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另一種則是生物電流,進行感官上的景象復現。
人類認知世界是靠五感,器官接受外部刺激,轉化成電化學信號並傳導到神經中樞。那麼,只要施加同等的電流,也能讓大腦產生同樣的感覺。
這一理論傳播最廣的假說是「缸中之腦」,而對系統而言,只需要儲存下對應的場景,再在適當的條件復現,讓唐沢裕在感知上重新體驗一遍當時的經歷,也就等效於找回記憶。
——這是只有失憶前的唐沢裕才知道的事。
至於後來解鎖的記憶片段,感覺自己能在過去行動,其實是系統的實時演算。
如果他想保留一部分記憶,其實並不是毫無渠道;但在最後,他還是什麼都沒有做。
因為這兩種方式,都要不可避免地經過系統,可系統實際上對此並不知情。他是上一個崩壞的世界遺留的產物,所有人靈魂的集合體,但唐沢裕的存在——在上一個周目的「原作」中,都隨著[抹除]的發生被修正掉了。
所以,系統不知道回溯前發生的事。也再沒有人記得,除了他。
大雨瓢潑而下,唐沢裕走在雨中,心中的感覺是茫然的。
我該去哪。他想,還有哪可供我去?
[抹除]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比起物理上的修正,它更像一種因果律。就像把另一個平行世界併入軌道,而只有唐沢裕記得原來的發展一樣,所有記憶里發生的事,都在不知不覺中被悄然替換了認知:
組織boss是烏丸蓮耶;
忠實於組織的人是琴酒。
至於唐沢裕,這個必死的存在,是世界意識迫不及待想要抹除的動盪因素。所以在這個修正後的世界裡,他被賦予的身份是:叛逃的實驗體。
「只要他主觀上不配合,實驗就無法正常進行,所以,格殺勿論。」烏丸蓮耶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能讓他把組織的事……」
「泄、露、出、去。」
而能在這個位置上這麼多年,唐沢裕自然也不會引頸受戮。到現在為止,這道必殺令已經過去了三個月,他依然活著,可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他要活不過這一天了。
以實驗室的位置為圓心,向周圍輻射擴散,一個圓心角由一個組織成員負責。
這一部分的負責人是……琴酒。
大雨澆透了他的外衣,讓他感到有些輕微的失溫。唐沢裕沒有看雨泊,否則他會意識到,自己的嘴唇蒼白到如何一個嚇人的地步。
五分鐘前他還混跡於一個酒館,隱秘的視線在身後傳遞,唐沢裕注意到這一點,趁突襲還沒有開始前,他已經將桌子猛地一掀跑路。
跑路並不是毫無折損——他右臂中了一槍。
綿延不絕的水流下,創面根本就沒有癒合的機會。紅色的液體順手臂留下,又在大雨中被迅速稀釋。澀谷今天的雨很大,大到幾乎要連成水幕的地步,地上蒸騰起一片霧,就像往天際倒流的水。
唐沢裕跌跌撞撞地在街巷跑,拐彎的路口堵著人,讓他只能狼狽地轉向另一個方向——他能感覺到,這次的圍剿有計劃、有組織。
好幾個路口,明明可以安排幾個人,將他徹底射殺在這裡,可那個人偏偏不。他把守一個路口,又留下另一個。
慌亂的獵物只能沿留下的道路逃跑,以為自己在逃出生天,實際上只是被引誘往陷阱更深的地方跑去。
無數刻意留下的道路盡頭等著誰?不用想都知道。
琴酒的疑心病很重,如果是「boss」親口交代下來的任務,那他一定會親自完成。
唐沢裕無聲地罵了一句——那還是他教他的。
可他的力氣也只夠罵這一句,唐沢裕的心在往下沉,他真的可能逃不出這裡了。
能看出和能破局,完全是兩個狀態。如果他在全盛的狀況下,例如,倉促逃亡的開始階段,那他完全有可能逃出去。他知道很多安全屋,補給和治療的場所,可這些信息在琴酒面前失效了,只有他,也只有現在圍捕自己的這個人,他知道所有隱藏的地點。
這是一場陽謀,光明正大的陽謀,他就是要讓獵物在知道的情況下親自走進絕路,他對陌生人一向這樣。
唐沢裕猛地絆了一下,摔倒在雨泊里,地面積水很深,他還在那裡嗆了一下,第一次掙扎著爬起身而沒成功的時候,他忽然想:就這樣吧。
他想起一個故事。
那還是在……很久以前,久到那些時光他都已經記不得了,父親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說自己當警察的時候接到過一起懸案,一個喝醉的老人死在路上。
「你知道詭異在哪裡嗎?」他說,「他是溺死的。」
報案後調查很快展開。老人很富裕,有眾多野心勃勃的遺產爭奪者,所有都符合謀殺的條件,最後的結果卻啼笑皆非:他是與老友出去,喝醉了,摔倒在水泊里。
當晚的東京下著雨。他醉了,沒有力氣起身,甚至連翻身的力氣都沒有……他就躺在那裡,口鼻埋著水中,或許他嘗試掙扎過,但一下,兩下,他沒有力氣了,老伴早已去世,疏遠的子女不會找他,他就在那個水泊,全城最繁華的主幹道上,活活溺死在積水中。
父親講到這裡的時候只是一起軼事,或許是勸誡喝酒的危害——但唐沢裕始終記得這件事。想像勾勒出那個場景,孤燈,大雨,孤獨的人。或許背景是繁華的主幹道,但這無關緊要,他體會到的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孤獨感。
人類認知世界是靠五感,器官接受外部刺激,轉化成電化學信號並傳導到神經中樞。那麼,只要施加同等的電流,也能讓大腦產生同樣的感覺。
這一理論傳播最廣的假說是「缸中之腦」,而對系統而言,只需要儲存下對應的場景,再在適當的條件復現,讓唐沢裕在感知上重新體驗一遍當時的經歷,也就等效於找回記憶。
——這是只有失憶前的唐沢裕才知道的事。
至於後來解鎖的記憶片段,感覺自己能在過去行動,其實是系統的實時演算。
如果他想保留一部分記憶,其實並不是毫無渠道;但在最後,他還是什麼都沒有做。
因為這兩種方式,都要不可避免地經過系統,可系統實際上對此並不知情。他是上一個崩壞的世界遺留的產物,所有人靈魂的集合體,但唐沢裕的存在——在上一個周目的「原作」中,都隨著[抹除]的發生被修正掉了。
所以,系統不知道回溯前發生的事。也再沒有人記得,除了他。
大雨瓢潑而下,唐沢裕走在雨中,心中的感覺是茫然的。
我該去哪。他想,還有哪可供我去?
[抹除]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比起物理上的修正,它更像一種因果律。就像把另一個平行世界併入軌道,而只有唐沢裕記得原來的發展一樣,所有記憶里發生的事,都在不知不覺中被悄然替換了認知:
組織boss是烏丸蓮耶;
忠實於組織的人是琴酒。
至於唐沢裕,這個必死的存在,是世界意識迫不及待想要抹除的動盪因素。所以在這個修正後的世界裡,他被賦予的身份是:叛逃的實驗體。
「只要他主觀上不配合,實驗就無法正常進行,所以,格殺勿論。」烏丸蓮耶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能讓他把組織的事……」
「泄、露、出、去。」
而能在這個位置上這麼多年,唐沢裕自然也不會引頸受戮。到現在為止,這道必殺令已經過去了三個月,他依然活著,可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他要活不過這一天了。
以實驗室的位置為圓心,向周圍輻射擴散,一個圓心角由一個組織成員負責。
這一部分的負責人是……琴酒。
大雨澆透了他的外衣,讓他感到有些輕微的失溫。唐沢裕沒有看雨泊,否則他會意識到,自己的嘴唇蒼白到如何一個嚇人的地步。
五分鐘前他還混跡於一個酒館,隱秘的視線在身後傳遞,唐沢裕注意到這一點,趁突襲還沒有開始前,他已經將桌子猛地一掀跑路。
跑路並不是毫無折損——他右臂中了一槍。
綿延不絕的水流下,創面根本就沒有癒合的機會。紅色的液體順手臂留下,又在大雨中被迅速稀釋。澀谷今天的雨很大,大到幾乎要連成水幕的地步,地上蒸騰起一片霧,就像往天際倒流的水。
唐沢裕跌跌撞撞地在街巷跑,拐彎的路口堵著人,讓他只能狼狽地轉向另一個方向——他能感覺到,這次的圍剿有計劃、有組織。
好幾個路口,明明可以安排幾個人,將他徹底射殺在這裡,可那個人偏偏不。他把守一個路口,又留下另一個。
慌亂的獵物只能沿留下的道路逃跑,以為自己在逃出生天,實際上只是被引誘往陷阱更深的地方跑去。
無數刻意留下的道路盡頭等著誰?不用想都知道。
琴酒的疑心病很重,如果是「boss」親口交代下來的任務,那他一定會親自完成。
唐沢裕無聲地罵了一句——那還是他教他的。
可他的力氣也只夠罵這一句,唐沢裕的心在往下沉,他真的可能逃不出這裡了。
能看出和能破局,完全是兩個狀態。如果他在全盛的狀況下,例如,倉促逃亡的開始階段,那他完全有可能逃出去。他知道很多安全屋,補給和治療的場所,可這些信息在琴酒面前失效了,只有他,也只有現在圍捕自己的這個人,他知道所有隱藏的地點。
這是一場陽謀,光明正大的陽謀,他就是要讓獵物在知道的情況下親自走進絕路,他對陌生人一向這樣。
唐沢裕猛地絆了一下,摔倒在雨泊里,地面積水很深,他還在那裡嗆了一下,第一次掙扎著爬起身而沒成功的時候,他忽然想:就這樣吧。
他想起一個故事。
那還是在……很久以前,久到那些時光他都已經記不得了,父親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說自己當警察的時候接到過一起懸案,一個喝醉的老人死在路上。
「你知道詭異在哪裡嗎?」他說,「他是溺死的。」
報案後調查很快展開。老人很富裕,有眾多野心勃勃的遺產爭奪者,所有都符合謀殺的條件,最後的結果卻啼笑皆非:他是與老友出去,喝醉了,摔倒在水泊里。
當晚的東京下著雨。他醉了,沒有力氣起身,甚至連翻身的力氣都沒有……他就躺在那裡,口鼻埋著水中,或許他嘗試掙扎過,但一下,兩下,他沒有力氣了,老伴早已去世,疏遠的子女不會找他,他就在那個水泊,全城最繁華的主幹道上,活活溺死在積水中。
父親講到這裡的時候只是一起軼事,或許是勸誡喝酒的危害——但唐沢裕始終記得這件事。想像勾勒出那個場景,孤燈,大雨,孤獨的人。或許背景是繁華的主幹道,但這無關緊要,他體會到的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