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製作玻璃,首先要選好原材料,具體的話,鉛、硝石、碎燧石等都可以用來做。第二步自然是混合這些石料,畢竟不能各做各的,要混合到一起,才可以進行下一步。】

  【這混合的方法是煅燒,其中主料是礦石,硝石輔助,讓礦石能夠發生各種反應,從而產生變化。這有些涉及到化學,不過暫時不知道原理應該也可以製作的!】

  在這裡,天書十分貼心地貼了《廣州行記》裡面對於玻璃的介紹,比江思瑤講得要細緻地多。

  這些神乎其技的辦法,比他們自己摸索的更簡單。

  至少在才收到各國上供的劉徹眼裡,覺得自己像是個冤大頭。

  「原來就長這樣?」

  果然!祥瑞什麼的,都是假的!!

  第31章 生物(三十一)

  劉徹的聲音不小,衛去病也聽到了,小孩子的眼裡滿是好奇,他懷裡的小嬰兒睜著圓乎乎的大眼睛伸手抓住了他散落下來的碎發。

  衛去病倒是不怎麼疼,髮絲被拽下來兩根,他生怕懷裡的小太子會放嘴裡,趕忙從他手裡小心翼翼地拿出來。

  是的,經過劉徹一番處心積慮地洗腦,已經成功從衛子夫手裡把孩子要了過來,年紀小小的劉據意外和衛去病合的很來,在他懷裡並不會哭鬧。

  至於被進貢的玻璃製品,如果衛去病多看兩眼,就會發現,在太子的脖子上掛了玻璃樣式的水滴。

  當時大家都沒看出來打磨的痕跡,那番邦小國說是天降祥瑞,也被認可了。

  誰能想到,這玻璃也能弄虛作假呢?

  反正武帝朝的人一開始都沒想到,不過現在……

  「那太子身上的?」有沒眼色的大臣問出了聲,不過立刻被同僚悄悄懟了一下,當即收聲。

  太子身上的自然是那玻璃。

  掛著的玻璃水滴用金和玉石作配,工藝漂亮極了,是小太子抓周禮上抓到的東西之一。

  天書上對玻璃的講解太過仔細,也太過輕巧,大家都覺得上當了。

  大漢如此強盛,居然有連年上貢的小國膽敢欺騙我們。

  可惡至極!打一仗吧!

  劉徹倒是沒有那麼大火氣,他甚至有些新奇,大漢對外的形象在這幾年一直如同惡霸一樣,居然還有不長眼的嘛?

  「這種沒腦子的小國,打下來別把我們的腦子也拉低了吧。」劉豬豬小聲感慨。

  就離他最近的衛去病聽到了,小孩早熟,假裝沒聽到,伸手給小劉據捏。

  大漢自然是不會放過更多的地方的,特別是有理有據,占理的時候。

  以前還要擔心糧草不足,現在糧食產量都在陸陸續續趨於穩定上升。

  武將們饞軍功,文官們也饞治理一方的政績。

  江思瑤不知道自己的舉措讓一個小國受到極大的心理陰影,當然,就算她知道,或許也只會覺得。

  現在的語c,居然還有支線,厲害。

  也正因為不知道,所以她還在開開心心地研究玻璃。

  【嘿,看,玻璃製品可以吹制而成,說起來,上次買的蒸餾道具里那套玻璃相關的器械!學會了製作玻璃,應該有機會製作一下?】

  郭嘉也是這麼想的,這不得立刻給自己的酒坊鳥槍換炮啊!

  巧的是,華佗也是這麼想的。

  他和張仲景兩人對醫學的熱愛不比郭嘉對酒的熱愛少半分。

  那觀察細菌、細胞的顯微鏡,似乎正需要鏡片呢!

  但是,最後的問題找來找去還是出在了人手不夠上,兩方勢力都是曹操的心頭肉。

  無論是名聲在外的兩位醫師,還是不可缺少的鬼才謀士,曹操偏袒誰都不行,當然,他也騰不出工匠了。

  曹操能怎麼辦,曹操選擇把平衡兩方的重擔,交給未來的「魏文帝」曹丕。

  在知道曹丕未來會是魏文帝之後,曹家還沒開始爭奪的世子之位,就像塵埃落定了一樣,大家都隱隱默認就是曹子桓了。

  主要還是曹植默認了,他和這便宜哥哥開誠布公地談了一下,確保了自己未來能瀟灑過完一生,也就放下了。

  既然不是那些人說的,世子之位的爭奪比皇位也簡單不了多少,少不了血腥,不爭也是死這樣的結局。

  那也不是不能讓給曹子桓。

  「被讓」又「被迫擔此大任」的曹丕,此時就萬分想念死去的哥哥曹昂。

  可惡,沒人搶還要背鍋的位置,突然就沒那麼香了。

  【好了,玻璃就講到這裡,我們言歸正傳,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如何正確使用顯微鏡哦。

  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用上面的螺紋區分,有點是物鏡。物鏡短放大的倍數越小,目鏡長就大哦。

  看到時候需要先用低倍鏡,確保自己觀察的物體,比如我們從廚房偷來的這片新鮮菠菜葉,是在正中間的,然後再放大。像我們現在觀察到的,一半的細胞清晰可見的,另一半則壓根看不清,這種情況,不要懷疑是葉子不新鮮,咱先拿出來看看,有沒有可能是有髒東西擋住了,如果是需要手動切片的東西,先質疑一下自己的刀工也是不錯的選擇。】

  和剛剛還沒分享玻璃的時候純觀察不一樣,這次邊做邊念叨著,像是有什麼標準一樣。

  這後世的學習

  也太難了,怎麼連人家怎麼學到的知識,也得有強硬標準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