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秋授正式開始。
盛帝以一柄傳世寶刀作為彩頭,眾兒郎們為使自己入陛下的眼,牟足了勁想做最後的贏家。
男人們摩拳擦掌,靜寧公主起身道:「父皇,兒臣也想參加,搏一搏這把傳世寶刀。」
「你?」盛帝笑道:「他們可都是咱們大盛朝的好男兒,身強體壯,你一個小娘子和他們爭搶做甚?」
「是啊皇妹,等狩獵結束,這把寶刀說不準還會回到你手上。」
他語氣揶揄。
樂玖暗道:今日狩獵,莫非陛下還想為靜寧公主指婚?
「太子言之有理。靜寧,快退下。」盛帝不與女兒計較,又因此次秋授意義非凡,他不願讓最寵愛的公主涉險。
「兒臣還是想試試。」
說時遲那時快,靜寧行出幾步,吹響口哨。
一匹駿馬噠噠而來。
她翻身上馬,回望盛帝:「他們是好兒郎,靜寧,不也是大盛朝的好女郎?」
腿夾馬肚子,馬兒一溜煙朝密林而去。
看她如此,兒郎們不幹了,嗷嗷地駕馬去追。
盛帝面色微怔,瞅著那道義無反顧的身影,突然間的,仿佛第一次看清他的女兒。
楊念贊道:「巾幗不讓鬚眉,公主大氣。」
「她大氣?」盛帝反問。
「公主有陛下之風。」
「……」
盛帝深深地看著他最為信重的臣子,慢慢坐下來:「靜寧,自然是好的。」
可惜不是男兒。
楊念抱拳:「公主都敢下場,微臣也想湊湊熱鬧!」
盛帝揮揮手,佯作不耐煩:「堂堂鎮北大將軍,也貪朕一把寶刀,好大個人,跑去欺負小孩兒。」
「勝者為王,實力為尊,臣多年來在戰場學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她眉峰一揚:「陛下知道臣是怎樣的人。」
「知道知道,快去快去,晚了趕不上了。」
他含笑催促,楊念縱馬馳騁,眨眼不見蹤影。
太子酸溜溜開口:「父皇和大將軍感情真好。」甚至為了給楊念顏面,打腫杜家的臉,也打了他的臉。
盛帝臉上的笑落下來:「你妒了?」
太子不吱聲。
「忠臣良將,是為帝者開疆擴土的棋,也是上蒼賜予君王摸索前行的杖。太子度量小了。」
是棋麼?
可他看父皇待楊念真的打心眼裡好。
楊念手掌兵權,與他不合,若父皇當真心疼他這個太子,便該收回她的兵權。
還是月兒說得對,父皇春秋鼎盛,壓根沒為他這個兒子考慮過,楊念一日勢大,他這太子的位子就一日不穩。
「太子有什麼好的?男人大丈夫,要當,就該當至尊。」
杜纖月的話言猶在耳,太子握緊拳,沒留意盛帝眼神里暗藏的嘆息。
.
密林深處。
靜寧公主勒馬:「敢問大將軍,今日可有要事發生?」
「臣若說沒有,公主信嗎?」楊念神情散漫,倏然搭弓,面上一喜,驅馬前去收穫自己的戰利品。
靜寧望著她雀躍的背影,半晌,吐出堆積在胸口的那道鬱氣。
她得早做準備。
回去。
守在父皇身邊!
她忽然調轉馬頭,回程之時運氣不錯,獵了一頭鹿。
有楊念在,誰能在騎射一道贏過鎮北大將軍?
如此,便更沒人計較她在聖前的「口出狂言」了。
靜寧驀地回頭,只看得到楊念孤高冷傲的背影。
她笑了笑。
這樣也好。
楊念對父皇忠心,日後也會對她忠心。
她策馬疾馳。
秋授少說要進行三天,入夜,兵士們原地休息,樂玖在帳篷忙著鋪床。
天邊星子暗淡,於靜謐之時,忽然爆發此起彼伏的吵鬧聲。
她問宋雅:「出何事了?」
宋雅側耳去聽,悶聲道:「約摸是亂起來了。兵變。」
兵變啊。
樂玖呆了呆,倏地醒過神來:「兵變?!誰?」
.
領頭的是掌管八萬西林軍的左不凡——正一品虎威大將軍,太子岳父,太子妃生父。
月前他收到太子言辭懇切的求救信,直言陛下要廢掉他這個太子,信末既有象徵東宮的印信,又有太子妃親筆,左不凡不滿楊念已久,一個女子,偏生在民間得了好大的聲望,短短三年就和他這個老將同等官銜,不僅如此,更有陛下賜下的丹書鐵券、打龍鞭。
出於對女兒女婿的信任,更出於從龍之功的引誘,左不凡經過一番調查,確認陛下偏袒楊念,甚而屢次不給太子顏面後,他打著「勤王」的名號,反了。
八萬大軍的先頭部隊約有三萬,兵士們聽從上頭吩咐,只知道是鎮北大將軍楊念擁兵自重,在辛蘭圍城,對陛下不利。
然而真到了地方,發現事實和他們聽到的相反。
軍心不穩。
左不凡振臂一呼:「太子賢德,當為皇!」
「為皇」的口號喊出來,不是造反,也是反了。
統掌西林軍多年,左不凡在軍中頗有威望,他要提前擁護太子稱帝,有人同意,有人反對。
反對者人頭落地,鮮血流了一地。
一場可能爆發的譁變在他的鐵血手段下得以平息。
盛帝以一柄傳世寶刀作為彩頭,眾兒郎們為使自己入陛下的眼,牟足了勁想做最後的贏家。
男人們摩拳擦掌,靜寧公主起身道:「父皇,兒臣也想參加,搏一搏這把傳世寶刀。」
「你?」盛帝笑道:「他們可都是咱們大盛朝的好男兒,身強體壯,你一個小娘子和他們爭搶做甚?」
「是啊皇妹,等狩獵結束,這把寶刀說不準還會回到你手上。」
他語氣揶揄。
樂玖暗道:今日狩獵,莫非陛下還想為靜寧公主指婚?
「太子言之有理。靜寧,快退下。」盛帝不與女兒計較,又因此次秋授意義非凡,他不願讓最寵愛的公主涉險。
「兒臣還是想試試。」
說時遲那時快,靜寧行出幾步,吹響口哨。
一匹駿馬噠噠而來。
她翻身上馬,回望盛帝:「他們是好兒郎,靜寧,不也是大盛朝的好女郎?」
腿夾馬肚子,馬兒一溜煙朝密林而去。
看她如此,兒郎們不幹了,嗷嗷地駕馬去追。
盛帝面色微怔,瞅著那道義無反顧的身影,突然間的,仿佛第一次看清他的女兒。
楊念贊道:「巾幗不讓鬚眉,公主大氣。」
「她大氣?」盛帝反問。
「公主有陛下之風。」
「……」
盛帝深深地看著他最為信重的臣子,慢慢坐下來:「靜寧,自然是好的。」
可惜不是男兒。
楊念抱拳:「公主都敢下場,微臣也想湊湊熱鬧!」
盛帝揮揮手,佯作不耐煩:「堂堂鎮北大將軍,也貪朕一把寶刀,好大個人,跑去欺負小孩兒。」
「勝者為王,實力為尊,臣多年來在戰場學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她眉峰一揚:「陛下知道臣是怎樣的人。」
「知道知道,快去快去,晚了趕不上了。」
他含笑催促,楊念縱馬馳騁,眨眼不見蹤影。
太子酸溜溜開口:「父皇和大將軍感情真好。」甚至為了給楊念顏面,打腫杜家的臉,也打了他的臉。
盛帝臉上的笑落下來:「你妒了?」
太子不吱聲。
「忠臣良將,是為帝者開疆擴土的棋,也是上蒼賜予君王摸索前行的杖。太子度量小了。」
是棋麼?
可他看父皇待楊念真的打心眼裡好。
楊念手掌兵權,與他不合,若父皇當真心疼他這個太子,便該收回她的兵權。
還是月兒說得對,父皇春秋鼎盛,壓根沒為他這個兒子考慮過,楊念一日勢大,他這太子的位子就一日不穩。
「太子有什麼好的?男人大丈夫,要當,就該當至尊。」
杜纖月的話言猶在耳,太子握緊拳,沒留意盛帝眼神里暗藏的嘆息。
.
密林深處。
靜寧公主勒馬:「敢問大將軍,今日可有要事發生?」
「臣若說沒有,公主信嗎?」楊念神情散漫,倏然搭弓,面上一喜,驅馬前去收穫自己的戰利品。
靜寧望著她雀躍的背影,半晌,吐出堆積在胸口的那道鬱氣。
她得早做準備。
回去。
守在父皇身邊!
她忽然調轉馬頭,回程之時運氣不錯,獵了一頭鹿。
有楊念在,誰能在騎射一道贏過鎮北大將軍?
如此,便更沒人計較她在聖前的「口出狂言」了。
靜寧驀地回頭,只看得到楊念孤高冷傲的背影。
她笑了笑。
這樣也好。
楊念對父皇忠心,日後也會對她忠心。
她策馬疾馳。
秋授少說要進行三天,入夜,兵士們原地休息,樂玖在帳篷忙著鋪床。
天邊星子暗淡,於靜謐之時,忽然爆發此起彼伏的吵鬧聲。
她問宋雅:「出何事了?」
宋雅側耳去聽,悶聲道:「約摸是亂起來了。兵變。」
兵變啊。
樂玖呆了呆,倏地醒過神來:「兵變?!誰?」
.
領頭的是掌管八萬西林軍的左不凡——正一品虎威大將軍,太子岳父,太子妃生父。
月前他收到太子言辭懇切的求救信,直言陛下要廢掉他這個太子,信末既有象徵東宮的印信,又有太子妃親筆,左不凡不滿楊念已久,一個女子,偏生在民間得了好大的聲望,短短三年就和他這個老將同等官銜,不僅如此,更有陛下賜下的丹書鐵券、打龍鞭。
出於對女兒女婿的信任,更出於從龍之功的引誘,左不凡經過一番調查,確認陛下偏袒楊念,甚而屢次不給太子顏面後,他打著「勤王」的名號,反了。
八萬大軍的先頭部隊約有三萬,兵士們聽從上頭吩咐,只知道是鎮北大將軍楊念擁兵自重,在辛蘭圍城,對陛下不利。
然而真到了地方,發現事實和他們聽到的相反。
軍心不穩。
左不凡振臂一呼:「太子賢德,當為皇!」
「為皇」的口號喊出來,不是造反,也是反了。
統掌西林軍多年,左不凡在軍中頗有威望,他要提前擁護太子稱帝,有人同意,有人反對。
反對者人頭落地,鮮血流了一地。
一場可能爆發的譁變在他的鐵血手段下得以平息。