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就是劉邦不了解什麼是從娃娃抓起,不然高低得直接禁止張良宣傳,而不是找補。

  劉邦還覺得找補會有用,殊不知縣令已經滿腦子的「長公子竟然安排人和我聯繫」「我一定是要加官晉爵」這些念頭了,十分之興奮,且來縣學的次數都多了。

  不經意地旁聽張良的課,對這個反秦分子十分關注。

  劉邦思考如何把張良趕出去,別影響他改過自新,當大秦優秀員工,享受來自父老鄉親們的讚譽。

  蕭何在思考怎麼勸說張良棄暗投明,對每一個能出力的優秀同伴,蕭何總是不忍心看到他們誤入歧途。

  范增也在想張良走了之後,又變繁重的課業壓力該轉移給誰。別看張良見縫插針地洗腦小孩子們,他上課也積極啊,要是沒了這個人,多出來的事情那就真的是讓范增體會到什麼叫做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一行人憂心忡忡,還得注意

  避著點張良,可別開小會被人發現了。

  張良壓根不關注職場的風風雨雨,他只在乎天書講得東西。

  這個世界可能真的是嬴政的主場,不然怎麼會,他屢屢刺殺,屢屢失敗。

  嬴政質子開局,當上了秦王不說,竟然還滅了六國,實現了統一。

  張良是韓的舊貴族,是最先失去貴族身份的,但是蟄伏這麼多年,秦依舊蒸蒸日上的發展著。

  最讓張良憤怒的是,明明,明明大秦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昔日英勇無畏的老秦人,現在依舊奔赴在維護秦朝的道路上,但是人總是有窮盡的,原先舊秦的地方,秦人已經不足十之二三了。

  而後加入的六國人,有些根本不懂大秦的嚴苛是無差別針對所有人,一挑撥就相信了對秦寬裕對其他嚴格的話,也沒多少維護大秦的想法。

  如果不是天書,張良在向小孩子宣傳大秦□□的時候,絕不會有大人出面維護,最多是捂嘴捂耳朵,怕有秦人聽到。

  但是如果不是天書,張良也不會看到,原來普通黔首的臉上,也會有對生活、對未來的期待,而不是麻木和聽話。

  張良不僅在天書里學知識,也通過天書看未來。

  看在教學視頻里出現的人,看被天書放出來的各個時代的地圖,也看偶爾會被提到的人。

  比如說劉邦這個名字,實際上是很常見的,但是在沛縣遇到這個人的時候,張良就確信,一定是這個劉邦,一定是他!

  包括劉邦自己,都還相信大秦依舊有未來,甚至都沒有意識到他就是那個漢高祖劉邦。

  范增也只不過是以為,這人和那位漢高祖同名罷了,擁有四百年國祚的漢,開國皇帝是這麼一個不著調的,得多好命?特別是如果是這個人的話,即使是和他一樣的大器晚成,那麼秦也沒多少年了。

  但是張良,他堅信就是這麼一個人,雖然看不上劉邦,但是蕭何還可以,范增也不錯,加上他張良,未必不能和嬴政的智囊團一較高低。

  就是在軍事方面十分欠缺,張良在努力收攏自己和前盟友的手下。

  與其盲目地反秦,不如賭一把這就是能反秦的專業對口人才!

  只不過……什麼時候他才能結束

  這不務正業的發展沛縣的活動,轉向他真正的事業!

  劉邦想著張良趕緊走,不要影響自己的事業第二春。

  張良希望劉邦趕緊清醒過來,沛縣太小,展望大秦。

  要是江思瑤知道自己把一個平行時空的劉邦和張良變成了這樣,大概會原地問號的程度,畢竟她這個小漏勺,還以為自己不按順序捋時代,就能不在彈幕裡面暴露歷史。

  至於講的一些損人的事情,怎麼能算暴露歷史呢,是眾樂樂!

  當然,江思瑤並不知情,所以她在快樂地進行收尾。

  草草過了一遍知識點,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結束了,比起數學那種給的題目也不懂的狀態,化學一時間都溫柔了起來。

  在正式開始做試卷之前,顯得無比溫柔。

  【金屬材料的性能之前也簡單介紹過,大家都差不多啊,都是金屬。

  不過,除了延展性、導熱、可鑄性之外,有一個特性還真的很想介紹給大家認識。

  那就是導電性。

  咱就是說,導電,這個用處比較直觀且有效,它導的是天上的閃電哦,厲不厲害?

  哈哈,其實能導電的都可以導啦,人體都可以導電。

  導電不是為了借這個點,大多數還是為了避雷,是的,這是一種避雷的措施,防止雷電劈死自己或者劈著了樹之類的,引發叢林大火。

  首先我們先講一下閃電,並不是背後有神仙,而是一種自然現象。之前也略微帶過水,水除了我們肉眼看到的水流,實際上還有我們看不見的水分子。

  水蒸氣變多了,也就形成了雲,而雲越發厚重,就越容易形成烏雲。

  而烏雲打雷,是下雨天的一種再正常不多的自然現象了,這背後的原理和雲的形成有關。

  水蒸氣遇冷凝結,凝結過程中,雲中的冰滴、冰晶一邊碰撞一邊合併,一點也沒見外,就會形成大量的水。這些水滴在我們自己的天空就會和空氣反應,與顆粒、離子碰撞,就會有帶電閃雷鳴的雲出現啦,它被叫做雷積雲。

  而我們要介紹的避雷針,它的原理有二,一方面是尖端放電,另一方面則是導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