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父皇一回來,就會把弟弟們踢開,自己當這個顯眼包。

  很多時候,朱標都想說,天書只是說我會早死,不是說我會百無聊賴自殺,沒必要這樣「彩衣娛親」。

  但是,看到弟弟們和樂融融的畫面,還是沒忍心說,只好自己忍忍。

  和承受朱棣的鬧騰的朱標不同,被朱棣虛空罵了的「永樂帝」,正在勤勤懇懇地批奏摺。

  他自然是比朱棣想像中的要更加努力的,因為他是真的為自己搶了侄子的皇位而愧疚。

  雖然知道侄子並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正因為侄子沒有,所以他要努力做到更好,至少得讓大明在自己

  手上有一個盛世的樣子。

  壓力讓他比自己的父皇還要卷一點,在各方面的卷。

  從組織編撰《永樂大典》到安排鄭成功出海,遷都北京,以身作則「天子守國門」等等事件。

  有了天書之後,他更卷了,知道海外有神奇的物理、生物、化學知識之後,知道有各種礦藏,知道有不同的作物,海外的種種突然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原先,永樂大帝是想讓鄭和去異世界宣傳大明的強大的,現在他已經轉變了思路。

  大明的強大要讓海外的人知道,也得讓他們主動帶著東西來跟大明交換!

  至於現有的東西,也得研究,還得超過他們!

  一開始只派鄭和,現在因為天書有講過,外面是「金山銀山」,不少人都積極的想要跟著一起出去。

  「陛下,宋家遞摺子上來。」

  長得極其老實的太監,是鄭和的徒弟。

  「說。」朱棣頭也沒抬,示意接著往下說。

  太監打開奏摺,三兩行看完,簡潔轉述,「陛下,宋家的意思是,三保太監總歸要返程,他們趕不上第一次,想第二次跟著去,願意為此奉上四成家財。」

  三保太監,就是鄭和,鄭和這小徒弟,很是認真地在和師傅避嫌,平時也十分謹慎,這也是他能得到朱棣信任的原因。

  朱棣聽這話,也著實很心動,大明富裕,但是藏富於民,準確來說,是藏在這些商戶身上。

  老朱朱元璋不擅長處理這些富戶,朱棣也不擅長,他知道這些富戶都很有錢,但是即使嚴格實行海禁,不讓這些人私下斂財,他們依舊賺著大明大部分的錢。

  想從他們手裡拿出點錢來,比什麼都難,現在一個個為了走朝堂的正經路子和海外接觸,主動送錢。

  「再等等,再看看。」朱棣合上奏摺,喃喃自語。

  還可以看看,能從這些人手裡薅出多少東西,不一定是錢,不止是錢。!

  第124章 物理(二十九)

  朱棣滿腦子的大明,卷王是不會想著說面子問題的,除非這個面子影響到了他的事業。

  至於武當山的問題。

  說實話,因為天書放出來的「雷火煉殿」的視頻,太過酷炫,甚至有家族在打聽,這個是不是他本人設計的,能不能再設計個類似的。

  對於這些人,朱棣一律歸為沒有認真聽天書講課。

  在不努力和沒腦子直接,朱棣替他們選擇了不努力。

  實際上更加傾向於認為他們沒有腦子,真不像有的。

  先不說武當山的高度問題,他們想要建個差不多的,是準備在哪座山上修。

  再提這可是他,朱棣,大明的皇帝設計出來的,以為是什麼不重要的角色嗎?居然想要就要?

  朱標在考慮,要不要用這個作為斂財的手段,拍賣給人出設計的圖紙,幾l年拍賣一次,價高者得。

  想了一會兒L,朱棣又放棄了這個念頭,暫時的。他還是覺得這樣的行為不莊重,怕影響到作為皇帝的威嚴。

  朱棣想著大殿的問題,清朝的想著清朝結束的問題。

  一直沒有正視過這個可能性,但是天書說的好坦然,清朝結束之後的事情也說的很自然。

  這讓不少很難接受的,都有了一種朝代更迭是很自然的現象的感覺。

  他們還沒來得及問,天書就已經接著往下講了。

  【靜電在生活中雖然有各種小麻煩,但是用起來也是有各種便利。

  比如靜電除塵、噴漆、複印,這其中複印是用的最多的。

  複印機,實際上就是現代的雕版印刷術,不同的是,不是用雕版,而是直接用書頁的內容來印刷。

  而複印機的原理,正是靜電吸附的原理。

  其中它的核心裝置是有機光導體鼓,在充電之後,經歷曝光、顯影、轉印。放電等流程,最後成功將掃描的稿件列印出來。】

  李世民知道,天書的發展比所有的朝代都要高級些,但是他根本想不到,竟是有這麼高級。

  「這是直接放進去,然後出來就是一張一模一樣的,複印好的東西嗎?」李世民看清楚了,但是眼睛看清了,腦子不願意相信,

  又再問了他的大臣們。

  如果是嬴政的大臣,會乖乖地問幾l遍回答幾l遍,主打一個伴君如伴虎,順著虎毛捋。

  如果是劉徹的大臣,會和他一起發瘋,君臣一問一答,一答一問,並且開始考慮怎麼合理地把新奇的東西都扒拉到大漢。

  但是這都不是,這是李世民的大臣,所以他成功收穫了一群「槓精」。

  「陛下,是的。您如果看了的話,就能發現。」

  如同廢話,但是也是事事有回應,甚至不提出的事情,也會有回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