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雲堅信自己面前的是黃先生,知道剛剛才知道是諸葛亮。

  但是,知道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深入曹營了,即使是趙雲也沒有辦法直接把他帶走。

  趙雲這些天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但是他已經到了該辭行的時候,耽誤太長時間了,主公那邊需要他。

  臨行想試試用自己蹩腳的話術勸一下諸葛亮跟他走,劉備待人寬和,仁而愛人,比曹操這個心狠手辣的人強很多。

  但是還沒勸呢,趙雲就先看到了這份《出師表》。

  雖然不知道蜀漢,但是!

  南陽,二顧茅廬,如果不是茅廬的主人公不再裡面,那將是和《出師表》如出一轍的故事!

  這裡面的「先帝」一定是劉備!

  趙雲十分肯定,看向諸葛亮的眼神都格外熱切。

  什麼叫柳暗花明啊,這就是!

  想必諸葛先生也和我一樣,很想回到主公身邊吧?

  諸葛亮本人對《出師表》的觀感倒不如其他人,所有人都看的了他的忠心耿耿,但是他覺得好累。

  太累了,為什麼死前會上這樣一份摺子,太細節,也太繁重的責任了。

  諸葛亮仰著頭,看著那一行行字,透過字,看到的是「自己」的不甘心。

  不甘心「先帝中道崩殂」,不甘心「二分天下」,更不甘心還未「北定中原」。

  濃厚的不甘,落在字裡行間,也落在諸葛亮的眼中。

  這樣的生活,還要再經歷一遍嗎?

  趙雲總算是從人群中擠擠挨挨,擠到了諸葛亮的面前,但是臨到了,也不知道怎麼勸。

  不管在天書的記憶里,諸葛亮是怎麼樣的,只這二顧茅廬,就已經錯過了,還會有那樣的未來嗎?

  趙雲躊躇不前。

  諸葛亮不知道趙雲想說什麼,只先把人攔在一旁,不要趁亂不辭而別就行,月英還想著問問他能不能幫忙測試火藥呢。

  趙雲也聽話,讓不動就不動,只站在原地看著諸葛亮和人說話。

  越看越覺得這個人是真的厲害,明明什麼承諾也沒給,什麼話也沒正面回答,偏偏就讓圍著他的一群人滿足離開。

  這種本事,真的是再給趙雲一張嘴,他也學不會這樣的本事。

  諸葛亮在處理自己的事業危機的時候,江思瑤還在分享別的。

  【公子小白被活活餓死,咱諸葛丞相同時間段也有貴人是餓死的,大家懂得都懂,知名不具的袁某人。

  不過啊,不得不說,人生是真的充滿戲劇性,不缺吃不缺喝的人最後死於餓死,這誰能想到呢?

  除此之外,還有因為鼻子被削死掉的皇帝、因為醉酒失言被人用被子悶死的皇帝,生活有時候比故事還離奇。

  當然,皇帝的死法也不是咱小老百姓該考慮的事情,盛世也有饑荒,亂世更是餓殍遍地。

  但是面對各種天災人禍,我們都努力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遇見蝗蟲,還沒形成災害的時候,草綠色的蝗蟲是可以吃的,那個時候攻擊性不強也沒有毒素,油炸之後還挺香。

  遇見蝗災,我們直接放雞鴨去吃,不用擔心,它們扛得住。

  遇見旱災,我們會尋找水源抗旱,打井尋找地下水、通過動植物的活動軌跡尋找水等等。

  遇見洪澇災害,有大禹治水、李冰治水、王景治水!生長在黃河、長江流域的我們,是受水迫害最深、也是最了解水的。疏通河道、建立堤壩,甚至平時的時候植樹造林穩固土層,都是我們這麼多年來研究出來的治水良方。

  世道是不給苦難人機會的,大家只有拼盡全力地活著。

  但是別怕,所有的堅持都會有結果,熬過黑暗,終將迎來光明!】

  江思瑤的政治是真沒白學,自己說著說著還升華了起來。

  朱元璋看著著實感觸頗深,他是白手起

  家的皇帝,真窮苦大眾,對天書說的饑荒也了解很深。

  「都說是皇帝昏庸無道,老天爺才會降下災禍,俺那些年可沒少碰見,天書講的旱災、蝗災,甚至還有瘟疫。要說是元朝不作為,所以降災,怎麼收到懲罰的是俺們百姓。」

  朱元璋伸手抹了一把臉,也是感性了,差點沒忍住落淚。

  「只要一個國家還有錢,皇帝就不會過苦日子,餓死才是稀奇事兒,百姓……害。」

  朱標也跟著感嘆,雖然說百姓重要,但是世道,確實是勢單力薄的平頭老百姓,不具備抗風險能力,會死在大災難裡面。

  一對天家父子,為了普通百姓擔憂甚至眼中飽含熱淚,也是奇景。

  江思瑤升華完主題,給自己都愣了一秒,內心檢討二秒鐘,是不是作文寫多了,又若無其事地接著往下看化學。

  【咱接著講講金屬,有在鐵裡面加碳於是鍛造出來的鋼,也有直接就是兩種及以上金屬,混合製造出來的金屬,這種被叫做合金。

  為什麼要製造出這種合金呢?

  因為,合金極其擅長取長補短,一方面它硬度比單一金屬要高,導電性、導熱性、熔點等又都低於一單金屬。

  為了這些特點,人們努力研究出來不同的合金,就是為了能有個替代的作用。

  當然,現在的合金已經用得十分廣泛了,比如不鏽鋼、再比如鋁合金等等。

  好了,我們的化學就講到這裡啦,明天學物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