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頁
「他是靈感的寵兒,」他說,「你能想到和他做所有瘋狂的事:大雨縱馬,馬蹄濺起水花,你們在路上奔跑,熊熊大火追逐在身後。」
一曲舞畢,唱片機上的樂曲被人換了一碟。活潑的琴聲流淌出來,舒伯特的鱒魚,舞場默契地交換舞伴,唐沢裕正和上一位女士微笑道別。
「……可你無法想像到和他生活。」
詩人又說了一遍,「我沒想到,他會一直帶上你。」
之後黑澤陣才認出那個詩人的面孔,他在報紙上為唐沢裕寫過詩。
他在鄉野的小路上回想起這件事,唐沢裕架著魚竿去收購魚食。他總有這樣輕易和人混熟的本事,現在,整個村子都知道新來的年輕人喜歡釣魚。
他們不住在村子裡,一座山丘把村落隔開,翻過山就是鄉野,緊接著村莊、城鎮。中間的位置有一面湖,唐沢裕願望成真,於是把所有下午都消磨在那裡。
周五的早晨他們去鎮上趕集。鄉間的物資流通不比城市,所有的消耗品只能以這種方式補充,唐沢裕買了匹矮腳馬,把釣來的魚運到集市。這是一段長約一個小時的山路。小馬顛顛地拉著板車,路上他和魚一起坐在板車上,順口用折來的草葉吹歌。
黑澤陣問:「它叫什麼?」
「舒伯特,」他說,「《鱒魚》。」
——或許從詩人的角度,唐沢裕很有距離,遙遠,高冷,令人琢磨不透;但黑澤陣不在那裡。他一直在離他最近的那個位置。
自從他多問了一嘴樂曲,唐沢裕似乎認定他對這個感興趣,躍躍欲試地想教他吹葉笛。
「我不要。」黑澤陣說。
「為什麼不?」唐沢裕有些詫異。手中的柳葉是他清早剛摘的,同他一起疑惑地在風裡飄著。
黑澤陣的喉結滾了滾。「不感興趣,」他說,實際上是因為他想聽唐沢裕吹;如果自己學會了,他又一定把這件事推到他頭上。
「好吧,」唐沢裕誇張地嘆了口氣,「其實我想聽你吹的歌。」
「……」
和他想的一樣。
「我真的覺得,如果你吹起來,會很好聽。一時半會學不會也沒關係,我教你,找到控制氣流的感覺而已。」唐沢裕說,「你真的不要學嗎?」
黑澤陣嘴唇翕動。他想接著拒絕,可唐沢裕的指尖蠻不講理地湊上來,觸碰的體表燃起大火。黑澤陣指節一彈,用盡平生的忍耐力才讓自己沒有猛地站起來,溫暖的指腹蹭過頸間,從鎖骨、喉結到下頜。
可能他初衷只是想試探聲帶寬窄;誰知道呢。啪的一聲,唐沢裕的手被從空中扣住。
黑澤陣猛一抬手,牢牢制住了他的手腕。
「……」他忍耐似地,長長出了一口氣。
「我學。」
時間在笛聲中顯得漫長,唐沢裕令人驚異地展示了自己光陰虛度的本事。總有數不盡的事供他打發時間;每周兩節的課,有時他會教德文、算術,或者只是講起那些遠地的見聞。
雁群南飛,他在水窪里撿起一塊碎石,一隻大鳥應聲而落。
同時門檻上的刻痕也在拔高。
他們的門檻是木製的,來的時候在上面刻下一道,四季輪轉,黑澤陣依然只到唐沢裕的肩,青春期的抽條並沒有發生在他身上,唐沢裕抬手依然能輕鬆地搭著他。
「你覺得他們把我忘了嗎?」有時候他突然問,黑澤陣搖頭,於是他說:「那就再等一等。」
直到內戰到來,這時他們已經在這裡住了三年。
唐沢裕的時間由大段大段消磨時間的事件構成。沒有牽掛可想,他的睡眠就顯得安穩。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話說到疲倦再入睡。而黑澤陣還是會把他從沙發放在床上;日復一日重複的動作,指節放在頸側又拿遠。
這個時候,睡夢中的人會發出一聲含糊的囈語。
黑澤陣收回手,而他想的也是:還是再等等。
——輕而易舉的死亡又有什麼呢?
只要他想,他的確可以輕鬆地折斷那節脖頸,可他也的確更享受那種由自己定奪、時時能受他掌控的感覺。
他一無所有。所以那就是當時近乎於孱弱的少年手中,唯一能握住的,堪稱命運的東西。
第222章 Extra1
10.
唐沢裕離開彼得格勒用了不到三年。兩年的時間裡,「我要走了,」他總是這麼說。
他第一次說這話是在初冬,接著是秋天、春日和下一個冬季。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事讓他忙不完,但他實在是一個很容易心軟的人。
而他之所以成為詩人,是因為抵達的第一件事。
內戰的炮火還沒有席捲到這處鄉村,社會的構成還遵循農耕時代的範例。鄉紳在抵達的第一天謁見他,唐沢裕說我是一位被流放過來的詩人;他毫無愧疚地套用了另一個詩人的身份,於是鄉紳問,那您還寫詩嗎?
「您瞧,既然都已經流放過來,」他說,「那我還寫什麼詩呢?」
來之前唐沢裕煞有其事地換了一套裝扮,華貴卻骯髒破舊。然後他梳亂頭髮,又按上流社會的樣子,不甚熟悉地打理兩下。
他本就有一張東方人的面孔,溫潤,疏冷,面目柔和,這樣惺惺作態後,就顯出幾分憂鬱的氣質。
於是他成了那一戶的家庭教師。
一曲舞畢,唱片機上的樂曲被人換了一碟。活潑的琴聲流淌出來,舒伯特的鱒魚,舞場默契地交換舞伴,唐沢裕正和上一位女士微笑道別。
「……可你無法想像到和他生活。」
詩人又說了一遍,「我沒想到,他會一直帶上你。」
之後黑澤陣才認出那個詩人的面孔,他在報紙上為唐沢裕寫過詩。
他在鄉野的小路上回想起這件事,唐沢裕架著魚竿去收購魚食。他總有這樣輕易和人混熟的本事,現在,整個村子都知道新來的年輕人喜歡釣魚。
他們不住在村子裡,一座山丘把村落隔開,翻過山就是鄉野,緊接著村莊、城鎮。中間的位置有一面湖,唐沢裕願望成真,於是把所有下午都消磨在那裡。
周五的早晨他們去鎮上趕集。鄉間的物資流通不比城市,所有的消耗品只能以這種方式補充,唐沢裕買了匹矮腳馬,把釣來的魚運到集市。這是一段長約一個小時的山路。小馬顛顛地拉著板車,路上他和魚一起坐在板車上,順口用折來的草葉吹歌。
黑澤陣問:「它叫什麼?」
「舒伯特,」他說,「《鱒魚》。」
——或許從詩人的角度,唐沢裕很有距離,遙遠,高冷,令人琢磨不透;但黑澤陣不在那裡。他一直在離他最近的那個位置。
自從他多問了一嘴樂曲,唐沢裕似乎認定他對這個感興趣,躍躍欲試地想教他吹葉笛。
「我不要。」黑澤陣說。
「為什麼不?」唐沢裕有些詫異。手中的柳葉是他清早剛摘的,同他一起疑惑地在風裡飄著。
黑澤陣的喉結滾了滾。「不感興趣,」他說,實際上是因為他想聽唐沢裕吹;如果自己學會了,他又一定把這件事推到他頭上。
「好吧,」唐沢裕誇張地嘆了口氣,「其實我想聽你吹的歌。」
「……」
和他想的一樣。
「我真的覺得,如果你吹起來,會很好聽。一時半會學不會也沒關係,我教你,找到控制氣流的感覺而已。」唐沢裕說,「你真的不要學嗎?」
黑澤陣嘴唇翕動。他想接著拒絕,可唐沢裕的指尖蠻不講理地湊上來,觸碰的體表燃起大火。黑澤陣指節一彈,用盡平生的忍耐力才讓自己沒有猛地站起來,溫暖的指腹蹭過頸間,從鎖骨、喉結到下頜。
可能他初衷只是想試探聲帶寬窄;誰知道呢。啪的一聲,唐沢裕的手被從空中扣住。
黑澤陣猛一抬手,牢牢制住了他的手腕。
「……」他忍耐似地,長長出了一口氣。
「我學。」
時間在笛聲中顯得漫長,唐沢裕令人驚異地展示了自己光陰虛度的本事。總有數不盡的事供他打發時間;每周兩節的課,有時他會教德文、算術,或者只是講起那些遠地的見聞。
雁群南飛,他在水窪里撿起一塊碎石,一隻大鳥應聲而落。
同時門檻上的刻痕也在拔高。
他們的門檻是木製的,來的時候在上面刻下一道,四季輪轉,黑澤陣依然只到唐沢裕的肩,青春期的抽條並沒有發生在他身上,唐沢裕抬手依然能輕鬆地搭著他。
「你覺得他們把我忘了嗎?」有時候他突然問,黑澤陣搖頭,於是他說:「那就再等一等。」
直到內戰到來,這時他們已經在這裡住了三年。
唐沢裕的時間由大段大段消磨時間的事件構成。沒有牽掛可想,他的睡眠就顯得安穩。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話說到疲倦再入睡。而黑澤陣還是會把他從沙發放在床上;日復一日重複的動作,指節放在頸側又拿遠。
這個時候,睡夢中的人會發出一聲含糊的囈語。
黑澤陣收回手,而他想的也是:還是再等等。
——輕而易舉的死亡又有什麼呢?
只要他想,他的確可以輕鬆地折斷那節脖頸,可他也的確更享受那種由自己定奪、時時能受他掌控的感覺。
他一無所有。所以那就是當時近乎於孱弱的少年手中,唯一能握住的,堪稱命運的東西。
第222章 Extra1
10.
唐沢裕離開彼得格勒用了不到三年。兩年的時間裡,「我要走了,」他總是這麼說。
他第一次說這話是在初冬,接著是秋天、春日和下一個冬季。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事讓他忙不完,但他實在是一個很容易心軟的人。
而他之所以成為詩人,是因為抵達的第一件事。
內戰的炮火還沒有席捲到這處鄉村,社會的構成還遵循農耕時代的範例。鄉紳在抵達的第一天謁見他,唐沢裕說我是一位被流放過來的詩人;他毫無愧疚地套用了另一個詩人的身份,於是鄉紳問,那您還寫詩嗎?
「您瞧,既然都已經流放過來,」他說,「那我還寫什麼詩呢?」
來之前唐沢裕煞有其事地換了一套裝扮,華貴卻骯髒破舊。然後他梳亂頭髮,又按上流社會的樣子,不甚熟悉地打理兩下。
他本就有一張東方人的面孔,溫潤,疏冷,面目柔和,這樣惺惺作態後,就顯出幾分憂鬱的氣質。
於是他成了那一戶的家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