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嬴政是沒睡醒嗎,這人都放心讓他來教書育人?真不怕帶出來一堆也跟在反的嘛?還是說沛縣的人本就不是他老秦人,所以不管不顧呢?

  張良想到這裡,又環顧了一眼沛縣,真就沒幾個是秦人裝扮,沛縣、或者說他去過的很多地方都是這樣,或許是秦滅六國的速度太快,又或許是大家懷念故國,穿衣風格還都是原來的樣子,這沛縣就是很明顯的楚地風。

  和務實向的老秦人偏愛的黑色,齊人更愛的紫色不同,楚國喜歡紅與黑的搭配。

  沛縣身著紅衣的人也挺多

  ,倒是卸下了張良的心房,他已經準備今晚就讓下屬查查,這裡是不是已經被范增拿下,變成他的大本營了。

  畢竟是連傳嬴政的謠言都敢用大名造謠的,和荊軻刺秦又有何異?都是義士!

  關於用本名造謠這點,屬實並非范增自願,對此他有六個點想說。

  別隨意指點別人,有的人是真的會信,不僅會信,你還是他的授業恩師,是他靈感的啟迪,在被抓了都要說就是你讓他這麼幹的。

  還好自己跑得快,不然怕不是要代替陳勝那個坑貨去蹲大牢?

  總而言之,經過一番友好的交流,張良被范增給哄到了沛縣的縣學內,而縣學是范增準備釣張良設下的第二個陽謀。

  第一個就是在必經之路堵人,先兵,土匪式搶人,這個時候,好感度沒低就是勝利。

  當然,低了也沒事,張良這個人,情緒波動不大,只有反秦這件事可以讓他變色。

  只要先攔下張良,然後順利帶進沛縣的學堂,讓他見識到我們沛縣的學子有多麼向學,最主要是見識到蕭何你的才氣,一定沒問題!

  蕭何一邊給孩子們講課,一邊在想范增和劉邦會怎麼把人帶進來。

  以往要控制劉邦一個人,讓他不要太放縱自己,已經很困難了,范增來了之後,雖然這位老先生的學識見地確實遠超常人,但是也比一般人更鬧騰了。

  和劉邦加起來就是兩個大齡兒童,一個不留神,他面臨的就是這倆帶著一窩學生去實地操作。

  偷偷挖野菜,然後和同樣在挖野菜的大娘們互相分享經驗,回來之後衣服沒一處乾淨的。

  蕭何都不敢想,等這些孩子回家會面臨什麼混合雙打,這年頭,窮人家想找多餘的全乎衣服穿還真的不是簡單事。

  這次別又生事端。

  好在范增還是有些靠譜的,比如竟然沒有直接帶人進來,而是遠遠地在門外點頭示意,就站在原地了。

  烏泱泱一波人,進來都沒地方坐的程度,好在紙窗多少有點遮蔽作用,所以學生們還是很認真地在聽他講課,不幸中的萬幸了。

  蕭何講課和劉邦的歡脫,范增試圖上價值都不一樣,他會仿照原來的風格,比如講天書相關,就也發散一點,講點例子什

  麼的。

  而例子沒有天書的標新立異,卻更能突顯出他本人的知識淵博程度。

  「這樣的人,怎麼會在沛縣當一個小小的主吏掾,難道這裡的縣令很賢明嗎?」

  張良很欣賞蕭何,卻也不理解為什麼會甘心當一個小小的主吏掾。

  主吏掾,在漢的時候是功曹,比較通俗的概念呢,是類似縣長助理、師爺這類的,說重要,在這座小縣城也是很重要的,說不重要,這樣的才華留在這個小縣城真的屈才了。

  「沛縣能發展地這麼好,可得多虧了蕭何!他真的很出色,再多的事情在他手裡都井井有條,大家都是在他的調度下一起把沛縣治理地越來越好的。」

  劉邦接了張良的話,他本來沒多想接的,主要是吧,這位張良實在是表現得太傲氣了。

  明明範增站起來的時候,他劉季就跟著站起來了,之後彼此互通姓名之後,劉季還想用自己在遊俠中無往不利搭訕話術和張良多說幾句,結果人根本就沒多看他幾眼。

  傲氣,太傲氣了。

  張良也確實不太想和劉邦過多交流,主要是吧,人的第一印象是真的很重要。

  張良本人也屬於遊俠,但是遊俠呢有兩種,一種是輕俠,小混混、地痞流氓無賴也能算,另一種是大俠,真正的俠客,急公好義那種。

  劉邦的表現實在是太像個遊手好閒的地痞了,這印象一代入進去,哪怕之後介紹自己有正經工作,張良也有了先入為主的念頭。

  原本他們倆的相遇倒也沒有這麼落魄,現在的劉邦還是享受穩定摸魚的生活的,沒有之後的為了目標、為了生活奔波的模樣。

  如果沒有天書的意外的話,他們本應該相遇在嬴政死亡,胡亥這個秦二世不干人事,嬴政在的時候被壓制的那些蠢蠢欲動的人一下子都起來了,陳勝、吳廣率先起義。

  沛縣倒是也起義了,正是被張良現在念叨的沛縣縣令。

  這人沒什麼大用,但是膽子也小,還喜歡跟風。

  陳勝之後,妄想逐鹿中原的人就變得巨多,原因很簡單,陳勝、吳廣二人是農民起義。

  當然,有一隻能叫的「陳勝王」的「狐狸」,這樣的布局,如果是農民,那也得是家裡有點背景的農民了

  。

  有些存疑。

  但是,不管多少人懷疑,信的人能信就行。

  四處起義,沛縣那時候能用的幾乎沒人,實權的長官也就縣令一人,縣丞也不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