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這些時間,諸葛亮和黃月英在曹營,見曹操的次數屈指可數,大多是曹操主動來看進度。

  平時一直和曹操的謀士們閒時手談,撫琴飲酒,日子過得倒也肆意。

  只不過啊,他一天到晚遊手好閒,黃月英倒是勤勤懇懇在忙活火藥的事情,諸葛亮也不避諱自己留在曹營是因為這手技術。

  就讓工匠們對他多少有點看不起了。

  這哪怕真的能從閻王手裡搶人,也不能讓媳婦兒養家啊,太沒有擔當了!

  工匠里能看懂《出師表》的是少數,不過即使少數能看懂的,配合諸葛亮這些時日的狀態,也沒什麼好給他推脫的。

  誰家好人睡到日上三竿起來,和夫人一起吃完飯又回去睡覺的?

  即使是和他手談的郭嘉,一起撫琴的荀彧,大家都是在工作之餘,甚至是曹操那把一個人當三個人的工作量,都忙完了才有自己的生活的!

  嫉妒,太讓人嫉妒了!

  不想替他解釋了,出事兒自己挨罵吧!!

  第102章 物理(七)

  諸葛亮可不在意別人說什麼,他很享受被老婆關愛的感覺。

  黃月英也是,她其實還挺享受這樣的日子的,倒不是自己負責賺錢養家,諸葛亮負責貌美如花。

  而是很享受這種被寄予厚望的感覺,也沒有人居高臨下的指指點點,材料不限量供應,不需要考慮來源問題。

  曹操是黃月英見到的最好說話的「甲方」了,甚至想在再做幾個項目。

  諸葛亮的腦袋搭在黃月英的肩膀上,偏頭還沒多看幾眼手稿,他本人就被一個工匠拽了起來。

  「諸葛先生,我們這批火藥又做好了,什麼時候開始炸?」工匠把人拽起來之後,又是一副低眉順眼的老實人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剛剛是諸葛亮自己站直了身子的。

  耳聰目明的諸葛亮聽到了四下里傳來了好幾聲憋笑聲,現場一整個的「工匠苦諸葛亮久已」的狀態。

  不過,諸葛亮倒也不是沒用,這個人算安全距離一絕,本來他們都以為這是什麼占卜之道,從天書上懂了力之後……

  更覺得是占卜了,倒是覺得諸葛亮能配得上黃月英了,勉強能配得上這麼厲害的黃月英吧。

  表格的好自然是大家都能看得出來的,不過天書收拾東西之後決定下播的時候,還是有人沒忍住問了關於「高考」的問題。

  [隋文帝楊堅]:高考,是和科舉差不多的東西嗎?

  [唐太宗李世民]:考的是什麼呢?生物、化學這些嗎?

  [明太祖朱元璋]:分區考什麼呢?都考一樣的,那還有用嗎?江浙要不要要求嚴格一點?

  ……

  好啊,原來江浙考試這麼難的源頭就是你啊,朱重八!

  江思瑤看到朱元璋的話,恨不得梆梆給他兩拳,還嚴格點,可惡,你受的創傷還沒治癒啊?株連九族就已經很可怕了,還要禍及後代子孫,可惡啊。

  氣倒是氣,江思瑤也知道了這些人想要了解的是什麼。

  特別是這個問題是楊堅問出來的,就給人一種,回答了之後,會被採納,用來改良科舉。

  太配合了這群人,不知道是不是私底下有小群配合過,怎麼能這麼迅速地一個人起頭,其他人迅速跟上的。

  江思瑤也很配合,畢竟高考嘛,沒什麼不好講的,她甚至能講的更多。

  【高考?嗯,我可以從我三歲開始,雖然小時候就沒怎麼努力過,但是也是學了不少東西的,幼兒園上的雙語,錄取也有條件,算是從小孩子就開始卷。媽媽說我剛讀幼兒園的時候,是班裡比較笨的小孩,別人都能用多國語言打招呼了,我連漢語都不利索,要不是有我的小姐妹帶著我,都怕我走丟。

  以前我覺得是騙我的,現在感覺,說不定真是,三歲熟練交流,直接贏了我這種小傻子一大圈。

  在晚清的時候,華夏出現了最早的幼兒園,當時還叫做蒙養院。

  不過,我說這個,不是說三歲已經可以開始捲起來的意思啊,我絕不是這種人。

  畢竟咱們是有從小培養小孩的傳統的,三歲熟讀《三字經》的對吧,也是可以學一下各國語言的,多學一點,也能多條路不是嗎?

  不過,也可以勸皇帝往外擴張嘛,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秦始皇不會怪你學不會大英帝國的語言,秦始皇只會怪自己沒有統一世界。】

  「確實,父皇只會怪自己沒有打敗那個什麼大英帝國。」扶蘇聽到天書的這句話都要笑暈過去了,當著父皇的面無聲大笑,一點聲音都沒發出來,但是動作前仰後合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在笑一樣。

  嬴政臉都黑了,雖然又是天書在夸自己的話,但是面前這傻大兒能不能表現得收斂點,這種也太欠揍了。

  不行,一定是扶蘇的套路,嬴政本想罵兩句,畢竟御前失儀,給個處分都夠了,轉念一想,最近公務繁忙,不能讓扶蘇有休息的機會,果斷轉移話題。

  「行了,別笑了,蒙毅最近頻繁請戰,你有什麼頭緒嗎?」

  嬴政倒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只不過,他覺得冤有頭債有主,蒙毅不是這種戰意澎湃,最主要是不是這種會違背他意願的人。

  按照常理,在第一次被拒絕之後,蒙毅就該不再上書了,但是沒想到這次他愈挫愈勇,竟然每次被拒都完善自己的上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