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跟知名的學霸學渣笑話一樣,學習差的問學習好的,「學霸學霸,這次卷子一百分,怎麼考到九十八分的呀?」

  學霸很疑惑啊,空一道選擇題不就行了?這還有別的技巧嗎?

  咱問姜子牙、問韓非子、問孫臏、問張良、問諸葛亮,問各種能叫的上名字的謀士,是怎麼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他們也很困惑,難道他們應該做不到嗎?

  當然,著名紙上談兵的趙括也會困惑,怎麼和書上介紹的不一樣啊,書上用這個辦法就能贏了啊?甚至書上很多種方法,我選的是最好的一個啊!

  所以呢,我們這個受力分析,也只是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箭飛出去之後有哪些力的作用,並不是說啊,按照我們這麼做,就能成為神箭手。

  有重力,到時候我們再研究一下拋物線啊之類的,說不定就能讓腦子好的人成為神箭手?

  一種猜測啊,並不保真,和平年代,我是沒上過戰場的,射箭俱樂部也是靠手感,應該很少有人會計算落點去射箭,費腦子,我沒有這個腦子。】

  江思瑤說得坦然且自信,不知道的還以為沒有腦子是什麼很光榮的事情,不過確實,也不是丟臉的事情,勇敢地承認自己的不足罷了。!

  第101章 物理(六)

  天書說自己沒腦子之後,給了武將們一個思路,承認自己沒腦子,多簡單?又不算丟人,又不是承認自己沒本事,打不過別人。

  「陛下啊,我也沒有腦子,就不要讓我算這個了吧?」這是跟風願意放棄自己腦子的人。

  當然,也有不要臉的傢伙亳不心虛地當場以「天生的武將」自居,為了不寫這不該他們寫的物理題目,可謂是不擇手段。

  「陛下,我是什麼實力別人不知道,您還不知道嗎?百步穿楊都是小瞧我了,神箭手就是我啊!」

  「射箭已經是我的本能了陛下!不需要計算我都能正中靶心!千里之外取敵將首級不在話下,這題目就讓丞相他們來做吧,他們文弱,需要多一點自保能力的。」

  當然,承認自己沒腦子的,會被他們都陛下當場反問「沒腦子要是在戰場上走丟了怎麼辦,下次要是有仗你就別去了」這樣的話。

  那些拉踩文官的,都會得到屬於自己的罵。

  江思瑤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這麼精彩,她看了一會這個射箭的題目,默默給自己把放下來的射箭興趣再次拾起來,準備隔三差五去練練。

  這是個十分明智的抉擇,考上大學之後的軍訓,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和完全沒有將會得到不一樣的體驗。

  現在她自然是不知道的,於是快樂地接著翻書學習。

  【力有分力,也有合力,字面意思的分和合。

  學力學,特別是要在現實生活中做實驗的話,很多環境是無法模擬的。

  比如一些題目要忽視空氣阻力,偶爾還需要忽視掉摩擦力,但是現實能符合這樣情況的都是少數情節。

  比如說,如果運動中的物體,完全不受到重力、摩擦力等因素的影響,會怎麼樣呢?

  科學家笛卡爾認為,這個物體將會一直以同樣的速度沿著直線,無限地運動下去。

  他得出的結論和伽利略是一致的。

  不過,他們並沒有得出相關的科學定律,伽利略死後,那位牛頓出生了,之前我們講過牛頓第一定律,外國人在這方面是有著名權的,當然,其實咱也有。

  牛頓站在這倆位的思想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

  那

  就是,剛剛那個,一切物體在沒有外力改變狀態的情況,會一直保持靜止,它本身是運動狀態,那麼將會進行勻速直線運動。

  而物體保持這種狀態,則被稱為慣性。這也是牛頓第一定律被稱為慣性定律的原因。

  但是,這種狀態在現實生活中,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接觸面會有摩擦力,運動時空氣會有空氣阻力,靜止也會有向下的重力。

  但是這個慣性定律又很有用,它是我們對物質和力學認識的基礎。物體本身擁有慣性,這不是外界強加的而是與生俱來的。

  這一點其實也能理解,咱平時也有過這樣的感覺,跑起來的時候,想停但是身體還有股子衝勁兒,那就屬於慣性。

  當然,戰場上時候,追擊敵人停不下來,那可能是你的勝利慾望在指使你,希望華夏子民都能平安從戰場上下來。

  說點題外話,我這個祝福好像在以前有點矛盾。

  現在華夏的版圖是只雞,在同時期的其他國家中排第三,在咱歷朝歷代中大概是第五的水平。

  地方最大的時候是元朝,全盛時期從咱亞洲直接打到了西伯利亞,疆域面積是有爭議的,但是這個爭議區間也是兩千四百多萬和三千三百多萬,足足占了世界的五分之四之多,如果不是蒙古當時在分裂,大家能先一致對外的話,恐怕這個世界有一塊地,都得屬於我們華夏。

  是真能打啊,比蒙古帝國更厲害的,也就是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了,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它都能排上第一。

  當然,「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在馬背上打下來的江山,最後失於民心,一共98年的歷史,其中有四十年接連上位九個皇帝,平均4年多一個。嗯,這個時間,就不太適合皇帝說了算的封建帝制,改制或許能完美契合,當然,也得是上位的首腦他本身有用的情況才適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