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沈裕似是也有所覺,攥著她的手微微收緊,似是自語一般喃喃道:「我們會好好的,一直走下去。」
依容錦的提議,沈裕稱病,但也只換來一日的假。
他肩上擔的事情太多,又是緊要關頭,並沒太多喘息的餘地。回到朝堂之上,依舊是那個殺伐決斷的「沈相」。
有的野心家興許能從其中獲得樂趣,但沈裕從中得到的寥寥無幾。
只是他並不是只為自己而活,所以別無選擇。
此番天災死傷無數,牽連甚廣,朝中緊要官員皆是輪軸轉,並無半分年節該有的喜氣。
公孫玘更是這幾日都沒怎麼歇息,眼下頂著兩抹青痕,與沈裕議事之時一直在灌自己濃茶。
但他慣會苦中作樂,談完了正事,壓低了聲音道:「那位怕是心氣更加不順,怨氣比我還大呢。」
沈裕瞟了他一眼,興致缺缺。
可公孫玘並不需要他的捧場,自顧自道:「有個愣頭青御史上書,建議發《罪己詔》,以告上蒼、慰民心,那位臉都青了。」
若說起來,蕭平衍這個皇帝當的確實也有些背運,自登基起,各地天災人禍就沒停過。
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剛登基那兩年還算有心氣,想著大展身手,收攏朝臣世家,培養自己的勢力。
那時有沈裕相助,進展也還算順遂。
但自江南水患後,秦氏被打壓得幾乎無翻身可能,他仿佛也漸漸沒了初時的銳氣。
先前想找沈裕不痛快,賜了婚,結果成了滿京上下眾所周知的笑話。
到如今,蕭平衍花在後宮上的精力仿佛比用在朝堂更多。
除了最寵愛的酈妃,近來又新添了兩位出身不那么正經的美人,夜夜笙歌。
公孫玘原就看不上他,到如今,更是不屑一顧。
「慎言。」
沈裕漫不經心地提醒了句,叩著文書,不經意間看向窗外。
「離散值還有半個時辰,您且再耐著性子等等吧。」公孫玘捶著僵硬的肩頸,又打了個哈欠,「我看您當初將我找來,不是為什麼大計,就是為了當替死鬼的。」
他在這裡廢寢忘食賣命,這位倒好,已經歸心似箭了。
沈裕道:「你也大可以早些回去。」
「回去做什麼?」公孫玘自嘲似的笑了聲,「我那府中,又沒心心念念惦記著的人。」
眼見著快到散值的時辰,沈裕才放了硃筆、合上公文,門外傳來內侍尖細的聲音:「沈相,聖上傳您去紫宸殿一敘。」
沈裕動作一頓,原本昏昏欲睡的公孫玘倒是來了精神,幸災樂禍地笑了聲。
內侍不懂這其中的機鋒,只是見沈相臉色微沉,看起來心情不大好的樣子,眼皮不由得跳了下,將腰彎得愈低。
紫宸殿距中書官署並不算遠,是蕭平衍私下召見朝臣的地方,沈裕這幾年常來此處,白玉石階走了不知多少遍。
這回通傳後,蕭平衍卻並沒立時接見他。
內侍陪笑道:「煩請沈相稍待片刻。」
此時已經是散值的時辰,沈裕看了看天色,垂了眼,遮去不耐。
殿中依稀有女子的嬌笑傳來,沈裕恍若未聞,站得如松如竹。
內侍卻是不由得抹了把汗,直到見著那位千嬌百媚的酈妃娘娘出來,才如釋重負,恭恭敬敬請沈裕入內。
酈妃著一襲水紅色紗裙,襯得她膚白勝雪,身上披的墨色大氅繡著金線龍紋,一看便知是蕭平衍所有。
她已經顯懷,小腹微微隆起,身姿卻依舊婀娜娉婷,頗有幾分煙視媚行之態。
擦肩而過時,她驟然停住腳步,似笑非笑地稱了聲「沈相」。
帶著幾分咬牙切齒。
父兄皆死在沈裕手中,她如今看沈裕的目光,再無半分情愫,遮掩不去的恨意如陰毒的蛇。
沈裕卻並沒為此停留,目不斜視地走過,踏入大殿之中。
殿中炭爐燒得火熱,暖香與殘存的酒氣撲面而來,令他冷得幾乎失去知覺的手指微微發癢。
蕭平衍懶懶散散地倚在圈椅之中,沒什么正行,唇邊似乎還沾染了些許女人的唇脂。若是太傅或御史見著,少不得又要勸諫幾句。
沈裕目光掠過,並未多言,面不改色地行了禮。
原以為召他來是為了問政務,可君臣相對沉默了會兒,蕭平衍開口聊的卻是閒話。
兩人年少時,曾有兩年伴讀的情分,只是千帆過盡後,誰也不再提了。
沈裕早就忘得七七八八,卻不知這位陛下怎麼被觸動了心腸,竟拉著他追憶起舊事。
「行止,你可還記得太傅同我們講武帝平定亂世的事跡?」蕭平衍摩挲著已經空了的酒盞,似是已經醉了,「朕那時想,若有朝一日坐到這個位置,一定要如武帝那般,令天下太平,海清河晏。」
「你會是朕的股肱之臣,為朕鎮守邊關,開疆拓土……」
沈裕扯了扯嘴角,笑容中卻又帶了些許嘲諷。
蕭平衍並沒察覺,自顧自道:「可行止,這個位置並不好坐,你可知朕有多少難處?」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依容錦的提議,沈裕稱病,但也只換來一日的假。
他肩上擔的事情太多,又是緊要關頭,並沒太多喘息的餘地。回到朝堂之上,依舊是那個殺伐決斷的「沈相」。
有的野心家興許能從其中獲得樂趣,但沈裕從中得到的寥寥無幾。
只是他並不是只為自己而活,所以別無選擇。
此番天災死傷無數,牽連甚廣,朝中緊要官員皆是輪軸轉,並無半分年節該有的喜氣。
公孫玘更是這幾日都沒怎麼歇息,眼下頂著兩抹青痕,與沈裕議事之時一直在灌自己濃茶。
但他慣會苦中作樂,談完了正事,壓低了聲音道:「那位怕是心氣更加不順,怨氣比我還大呢。」
沈裕瞟了他一眼,興致缺缺。
可公孫玘並不需要他的捧場,自顧自道:「有個愣頭青御史上書,建議發《罪己詔》,以告上蒼、慰民心,那位臉都青了。」
若說起來,蕭平衍這個皇帝當的確實也有些背運,自登基起,各地天災人禍就沒停過。
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他剛登基那兩年還算有心氣,想著大展身手,收攏朝臣世家,培養自己的勢力。
那時有沈裕相助,進展也還算順遂。
但自江南水患後,秦氏被打壓得幾乎無翻身可能,他仿佛也漸漸沒了初時的銳氣。
先前想找沈裕不痛快,賜了婚,結果成了滿京上下眾所周知的笑話。
到如今,蕭平衍花在後宮上的精力仿佛比用在朝堂更多。
除了最寵愛的酈妃,近來又新添了兩位出身不那么正經的美人,夜夜笙歌。
公孫玘原就看不上他,到如今,更是不屑一顧。
「慎言。」
沈裕漫不經心地提醒了句,叩著文書,不經意間看向窗外。
「離散值還有半個時辰,您且再耐著性子等等吧。」公孫玘捶著僵硬的肩頸,又打了個哈欠,「我看您當初將我找來,不是為什麼大計,就是為了當替死鬼的。」
他在這裡廢寢忘食賣命,這位倒好,已經歸心似箭了。
沈裕道:「你也大可以早些回去。」
「回去做什麼?」公孫玘自嘲似的笑了聲,「我那府中,又沒心心念念惦記著的人。」
眼見著快到散值的時辰,沈裕才放了硃筆、合上公文,門外傳來內侍尖細的聲音:「沈相,聖上傳您去紫宸殿一敘。」
沈裕動作一頓,原本昏昏欲睡的公孫玘倒是來了精神,幸災樂禍地笑了聲。
內侍不懂這其中的機鋒,只是見沈相臉色微沉,看起來心情不大好的樣子,眼皮不由得跳了下,將腰彎得愈低。
紫宸殿距中書官署並不算遠,是蕭平衍私下召見朝臣的地方,沈裕這幾年常來此處,白玉石階走了不知多少遍。
這回通傳後,蕭平衍卻並沒立時接見他。
內侍陪笑道:「煩請沈相稍待片刻。」
此時已經是散值的時辰,沈裕看了看天色,垂了眼,遮去不耐。
殿中依稀有女子的嬌笑傳來,沈裕恍若未聞,站得如松如竹。
內侍卻是不由得抹了把汗,直到見著那位千嬌百媚的酈妃娘娘出來,才如釋重負,恭恭敬敬請沈裕入內。
酈妃著一襲水紅色紗裙,襯得她膚白勝雪,身上披的墨色大氅繡著金線龍紋,一看便知是蕭平衍所有。
她已經顯懷,小腹微微隆起,身姿卻依舊婀娜娉婷,頗有幾分煙視媚行之態。
擦肩而過時,她驟然停住腳步,似笑非笑地稱了聲「沈相」。
帶著幾分咬牙切齒。
父兄皆死在沈裕手中,她如今看沈裕的目光,再無半分情愫,遮掩不去的恨意如陰毒的蛇。
沈裕卻並沒為此停留,目不斜視地走過,踏入大殿之中。
殿中炭爐燒得火熱,暖香與殘存的酒氣撲面而來,令他冷得幾乎失去知覺的手指微微發癢。
蕭平衍懶懶散散地倚在圈椅之中,沒什么正行,唇邊似乎還沾染了些許女人的唇脂。若是太傅或御史見著,少不得又要勸諫幾句。
沈裕目光掠過,並未多言,面不改色地行了禮。
原以為召他來是為了問政務,可君臣相對沉默了會兒,蕭平衍開口聊的卻是閒話。
兩人年少時,曾有兩年伴讀的情分,只是千帆過盡後,誰也不再提了。
沈裕早就忘得七七八八,卻不知這位陛下怎麼被觸動了心腸,竟拉著他追憶起舊事。
「行止,你可還記得太傅同我們講武帝平定亂世的事跡?」蕭平衍摩挲著已經空了的酒盞,似是已經醉了,「朕那時想,若有朝一日坐到這個位置,一定要如武帝那般,令天下太平,海清河晏。」
「你會是朕的股肱之臣,為朕鎮守邊關,開疆拓土……」
沈裕扯了扯嘴角,笑容中卻又帶了些許嘲諷。
蕭平衍並沒察覺,自顧自道:「可行止,這個位置並不好坐,你可知朕有多少難處?」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