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好還好,沒暴露。

  這是大家的第一反應。

  江蘇卷?又是什麼?

  第二反應隱隱約約觸及到了後世的禁忌知識,但是他們因為怕自己掉馬,反而不敢想問什麼就問什麼了。

  錯過了一些深入了解未來的機會。

  【戰國以前,糖的出場應當都是以麥芽糖、蜂蜜、甘蔗汁這三種身份。其中甘蔗汁慢慢從直接榨汁,變成液體的「蔗飴」和固體的「石蜜」、還有紅砂糖應當在秦漢。唐朝之時萬國來朝,各項技術都在大家交流中得到了提升。】

  萬、國、來、朝!

  這四個字對所有皇帝再度造成了極大創傷!

  怎麼,怎麼會!

  李世民把手搭在從太醫院喊過來的李承乾肩膀上,對大唐的未來與有榮焉,這大概是他聽到唐朝只有兩百多年這個消息之後。

  除了見到完好無損的太子之外,最大的好消息了。

  君臣一時間都放鬆了下來,說明大唐應該沒有那麼垃圾的,連黑雲密布的魏徵都表現出一副情緒緩和的狀態。

  李世民調侃了句,「老魏應該放心了,我們應該沒有給孩子們做壞榜樣。」

  魏徵自然是可以擺出的冷臉,騙騙同僚的。

  面對聖人,魏徵近前半步,「萬國來朝也不足三百年,那是哪裡有問題呢?」

  場面再度冷了下來,大家也想啊,哪裡出了問題!

  有人憤憤不滿,有人自得。

  乾隆就是,他被誇敬業之後,天書又說萬國來朝。

  大清如今不就是嗎?萬國來朝。

  他果然也沒天書說的那麼差。

  【有人萬國來朝,有人閉關鎖國,啊,我是在點明清。】

  乾隆傻眼了。

  瓜吃到自己身上的明太祖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也傻眼。!

  第22章 生物(二十二)

  「閉關鎖國,什麼閉關鎖國,俺自己怎麼不知道?」朱元璋對著天書比比劃劃,吹鬍子瞪眼睛。

  海禁政策自元開始,雖然朱元璋也想將其歸於元不得民心,沿海城市有反叛勢力。

  但是實際上是真的倭寇,來自隔壁日本,彈丸之地也爾虞我詐搶地盤。華夏地大物博,九州可不是虛指,咱真有。

  爭不過中原,退去天府之國,劉備就是這麼幹的。

  爭不過中原,那就據守長江天險,孫權就是這麼做的。

  泱泱華夏,有的是東山再起的地盤。

  而日本地方又小,爭失敗了還在同一片土地上仰人鼻息,別說那些戰敗的諸侯王,當然如果統帥那麼點人在華夏當不了諸侯王,所以被當做海盜打了很多年。

  元朝內憂外患,應對這沿海時不時騷擾的海盜,選擇了一刀切的海禁政策。

  而朱元璋這兩年也效仿了,洪武三年,也就是去年,撤了太倉黃渡市舶司,這地大家都熟,是上海,市舶司就是海關。洪武元年設置的上海海關,三年就撤了,原先在廣州等地的還留著。

  而今年,朱元璋正準備頒布「禁海令」,禁止漁民私自出海。

  天書說閉關鎖國,朱元璋清楚地知道應該就是說這件事。

  已經跟在大哥身後打點下手的朱樉和朱棡倒是知道這些事,滿朝文武吵得不可開交,父皇支持海禁,現在被天書點名不行。

  「哈哈哈!」

  不孝子是這樣的,三人狂笑。

  「小兔崽子們,給咱等著!」一時間啊,朱元璋是心情也不低落了,氣血直接上頭了,心裡就想著解決了海盜、倭寇、反賊餘孽勢力就收拾這仨。

  高低讓他們知道,這個家是誰在當家做主!

  有人想解決,有人就只想擺爛了。

  至少乾隆是這樣的,年紀不大,靠啃老活著,年紀大了,還可以啃兒子。

  大清的事情,自然有人去解決,就不要為難他一個老人家了。

  【甘蔗大家應該都認識啊,我就不介紹了。甜菜原產地是國外,在歐洲地中海那片。】

  天書動作迅速地展示了一個地球儀,從華夏撥弄到了那所謂的「

  地中海」。

  漢武帝元封年間張衡製造了渾天儀,是和地球儀很像的球體,也是自漢開始,渾天說才有了發展的空間。

  至少,帝辛是十分震驚的,殷商時期,是相信天圓地方的,而這球一樣的東西,展示的竟是我們站立的這片土地嗎?

  「人站在這上面,是怎麼不摔倒的呢?」

  「天書一定是在騙我們,是個蹴鞠,誰站上去都要摔的。」費仲誇張地故作崴腳姿態,原地摔倒,把帝辛逗得直樂。

  封神傳中有七竅玲瓏心的比干,皺著眉看這君臣二人的滑稽表演,到底沒忍住出聲揭示,「即使是蹴鞠,夠大,也會有平底,即使是蹴鞠,豸也能穩穩站在上面。」

  「丞相身居高位,哪裡知道不是誰都能站在中心,在那蹴鞠邊緣的豸,是要掉落出這隻蹴鞠的。」費仲收起可笑神態,擺出講道理的樣子。

  殷商時期哪裡知道物理,更別提地球引力那些。

  比乾沒有直接解釋,而是看向了帝辛,「腳踏實地,是能感受到人是在下墜的,正如身在朝歌,就會感受到大王的偉岸一樣。邊緣的豸不會從蹴鞠上掉落,正如遠離大王的民也不會叛王一樣。」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比幹這段話讓狡詐的費仲也沒辦法死纏爛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