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不是力的性質,而是力的效果,因為它會引導「向心」的力,讓物體開始做勻速圓周運動。

  同樣的,在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時候,也有加速度的產生,這種加速度一般都指向圓周運動的中心,所以這種加速度也被叫做,向心加速度。

  生活之中的圓周運動有很多,比如車轉彎的時候,就會受到向心加速度的影響。

  而在科技上,我們有送太空飛行器上天,上天之後,它就和月亮一樣,繞著地球轉,在受到地球引力之外,也受到了飛船的支持力等等。

  說道航天,這大概是每一位華夏人的浪漫,自古,華夏就對日月星辰有特殊的熱愛。

  在沒有能力的時候,會有觀星台,占星台,摘星台的存在,就連李白也是月亮的重視崇拜者。

  李白的死亡有醉酒於是在水中撈月,沒撈到,但是人死了,這樣悲痛中帶著一絲附和李白的浪漫的感覺,可能這就是李白吧。】

  李白被天書這話,嚇到手上的筆都停工了,筆上沾染的墨汁就這麼搖搖晃晃地低落下來。

  李白下

  意識地就把手底下的瑕疵彌補了一下,畫了一點星光,這下子,得到了來請他畫畫的小學弟的心,

  這波啊,這波就叫雙向奔赴。

  要是天書沒拿我的死來宣傳,就更好了。

  李白鬱悶極了,他總是感覺自己在天書那兒像是個時尚單品,死都能賺錢了,

  之前有說道,李白作為寫文案的必備工具人,他的經歷傳奇,日常更加傳奇。

  就像是現在,原本在仕途上,或許也會想是不是不適合了呢。

  不過,得到了皇帝李隆基和太子李亨的喜愛,這自然也是,超出其他人預料地,走進了仕途。

  而天書對他的誇獎上,知道嬴政是什麼樣的人的李白,覺得天書能忽略掉李白的殘暴,估計在看自己的時候也是帶有其他的濾鏡的。

  雖然李白覺得歷史上會寫到死亡這種話有可能是騙人的,不過,醉酒撈月,聽起來像是純粹酒醉能幹出來的事情。

  放在他李白身上,即使是李白自己,也得說一句,還真有可能。

  至於現在,在寫詩的李白究竟是為誰服務的呢?

  那自然還是為皇帝李隆基,誰大聽誰的嘛。

  李隆基目前對他創作詩文就一個要求,寫誇大唐的詩,最好能突出他的功績,如果能讓大家忘掉關於他的緋聞,就更好了。

  緋聞,一定是緋聞!

  天書也不是處處都說得完全正確的,李隆基熟讀歷史,自然也是知道,天書在誇張上是真的捨得誇張。

  一般人形容別人特別誇張,會用誇張到媽媽都認不出,這還真是,比如天書的嬴政。

  那是嬴政嗎?

  做任何事情都是心懷大秦,有苦衷,是個好皇帝。

  李白更是覺得這是濾鏡太深,就算代代人對嚴苛□□的理解不同,但是嬴政怎麼都是徹頭徹尾的暴君,他的內心就算有百姓的死活,也不會像是天書說得那樣,一切百姓為先。

  聽起來像是恐怖故事。

  而天書對他李白,顯然又是另一種層面上的「濾鏡」,似乎是把「浪漫」刻在了他的身上。

  嗯,他李白怎麼不浪漫呢?

  哪肯定是浪漫的,不如怎麼會短短數十天,真的用花言巧語

  「騙」地當場皇帝讓他來到這觀星台繼續寫詩。

  李白是喜歡日月星辰的,這毫無疑問,他的詩文裡面經常出現月亮這個意向。

  每次出現也把月亮寫得極其與眾不同,至少看過他的詩句的都很喜歡。

  在現在嗎,李白反而縮小了看他詩句的範圍,畢竟啊,大家都知道了,在天書那兒,李白是「詩仙」,一個兩個直接當場望而生畏,沒人指點。

  偶爾有,也是要麼誇誇夸為主,要麼沒有原則,四處開罵,都挺離譜,也都沒什麼參考價值。

  天書就像是各個人的迷妹,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被她看上的自然是千好萬好,沒有哪一出是壞的,有問題也會個給你編出來點原因,總歸是別人的問題。

  這一點嬴政簡直從中獲利了不少。

  張良和項羽是了解地最為清楚的。

  劉邦這人偷偷和嬴政聯繫,但是事情總是「紙裡面包不住火的」,即使他們有心隱瞞,也很快就被張良發現。

  張良只有面對嬴政的事情的時候是非黑即白的,很不幸,這件事就是他非黑即白的範疇之內。

  「所以,他留下了這麼一封書信,然後走掉了?」

  范增十分震驚,不是,怎麼還有這種人?

  不過,在場也只有他震驚,蕭何、劉邦都早有預料。

  「這不是很正常的嗎,他可是張良,那個第一次見我,眼高於頂,但是第二次發現我有可能是他反叛大秦最有用的人,都能對我改變態度,你說他對嬴政會是什麼態度?不是這樣,難道還是納頭就拜嗎?」

  劉邦倒是很清楚,他不僅清楚地知道張良就會是這種離家出走的人,甚至還做了兩手準備,找人在一旁看著點。

  「所以,你們有看到他是從哪裡走了嗎?」劉邦拜託了在沛縣盯著他們這些不務正業的人的,來自大秦的眼線。

  只看到兩人滿臉通紅,一個人張嘴,又沒說出什麼話,另一個人似乎也不善言辭,磕磕絆絆地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