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可惜啊,呂雉那女人強勢太強勢,劉邦撇撇嘴,即位的時候順著她的意思,立了她為皇后,立了他們二人的孩子劉盈為皇太子。

  要不然現在也不至於騎虎難下,劉邦多次和自己的臣子們介紹如意了,臣子們沒幾個接話的。

  當然,接話的也都被劉邦找理由調走了,他還年輕力壯,這麼立皇太子穩定民心,但是臣子真的站位,這不是把他不放在眼裡?

  在場的這倆心眼子可不比劉邦少多少,準確來說,只多不少,是不會接劉邦的茬的。

  一時之間,殿內除了翻閱竹簡的聲音,就只剩下了劉邦對劉如意的強行誇讚,和天書的聲音交相輝映,倒是有一種各談各的的美感。

  【在上面鈉離子內流、關閉鈉通道,的過程中,鉀通道會隨之激活,和鈉相反,鉀離子會往外跑。

  鉀和鈉的流動速度平衡,產生峰值電位。這其中產生的電流是生物電,這個電位變化的過程,也被叫做動作電位。】

  【神經衝動正是通過這樣一種,動作電位的傳導,也指的是順著神經纖維傳導的興奮。】

  【再進一步講

  講興奮的傳遞,是在神經元,也就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單位,這種單位是通過「突觸」和其他的細胞之間進行信息的交互。

  神經細胞會產生遞質,這相當於一種媒介,會對相應受體產生興奮反應或者抑制反應。】

  這些內容對古人來說已經很超前了,但是也不是沒人能聽懂,比如康熙、比如康熙那九個參加皇位爭奪戰的兒子,真不會的估計沒幾個。

  畢竟,對康熙來說,科學像是神學一樣,是底層百姓不懂的領域,那麼就能成為他用來包裝皇權的最好的包裝紙。

  不一定要讓百姓會,也不一定要讓百姓受益,但是他自己必須會。

  康熙把自己當做一個皇位象徵品,因為他本身不被順治看重,只是順治眼裡的其他孩子。

  而順治傳位給他,康熙一直以為,是不過是董鄂妃和榮親王早逝,不然他也不會有這個皇位。

  小時候得不到家長誇讚的人,或許會變成鹹魚,當擺則擺,或許會變成極端追求完美的人,也不是完美,追求沒有缺陷,文得會,武得會,國外傳來的東西,也得會。

  就是康熙這個模樣。

  當然,康熙作為兒子,順治的教導和愛都不過關,康熙自己帶兒子,也不是很過關,這大概便是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也很難模仿出來吧。

  也有人完全看不懂,比如夏朝的,咱就是說啊,夏甚至醫生還是以巫醫為主。

  直白點來講,你這個病是巫們知道的,可以直接治,不知道的,直接靠巫禱告天地啦。

  和你自己禱告也是不一樣的,畢竟人家是專業的!

  啟看著天,是抓耳撓腮,這年頭皇帝和普通人區別不是很大的。

  看大禹就能發現,如果是後世皇權集中的時候,皇帝被高高在上地放在國都,長江、黃河有再大的本事,也是不能讓人親自帶著人去治水的,會有臣子。

  而大禹不同,他親自帶。

  也可以說是大禹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帝王,畢竟家天下的封建□□,怎麼算都應該是從啟開始。但是好歹大禹也是禪讓制的最後一位。

  他的待遇也能看出啟的待遇。

  天災自然是得親自去解決的,平時啟受傷的機會也不少,從沒在

  自己身體裡看到過圓乎乎的細胞,圓乎乎的只有血滴,也沒看到像是樹杈子一樣的神經纖維。

  啟把手半舉著,對著太陽,像是隱隱約約能從中看到天書展示的東西一樣。

  「啟!啟!又有人送東西來了,這次是一塊金燦燦的石頭,你來看怎麼融入我們的鼎合適!快來!」

  半開的石門外面有人在呼喊啟的名字,是他的妻子。

  石門很重,但是啟的體力很好,單手便能隨意推開,「金燦燦的,日嗎?」

  「是金子,又不像金子,比金子硬一點!」她可激動了,啟要制九鼎,一直在搜集材料,各部送來的有的能用,也有不能用的,鼎已經好多天沒加新東西了,加入點這個,或許會變好看!

  啟自然是重視鼎的進度的,急匆匆就跟著過去了,如果是能用的,可太好了!

  被姒啟拋在腦後的天書,現在在講關於人的腦子。

  【人的腦子長這個模樣,嗯,看上去彎彎曲曲地,溝壑部分是腦溝,突出的叫做腦回。人的大腦是有著不同的分工的。雖然很神奇,但是這應該是跟我們古代的皇權一樣,皇帝作為中樞,也就是大腦,負責思考,負責帶動國家的發展。一個優秀的大腦,比如秦始皇,六國說滅就滅。一個腦子是擺設的花瓶的,那可就太多了,當然,離譜的還是宋高宗,好好的白撿的收復舊山河的功績,說不要就不要,硬是要求和。】

  「秦始皇秦始皇,怎麼這天書每次提到嬴政就用著秦始皇!他算哪門子的第一個皇!把周王室放在哪裡,把夏商放在哪裡!」

  說話的人可太氣了,正是還沒去找項梁的范增。

  范增六十歲已經過去,已經是頤養天年的年紀,但是他並不能在秦朝統治的,就差連呼吸也要有規定的地方生活了。

  活不下去,一點都活不下去,多忍一天就要多受一天的折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