後備資源更不上,在沿途的好心人手裡拿點揣走,也算是專業對口。

  大家都和平發展的時候,有人出了點小問題。

  「什麼?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劉徹很是震驚,他是習慣了使者搞點花里胡哨的手段的,但是吧,這好像在花里胡哨裡面都算的上是特殊了。

  「陛下,一不小心,我們好像把大宛打完了,帶了點馬回來,是正常養嗎?」使者有些不好意思,好像是給陛下帶來了負擔。!

  第140章 地理(十)

  大漢的使者也不是第一次做出這樣的事情了,別的使者一怒之下估計也就把人罵一頓,但是大漢的使者一怒之下能做出的騷操作多的很。

  比如什麼勾搭別的國家的太后啦,策劃人家國度的反叛啦,不同的招式那是層出不窮。

  雖然回來的使臣臉上有著肉眼能看見的自責,但是,劉徹是誰?看不出他是演的才怪呢。

  「嗯,沒事,大宛的馬帶回來了嗎?」

  劉徹裝模作樣為大宛的君臣感嘆了不足一秒,還是沒忍住開始問自己的寶貝。

  原本的時間線上,是使臣大罵大宛王,現在倒是牛了,本能抗的下李廣利帶來的十萬大軍的大宛,就這麼在使臣的設計下成了歷史。

  「果然那個李廣利沒本事。」比劉徹晚了半天知道這個消息的陳阿嬌感嘆,坐在她旁邊的衛子夫下意識點了頭,又很快裝作自己沒有動作的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