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旅店的主人一直在門口看熱鬧,應該是他的熟人,聞言回答道:「是啊尼基亞斯,如果你想存起來換馬的話我勸你還是換成錢存。珍珠很難保存,時間越長越黃,確實會越來越不值錢。」
尼基亞斯動搖了。
塞雷布斯請他到中庭喝酒,討價還價,最後用四千六百德拉克馬買下了那串珍珠。
尼基亞斯動搖了。
塞雷布斯請他到中庭喝酒,討價還價,最後用四千六百德拉克馬買下了那串珍珠。
作者有話要說:上一章弄錯了馬匹價格,所以這一章珍珠價格也要跟著改一下,改完了少了一些字數,我以後會用番外補上,這裡就先重複一下
第119章 同行們
塞雷布斯這次到德爾菲來帶了十塔蘭特,一共15000枚貓頭鷹幣。為了這一批貓頭鷹幣,鑄幣廠日夜趕工,用壞了幾百個青銅錢模。
貓頭鷹幣的鑄造方法,是將銀坯放在一對陰陽青銅模具中間,用重錘擊打模具,使得錢幣成型。這種鑄造方法對模具的損耗很大,青銅模具造價不菲,青銅本身就昂貴,加上需要鐵匠手工一點點雕出來,既耗時又費力。手藝最嫻熟的匠人一天也未必能雕出一對模具,上百個模具的損失,不止鑄幣廠老闆,連塞雷布斯都很心疼。
塞雷布斯不止一次建議過鑄幣廠老闆改進鑄造方法,因為這種鑄造方法損耗既大,對人力依賴又強,產量又有限,實在是他擴張生意版圖的最大限制。
塞雷布斯的野心是控制希臘地區的貨幣發行,不止開銀行,他還想讓希臘地區統一使用他的貨幣。他希望鑄幣廠能將更小面值和更大面值的錢幣也都鑄造的更加精美,受人歡迎,但現在的狀況是鑄幣廠連4德拉克馬的貓頭鷹幣供應都跟不上。
鑄幣廠老闆自己也很著急,堆在門外的錢伸手可及卻賺不到,換誰都著急。他自身原本是金匠,不但自己想辦法,還一反吝嗇的本性拿出不小一筆錢懸賞,宣稱誰能想出辦法提高效率,就獎賞誰。但技術革新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也有匠人想出些提升效率的小技巧,但產能還沒有飛躍式的提升,據塞雷布斯的要求還差遠了。
塞雷布斯試圖自己想出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無奈他前世對金屬冶煉鑄造這方面真的沒有一點了解,就隱約記得中國古代用過一種叫做「失蠟法」的方法鑄造青銅器。那種方法是用蠟做模,在外面敷上泥殼,等泥殼定型後再加熱將蠟化去,灌入金屬液。待金屬液冷卻後打碎泥殼,青銅器就成型了。他猜測青銅既然能用那個辦法鑄造,銀的熔點比青銅還低,應該也可以。
但他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
首先蠟在雅典很難找,雅典人夜晚照明一般用的是橄欖油,不是蠟燭。橄欖油燃燒起來燈焰明亮、黑煙小、氣味清新,還能驅蚊,有些術士還號稱能根據燈焰占卜,這些優點蠟燭都不具備,所以沒人用蠟燭,也沒人賣。
塞雷布斯試圖用別的東西取代,比如牛油,或者蜂蠟。但牛油太軟了,價格又昂貴,不易取得,蜂蠟則根本沒有人知道是什麼。
牛是非常珍貴的畜力,除了大型節慶,沒人捨得殺牛。節慶上殺的牛則會當場讓參加節慶的人們分食,不會賣,別說牛油,一般情況下集市上連牛肉都很難買到。至於蜂蠟,塞雷布斯知道蜂蠟是從蜜蜂那裡得來的,但具體怎麼獲得卻一無所知。這時代沒人養蜜蜂,集市上的蜂蜜都是捅了野蜂的巢,然後直接賣,不深加工,所以當然也沒人知道蜂蠟怎麼來的。
好在雅典是個繁盛的商業城市,商人眾多,塞雷布斯托相熟的商人從遙遠的異邦幫他帶回來了一些蠟,在青銅錢幣模具中壓製成型,但下一步卻又出現了問題。敷蠟模的泥殼,不是什麼樣的泥都可以的。
貓頭鷹幣的花紋非常精細,質地不夠細膩的泥無法呈現那些花紋。
按理說這不應該是個問題,雅典盛產陶器,制陶用的泥就很細膩,塞雷布斯特地去買來上好的陶泥,但不知為什麼泥殼總是一燒就裂。
塞雷布斯找來陶匠才想出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下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銀液澆進泥殼裡,冷卻後成型的錢幣粗糙至極,坑坑窪窪,完全不是他想像中精美的樣子。
這回塞雷布斯實在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他和銀匠反覆試驗,但做出來的錢幣總是有氣泡、沙眼,有的甚至還會變形,銀質變軟或者變脆。
貓頭鷹幣受歡迎就是因為精美,這樣的錢幣根本沒有競爭力。
不過雖然他的試驗失敗了,幫助他進行試驗的銀匠卻好像認為是個方向,還沒有放棄,不斷地在改進方法繼續試驗。塞雷布斯是個外行,沒有繼續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耗,但承諾銀匠可以承擔他所有試驗花費,如果他成功了,還會再給他一大筆獎金。
技術暫時還沒有突破,貓頭鷹幣產量有限,里奧尼達希望換到的錢幣輕便易攜帶,塞雷布斯與他商議之後,付給他的是金幣。在德爾菲,近來黃銀的比價是1:13,塞雷布斯付了他三百多德拉克馬黃金。
不過雖然付給里奧尼達的是金幣,他帶來德爾菲的貓頭鷹幣還是沒幾天就快被兌換完了。他讓幾個人回雅典再取貓頭鷹幣回來,自己和菲多留在小鎮上,一邊繼續做生意,一邊抽出時間到處看。
他想看看小鎮民風如何,鎮上的本地居民都做什麼生意,外來商人做什麼生意。
尼基亞斯動搖了。
塞雷布斯請他到中庭喝酒,討價還價,最後用四千六百德拉克馬買下了那串珍珠。
尼基亞斯動搖了。
塞雷布斯請他到中庭喝酒,討價還價,最後用四千六百德拉克馬買下了那串珍珠。
作者有話要說:上一章弄錯了馬匹價格,所以這一章珍珠價格也要跟著改一下,改完了少了一些字數,我以後會用番外補上,這裡就先重複一下
第119章 同行們
塞雷布斯這次到德爾菲來帶了十塔蘭特,一共15000枚貓頭鷹幣。為了這一批貓頭鷹幣,鑄幣廠日夜趕工,用壞了幾百個青銅錢模。
貓頭鷹幣的鑄造方法,是將銀坯放在一對陰陽青銅模具中間,用重錘擊打模具,使得錢幣成型。這種鑄造方法對模具的損耗很大,青銅模具造價不菲,青銅本身就昂貴,加上需要鐵匠手工一點點雕出來,既耗時又費力。手藝最嫻熟的匠人一天也未必能雕出一對模具,上百個模具的損失,不止鑄幣廠老闆,連塞雷布斯都很心疼。
塞雷布斯不止一次建議過鑄幣廠老闆改進鑄造方法,因為這種鑄造方法損耗既大,對人力依賴又強,產量又有限,實在是他擴張生意版圖的最大限制。
塞雷布斯的野心是控制希臘地區的貨幣發行,不止開銀行,他還想讓希臘地區統一使用他的貨幣。他希望鑄幣廠能將更小面值和更大面值的錢幣也都鑄造的更加精美,受人歡迎,但現在的狀況是鑄幣廠連4德拉克馬的貓頭鷹幣供應都跟不上。
鑄幣廠老闆自己也很著急,堆在門外的錢伸手可及卻賺不到,換誰都著急。他自身原本是金匠,不但自己想辦法,還一反吝嗇的本性拿出不小一筆錢懸賞,宣稱誰能想出辦法提高效率,就獎賞誰。但技術革新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也有匠人想出些提升效率的小技巧,但產能還沒有飛躍式的提升,據塞雷布斯的要求還差遠了。
塞雷布斯試圖自己想出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無奈他前世對金屬冶煉鑄造這方面真的沒有一點了解,就隱約記得中國古代用過一種叫做「失蠟法」的方法鑄造青銅器。那種方法是用蠟做模,在外面敷上泥殼,等泥殼定型後再加熱將蠟化去,灌入金屬液。待金屬液冷卻後打碎泥殼,青銅器就成型了。他猜測青銅既然能用那個辦法鑄造,銀的熔點比青銅還低,應該也可以。
但他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
首先蠟在雅典很難找,雅典人夜晚照明一般用的是橄欖油,不是蠟燭。橄欖油燃燒起來燈焰明亮、黑煙小、氣味清新,還能驅蚊,有些術士還號稱能根據燈焰占卜,這些優點蠟燭都不具備,所以沒人用蠟燭,也沒人賣。
塞雷布斯試圖用別的東西取代,比如牛油,或者蜂蠟。但牛油太軟了,價格又昂貴,不易取得,蜂蠟則根本沒有人知道是什麼。
牛是非常珍貴的畜力,除了大型節慶,沒人捨得殺牛。節慶上殺的牛則會當場讓參加節慶的人們分食,不會賣,別說牛油,一般情況下集市上連牛肉都很難買到。至於蜂蠟,塞雷布斯知道蜂蠟是從蜜蜂那裡得來的,但具體怎麼獲得卻一無所知。這時代沒人養蜜蜂,集市上的蜂蜜都是捅了野蜂的巢,然後直接賣,不深加工,所以當然也沒人知道蜂蠟怎麼來的。
好在雅典是個繁盛的商業城市,商人眾多,塞雷布斯托相熟的商人從遙遠的異邦幫他帶回來了一些蠟,在青銅錢幣模具中壓製成型,但下一步卻又出現了問題。敷蠟模的泥殼,不是什麼樣的泥都可以的。
貓頭鷹幣的花紋非常精細,質地不夠細膩的泥無法呈現那些花紋。
按理說這不應該是個問題,雅典盛產陶器,制陶用的泥就很細膩,塞雷布斯特地去買來上好的陶泥,但不知為什麼泥殼總是一燒就裂。
塞雷布斯找來陶匠才想出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可下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銀液澆進泥殼裡,冷卻後成型的錢幣粗糙至極,坑坑窪窪,完全不是他想像中精美的樣子。
這回塞雷布斯實在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他和銀匠反覆試驗,但做出來的錢幣總是有氣泡、沙眼,有的甚至還會變形,銀質變軟或者變脆。
貓頭鷹幣受歡迎就是因為精美,這樣的錢幣根本沒有競爭力。
不過雖然他的試驗失敗了,幫助他進行試驗的銀匠卻好像認為是個方向,還沒有放棄,不斷地在改進方法繼續試驗。塞雷布斯是個外行,沒有繼續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耗,但承諾銀匠可以承擔他所有試驗花費,如果他成功了,還會再給他一大筆獎金。
技術暫時還沒有突破,貓頭鷹幣產量有限,里奧尼達希望換到的錢幣輕便易攜帶,塞雷布斯與他商議之後,付給他的是金幣。在德爾菲,近來黃銀的比價是1:13,塞雷布斯付了他三百多德拉克馬黃金。
不過雖然付給里奧尼達的是金幣,他帶來德爾菲的貓頭鷹幣還是沒幾天就快被兌換完了。他讓幾個人回雅典再取貓頭鷹幣回來,自己和菲多留在小鎮上,一邊繼續做生意,一邊抽出時間到處看。
他想看看小鎮民風如何,鎮上的本地居民都做什麼生意,外來商人做什麼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